搜索到3707篇“ 全髋置换“的相关文章
八珍汤治疗老年置换术后气血虚证发热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八珍汤治疗老年置换术后气血虚证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关节置换术后确诊为非感染性发热的老年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八珍汤口服。比较两组患者退热时间、发热程度、住院时间,同时比较两组各时间点中医证候评分、血红蛋白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发热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升高,术后14 d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降低,术后14 d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珍汤治疗老年关节置换术后气血虚证非感染性发热疗效显著,能够加快退热,提高血红蛋白水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甘锋平张其标
关键词:八珍汤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
3D打印导板在成人发育性关节发育不良置换中的疗效
2025年
目的探究3D打印手术导板在成人发育性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行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THA的26例DD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3D打印导板分为导板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3~84岁,平均(53.92±19.15)岁。常规组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31~72岁,平均(51.38±13.76)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中心边缘角(central rim angle,CEA)、术后臼假体外展角与设计40°差值、前倾角与设计20°差值、垂直旋转中心距离(vertical centre of rotation,V-COR)、水平旋转中心距离(horizontal centre of rotation,H-COR)评估手术效果;同时随访记录术后第1、3、6个月的Harris评分,以评估术后预后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24个月随访,常规组平均(11.54±2.73)个月,导板组平均(13.23±3.49)个月。排除性别、年龄、关节畸形侧别、Crowe分级、随访时间和术前Harris评分等无关统计学因素影响后,两组手术前后CEA和术后第1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臼假体前倾角和外展角与设计值差值、V-COR、H-COR以及术后第3、6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导板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有效提升成人DDH行THA术中臼假体放置的准确性,改善预后,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辅助手段。
朱浩天成凯严瀚张雅笛范绍星刘康王宇宁丁焕文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3D打印髋关节畸形
发育性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置换术后步态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发育性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置换术后步态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定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就诊的60例DDH患者,均接受关节置换术治疗,根据术后有无步态障碍将其分为2组,其中19例步态障碍者设为观察组,41例非步态障碍者设为对照组,分析DDH患者置换术后步态障碍各指标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DH患者置换术后步态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性别、年龄、病程、居住地、文化程度、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Tonnis分型、双下肢皮纹对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下肢等长、骨盆前倾、脑小血管病、帕金森病、下肢周围神经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下肢等长、骨盆前倾、脑小血管病、帕金森病、下肢周围神经损伤是DDH患者置换术后步态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DDH患者置换术后步态障碍的发生与双下肢等长、骨盆前倾、脑小血管病、帕金森病、下肢周围神经损伤等有关,临床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及早给予对症处置,最大限度预防步态障碍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陆文青胡建华陆丹青季俊万云峰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步态障碍
强直性脊柱炎机器人辅助直前入路同期双侧置换1例报告
2025年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影响中轴骨、骶髂关节以及周围关节,并在X线片上有所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2],可累及双侧关节[3],表现为疼痛和关节僵硬[1,2]。随着疾病进展,关节可完融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对于骨性融合的关节,关节置换术是改善关节功能和缓解症状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强直性脊柱炎融合手术难度大[3,5],选取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6];同时,机器人辅助下关节置换术也具有假体角度及位置安装精准的优点[7,8],本例患者采用机器人辅助下与传统DAA同期双侧关节置换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杜瑞张雨秦江辉蒋青陈东阳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机器人辅助
基于十二皮部理论踝针技术预防老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基于十二皮部理论踝针技术预防老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2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行单侧置换术的85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DVT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措施基础之上加用基于十二皮部理论的踝针技术。比较2组手术后1天及手术后7天的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术侧静脉流速、术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值的变化,比较2组DVT评分及DVT检出率。结果:术后7天,2组APTT、PT数值均较术后1天上升(P<0.05),D-二聚体数值均较术后1天下降(P<0.05);观察组APTT、PT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天,2组术侧股静脉流速、腘静脉流速均较术后1天提升(P<0.05),观察组术侧股静脉流速、腘静脉流速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7天,2组术侧疼痛VAS评分和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值均较术后1天下降(P<0.05),观察组术侧疼痛VAS评分和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7天,观察组术侧DVT评分及DVT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置换老年患者,在常规预防措施基础之上加用基于十二皮部理论的踝针技术,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加快患肢静脉血流速度,减轻疼痛及水肿程度,有利于降低DVT发生率。
郑娟丽余燕华池根英陈琴
关键词:全髋置换深静脉血栓老年
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对创伤性关节炎置换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评《消毒供应中心操作规范》
2025年
《创伤后关节炎:诊断、治疗和结果》该书由(美)萨维亚斯基C.塔卡尔,埃里克A.哈森博勒编;熊炎,冉季升,吴立东译,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ISBN:9787543342453。创伤性骨关节炎,其病因是创伤导致的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以及随后的软骨增生和骨化现象,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出行模式的转变,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作为治疗此病的常规方法,其术后康复治疗较为漫长,需要患者坚持不懈地康复锻炼以提升关节功能。若患者在住院期间未能充分掌握必要的护理知识,出院后很可能会因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从而延缓关节功能的恢复进程。因此,术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显著作用。
郑开俊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创伤性骨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术后康复治疗
一种置换假体
本申请涉及人工关节假体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置换假体,包括股骨柄假体、安装在股骨柄假体上的股骨头、与股骨头相配合的臼杯,以及位于臼杯内且与股骨头直接接触的臼衬;股骨柄假体包括定位柱、固接于定位柱一端的仿生固定支...
张晓攀 周海明
直接前路置换是否修复前侧关节囊比较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直前方关节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初次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否缝合前关节囊的临床结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7月在本科采用DAA行初次THA的205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切除组102例,修复组103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年以上,两组患者恢复完负重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切除组和修复组患者VAS评分[(6.8±1.1),(0.05±0.2),P<0.001;(6.6±1.1),(0.04±0.2),P<0.001]、Harris评分[(42.7±5.9),(94.7±1.9),P<0.001;(41.7±6.1),(94.9±1.6),P<0.001]、伸-屈ROM[(48.1±16.6)°,(122.0±5.4)°,P<0.001;(47.1±14.7)°,(121.9±4.6)°,P<0.001]、内-外旋ROM[(35.7±14.1)°,(81.4±4.2)°,P<0.001;(32.7±13.9)°,(81.1±5.2)°,P<0.001]均显著增改善,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臼外展角、臼前倾角、双侧股骨长度差及股骨假体位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A入路初次THA切除与缝合前关节囊对于患者的临床效果没有影响。对于初学者来说,广泛切除关节囊更有利于臼的显露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倪喆袁兴世罗正亮张晓琪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置换术后损伤程度降级鉴定1例
2024年
1案例1.1简要案情刘某,女。2022年10月27日搭乘三轮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伤后经医院治疗出院。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委托进行损伤程度鉴定。1.2病史摘要2022年10月27日入某县人民医院。主诉:车祸伤致身疼痛1 h余。查体:双部、骶尾部、双侧会阴区肿胀明显,皮下瘀斑,伤处均触痛明显;左部畸形,左关节弹性固定;左下肢内收、短缩,左关节活动障碍。CT示:(1)左关节脱位伴左股骨头骨折,左臼后缘骨折;(2)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黄飞苑石佐荣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骨折全髋置换术
ARTHROBOT机器人辅助置换术的早期结果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比较机器人ARTHROBOT辅助置换术(robot-assisted total hip arthroplasty,r THA)与传统手工置换术(manual total hip arthroplasty,mTHA)的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2022年11月本院行THA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8例采用rTHA,另外30例采用mTHA,对比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顺利,未见术中并发症。rTHA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治疗费用均显著大于mTHA组(P<0.05)。rTHA组术后无脱位者,而mTHA组1例因假体位置不良,脱位,行翻修术。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Harris评分、伸-屈及内-外旋ROM均显著改善(P<0.05)。rTHA组Harris评分术后1个月[(70.8±3.3)vs(68.2±5.1),P=0.043]、末次随访时[(92.0±3.6)vs(89.7±4.2),P=0.025]及术后6个月内-外旋ROM[(48.5±5.9)°vs(44.1±6.6)°,P=0.009]均显著优于mTHA组。影像方面,rTHA组术后双下肢长度差(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0.4±0.2)mm vs(0.6±0.3)mm,P=0.003]、双侧股骨偏心距(femoral offset deviation,FOD)差值[(0.3±0.2)mm vs(0.7±0.5)mm,P<0.001]、双侧臼偏心距(acetabular offset deviation,AOD)差值[(0.3±0.2)mm vs(0.5±0.3)mm,P=0.004]和联合偏心距(combined offset deviation,COD)差值[(0.4±0.4)mm vs(0.8±0.6)mm,P<0.001]均显著小于mTHA组,而两组臼外展角(acetabular abduction angle,AAA)和臼前倾角(acetabular anteversion,A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Lewinnek安区为标准,rTHA组安区内病例数占比[例(%),26(92.9)vs 21(70.0),P=0.026]显著高于mTHA组(P<0.05)。[结论]机器人ARTHROBOT辅助THA使假体置入更精准,臼杯置入安区的比例更高,能更好恢复患偏心距,有利于减少LLD,疗效更佳。
贾若真韩衍龙王利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手术假体位置偏心距

相关作者

杨述华
作品数:1,760被引量:5,884H指数:3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骨肉瘤 手术治疗 关节镜 髋臼骨折
孙俊英
作品数:287被引量:1,525H指数:18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臼 关节成形术 髋臼骨折 全髋置换术
叶哲伟
作品数:275被引量:818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髋臼骨折 骨科 全髋置换 人工智能 全髋置换术
章军辉
作品数:149被引量:486H指数:11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全髋置换术 关节成形术 髋关节 膝关节
何志勇
作品数:136被引量:451H指数:11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全髋置换术 关节成形术 全髋表面置换术 髋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