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53篇“ 全胸腔镜手术“的相关文章
- 胸部外伤伴肋骨骨折患者治疗中全胸腔镜手术的作用及安全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对胸部外伤伴肋骨骨折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胸部外伤伴肋骨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接受胸腔镜辅助手术),观察组(26例,接受全胸腔镜手术),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术前、术后3个月肺功能指标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均更少,切口长度更短,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更短(均P<0.05);与术后3d比,术后5、7d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术后3~7d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高;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胸腔镜辅助手术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外伤伴肋骨骨折,能够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患者肺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 凌毅
- 关键词:胸部外伤肋骨骨折全胸腔镜手术胸腔镜辅助手术肺功能疼痛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2025年
- 研究在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病情过程中使用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一种是常用手术办法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AMT),一种是本文研究手术办法全胸腔镜手术(VATS),本文不仅评价病人临床疗效,也评价病人安全性。方法 纳入80例NSCLC病例并分组,各组40例,对照组采用VAMT,研究组采用VATS。结果 比较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指标、术后应激反应均显著更低,术后生存质量分值、肺功能均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2.50%(P<0.05)。结论 在针对NSCLC进行手术治疗时,为病人实施VATS,病人手术创伤程度更小,可以针对病人术后应激进行明显改善,而且病人在术后有更好的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病人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显著更低,建议在实际的手术中予以借鉴。
- 王华中
- 关键词: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全胸腔镜手术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
-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沭阳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传统开胸组(30例,实施传统开胸术)与全胸腔镜组(30例,实施全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全胸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肠鸣音频率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均短于传统开胸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 d引流量均少于传统开胸组(均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IgM、IgG、IgA水平均升高,且全胸腔镜组均高于传统开胸组;两组患者IL-6、TNF-α、CRP水平均升高,但全胸腔镜组升高幅度均小于传统开胸组(均P<0.05)。全胸腔镜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开胸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及6个月的生存率、复发及死亡率、远处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食管癌患者效果较好,可促进胃肠功能尽早恢复,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徐守如
- 关键词:全胸腔镜手术早期食管癌免疫指标胃肠功能
- 全胸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 2024年
- 目的研究早期食管癌患者采取全胸腔镜术式、传统手术方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以全胸腔镜术式治疗,对照组以传统手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的随访预后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随访预后情况中复发率、转移率和病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132.63±23.79)min、术中出血量(169.56±30.42)mL、引流管留置时间(2.86±0.69)d、住院时间(11.61±3.16)d均优于对照组的(176.45±24.36)min、(249.85±31.82)mL、(4.76±1.13)d、(14.64±2.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79、13.654、9.908、5.481,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食管癌患者采取全胸腔镜手术以及传统手术均具有良好的随访预后,但全胸腔镜手术的并发症、术中出血量等更少,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更短,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优。
- 陈海生杨长刚吴斌陆松华
-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全胸腔镜手术传统手术并发症生活质量
-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围术期护理
- 2024年
- 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人群接受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情况下,执行围术期护理的情况,系统分析最终获取的结果。方法 主要是基于院内收取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人群开展相关的调研操作。基于对符合各项指标、要求的病例进行收集。在获取的64份研究样本后,为保证护理的收益结果,落实随机分组的处理。在组别一中,有32份样本,均接受常规的护理指导。而另一组同样有相等的病例,给予上述干预的条件下,另将围术期优质护理的相关内容落实到位。重点在干预之后调查各组的相关数据,记录总体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并发症、应激反应等指标均有着明显的优异程度(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落实在全胸腔镜手术的病人之中,视为协助患者改善预后的良好手段。
- 谢青王秦
-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全胸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优质护理
- 全胸腔镜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全胸腔镜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随访至出院。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即刻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应激反应[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两组血清IL-12、CRP、TNF-α及NE、Cor、ACTH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IL-12、CRP、TNF-α及NE、Cor、AC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NSCLC可改善围术期指标,控制炎性因子和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 程领薄霞张玉珠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炎性因子
- 肺叶切除及肺段切除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对比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在全胸腔镜手术中行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78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入院起始时间为2018年1月到2021年12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根据其术中切除部位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2例患者行肺段切除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系统比较。结果 肺功能指标水平(包含FVC、FEV1、PEF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标志物水平(包含CA50、CEA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低于术前P<0.05,且术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肺癌复发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对于早期肺癌患者疗效更具优势,有效改善肺功能,肺癌复发无差异,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简文靖赵丽丽谭宁蔡天嘉宁辉
- 关键词:肺段切除术全胸腔镜手术早期周围型肺癌
-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和并发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患者接受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4年3月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和观察组(接受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d,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3d,但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术后3d,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低于术前3d,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术前3d,但观察组均更优(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食管癌患者的术后炎症反应较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
- 彭鹤云季沁徐涛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传统开胸手术食管癌围术期并发症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08例NSCLC患者分为研究组(n=56,全胸腔镜手术)和对照组(n=52,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25、CA50、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引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1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天,两组患者SCC-Ag、CYFRA21-1、CA125、CA50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两组患者SCC-Ag、CYFRA21-1、CA125、CA5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和全胸腔镜手术治疗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近,均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而全胸腔镜手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引流时间,减轻疼痛,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姬宇宙彭艳南璐瑒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手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肿瘤标志物
-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经胸腔内途径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可行性及优势,为创伤性多发肋骨骨折在手术治疗的选择上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于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河池医院胸外科住院并诊断为创伤性...
- 吴宗飞
-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多发肋骨骨折微创技术
相关作者
- 王明松

- 作品数:43被引量:13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操作孔 电视胸腔镜手术 胸腔镜 外科治疗 漏斗胸
- 蒋连勇

- 作品数:35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操作孔 电视胸腔镜手术 外科手术 纵隔肿瘤 全胸腔镜手术
- 徐学增

- 作品数:87被引量:382H指数:1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胸腔镜 全胸腔镜 小儿 心脏手术 心脏外科手术
- 许林

- 作品数:325被引量:1,589H指数:18
- 供职机构:江苏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 肺肿瘤 食管癌 外科治疗
- 谢晓

- 作品数:47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操作孔 电视胸腔镜手术 纵隔肿瘤 全胸腔镜手术 胸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