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9篇“ 兔晶体上皮细胞“的相关文章
- 米诺的尔对兔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2013年
- 研究米诺的尔(Minoxidil)对体外培养的兔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米诺的尔加入体外培养的兔晶体上皮细胞,分别作用24、48及72 h,采用MTT法观察米诺的尔对兔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影响。将3.0 mmol的米诺的尔加入体外培养的兔晶体上皮细胞作用72 h,而后吸出药液,加入正常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96 h,观察米诺的尔在撤药96 h后对兔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兔晶体上皮细胞在含或不含有3.0 mmol米诺地尔的培养液培养72h后的形态学变化。米诺的尔对兔晶体上皮细胞增生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3.0 mmol米诺的尔对兔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在撤除药液后并未降低,抑制作用持续增加。说明米诺的尔能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兔晶体上皮细胞增生。
- 李丹丹韩清梁婷
- 关键词:兔晶体上皮细胞MTT比色法
- 紫外线对兔晶体上皮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中长波紫外线(UV)对晶体上皮细胞的损伤。方法应用中长波UV对活体兔眼照射后,光镜下观察晶体上皮细胞形态改变。电镜下观察晶体上皮细胞及细胞间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活体兔眼被中长波UV照射后,晶体上皮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均有明显变化。结论中长波UV与皮质性白内障及后囊下型白内障形成有关。
- 袁中芳牟国营
- 关键词:紫外线上皮细胞晶体
- 三氧化二砷对兔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不同时间对兔晶体上皮细胞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于兔晶体上皮细胞后,观察三氧化二砷对兔晶体上皮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用噻唑蓝(MTT)比色法、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其对兔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三氧化二砷对兔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于兔晶体上皮细胞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三氧化二砷作用后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并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性改变;8μmol/L三氧化二砷作用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后TUNEL法可检测到细胞凋亡水平显著性升高,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兔晶体上皮细胞在G1峰前出现明显的凋亡峰。结论:三氧化二砷可明显抑制兔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其机理主要是诱导兔晶体上皮细胞凋亡。
- 周丹刘平曲志博
- 关键词:兔晶体上皮细胞细胞凋亡三氧化二砷
- 兔晶体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 2009年
- 目的建立兔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简便方法并观察原代和传代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和组织学变化。方法将家兔晶体前囊经消化、离心,以获取分散的晶体上皮细胞,在MEM培养基中培养2周,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活体细胞的增殖活动和形态学变化。结果兔晶体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以存活并传代,晶体上皮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力与兔龄呈负相关性。结论本方法简便,有效,可用于实验研究。
- 侯幼军路新利陈晓雨
- 关键词:上皮细胞体外培养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近紫外线辐射对兔晶体上皮细胞通讯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漂白恢复技术观察近紫外线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设置空白阴性对照,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以近紫外线辐射5分钟,10分钟和15分钟,用荧光光漂白恢复技术检测细胞的荧光恢复率。结果:空白对照组荧光恢复率为57.357±5.610,照射5分钟,10分钟和15分钟近紫外线辐射后的荧光恢复率分别为(%)34.205±3.652,18.909±3.017,7.129±2.917。结论:近紫外线损伤可以导致晶状体上皮细胞间通讯功能的受损。
- 王真艳李立汤永强
- 关键词:晶状体上皮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 改良的兔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
- 2006年
-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提高晶体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成功率。方法:利用改良消化法对兔晶体上皮细胞进原代培养,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接种48小时~72小时后即可见上皮细胞贴壁生长,具备上皮细胞的形态特点;约7天后融合。传至5代后,细胞明显成纤维细胞化。结论:此种方法经济简便,可为各种实验提供兔晶体上皮细胞。
- 石广森刘平
- 关键词:晶体上皮细胞细胞培养晶状体
- 三氧化二砷对兔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体外试验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兔晶体上皮细胞(RLECs)增殖的影响。方法:取第3代RLECs,分为正常组和加入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的实验组,分别于作用24小时、72小时和5天后观察各组LECs的形态学改变,用MTT比色法测定As2O3对LECs的影响。结果:As2O3作用于LECs24小时的IC50为3.101μmol/L,72小时的IC50为1.743μmol/L,5天的IC50为1.094μmol/L。结论:As2O3为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药物,对体外培养的LECs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 石广森刘平
-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晶体上皮细胞
- 兔晶体上皮细胞在不同材料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与增殖状况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不同材料人工晶状体表面对体外培养的兔晶体上皮细胞黏附、增殖与移行的影响。方法:实验于1999-08/2002-03在辽宁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取健康家兔10只,双眼正常。按人工晶状体材料的不同分为5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组14枚,肝素表面处理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组、聚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组、硅凝胶人工晶状体组、水凝胶人工晶状体组各12枚。将体外培养至第3代的兔晶体上皮细胞用质量浓度为1.25g/L的胰蛋白酶消化为单个细胞,用培养液配置细胞密度为1×109L-1的细胞悬液体外接种到各组人工晶状体表面,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12h时细胞附壁的细胞数,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定量分析细胞增殖移行速度。结果:实验纳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14枚,肝素表面处理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聚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硅凝胶人工晶状体、水凝胶人工晶状体各12枚,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培养12h各组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的兔晶体上皮细胞密度比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组、聚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组均明显高于水凝胶人工晶状体组、肝素表面处理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组、硅凝胶人工晶状体组[(284.75±30.40),(205.00±21.47),(149.17±6.40),(144.33±8.96),(136.17±8.89)个/mm2,P均<0.01]。②兔晶体上皮细胞在不同人工晶状体表面的生长形态观察:各组人工晶状体表面生长的细胞都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特征,且可见分裂增殖的细胞。③兔晶体上皮细胞在不同人工晶状体表面的增殖移行情况:制造无细胞区后第1天即可看到细胞向心性移行生长,不同材料人工晶状体表面的兔晶体上皮细胞移行速度不同,以硅凝胶人工晶状体组最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组次之,剩余3组较慢。各组无细胞区内的无�
- 刘畅张瑞君
- 关键词:上皮细胞细胞分裂细胞黏附
- 三氧化二砷对兔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
- 本文对三氧化二砷对兔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
目的:体外试验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兔晶体上皮细胞(RLECs)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取第3代RLECs,分为正常组和加入...
- 石广森
-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晶体上皮细胞细胞凋亡细胞增殖
- 雷帕霉素对体外培养的兔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目的:雷帕霉素是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治疗、预防冠状动脉狭窄等,眼科已有研究应用于动物的角膜移植。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是由于白内障术后残留的晶体...
- 赵杰
- 关键词:雷帕霉素后发性白内障兔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细胞增殖
相关作者
- 刘平

- 作品数:454被引量:1,09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后发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 晶状体
- 石广森

- 作品数:19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晶体上皮细胞 兔晶体上皮细胞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三氧化二砷 白内障
- 罗莉霞

- 作品数:68被引量:23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研究主题:白内障 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超声乳化
- 汤为学

- 作品数:203被引量:1,049H指数:1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细胞周期 顺铂 MTT法 细胞凋亡 中效原理
- 李平华

- 作品数:123被引量:349H指数:9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白内障 晶状体 青光眼 晶状体上皮细胞 视神经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