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篇“ 免疫耐受状态“的相关文章
慢性HBV感染者组织学免疫耐受状态无创诊断指标及相关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2024年
目的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多有组织学意义上的免疫耐受状态,免疫耐受状态一旦打破,需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通过对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与HBV病毒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精准定义肝组织学免疫耐受状态的患者。方法以2010年1月—202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和浙江省台州医院收集的HBe Ag阳性且HBV DNA>2×10^(6) IU/mL未经抗病毒治疗的57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肝组织活检确定肝损伤情况,检测血清ALT、AST水平及病毒学指标。分析现有各大指南无创指标特别是HBV DNA载量界值不同的情况下,肝组织免疫耐受状态患者所占比例。进一步尝试以与肝组织免疫病理损伤程度相关性消失时的血清HBV DNA为新的阈值,联合多因素指标建立组织学免疫耐受状态的诊断模型。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多因素诊断模型,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明确各模型的诊断效能,AUC的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中国2022版、EASL 2017版、AASLD 2018版、APASL 2015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病毒学无创指标所鉴定出的免疫耐受状态患者中符合本研究定义(HBV DNA>2×10^(6) IU/m L)的组织学免疫耐受状态的比例分别为47.0%、38.5%、36.0%、44.6%,均未超过50%。当将血清HBV DNA阈值升至>2×10^(8) IU/m L时,尽管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与HBV DNA相关性消失(r=-0.029,P=0.704),此时肝组织免疫耐受状态患者所占比例也仅为52.0%。在血清HBV DNA>1×10^(8)的HBeAg阳性患者队列(n=251)中,显著肝损伤组(n=140)和无显著肝损伤组(n=111)HBsAg、HBeAg、HBV DNA、ALT及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T、HBV DNA、HBeAg是患
杜欣雨李嘉蒋贝赵坤宇胡月王凤梅鲁凤民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免疫耐受
补中益气汤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状态的量效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免疫耐受状态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选取90只6^8周龄SPF级雌性NOD.H-2^(h4)小鼠,随机分为正常(NC)组、对照(AIT)组、补中益气汤高剂量(BZH)组、补中益气汤中剂量(BZM)组、补中益气汤低剂量(BZL)组、亚硒酸钠(SS)组,共6组,每组15只。BZH组每日予以16.38 g·kg^(-1)补中益气汤灌胃,BZM组每日予以8.19 g·kg^(-1)补中益气汤灌胃,BZL组每日予以4.10 g·kg^(-1)补中益气汤灌胃,SS组每日予以0.26 mg·kg^(-1)亚硒酸钠片灌胃,NC组及AIT组每日予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8周后,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情况;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TSH及脾脏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表面MHC-II及CD80、CD86、CD40分子表达,以及脾脏Th17/Treg细胞比例。结果(1)HE染色可见AIT组小鼠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显著,各治疗组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均有所恢复,其中BZM组小鼠每日灌胃8.19 g·kg^(-1)补中益气汤效果最为显著。(2)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gAb、TSH水平发现,AIT组小鼠血清TgAb较NC组显著升高,其余各治疗组均能够降低小鼠血清TgAb水平,其中BZH组效果最为明显,但BZH组与BZM剂量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与NC组相比,其余组小鼠血清TSH均有所升高,但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AIT组小鼠脾脏IL-10分泌较NC组降低,其余各治疗组均能够升高脾脏IL-10的分泌水平,与TgAb结果相似,BZH组效果最为明显,但BZH组与BZM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AIT组小鼠较NC组比较脾脏DCs表面因子CD40、CD80、CD86及MHC-Ⅱ表达升高,脾脏T细胞Th17/Treg水平升高,各治疗组脾脏DCs表面因子水平降低,Th17/Treg水平降低。结论补中益气汤能够降低AIT小鼠甲状腺自身抗体�
文艺高天舒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
儿童ABO血型不相容活体肝移植术后供者血型抗原不完全免疫耐受状态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结合临床数据及文献分析儿童ABO血型不相容活体肝移植针对血型抗原低免疫应答状态的潜在免疫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3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施行的术后长期生存的儿童ABO血型不相容活体肝移植受者29例,受者血型均为O型,其中A型供者10例,B型供者19例。移植物类型包括左外侧叶26例,左半肝3例;肝移植手术中位年龄10月龄,中位体重为8.0 kg,中位随访时间41.9个月。连续监测移植术前及移植术后1、3、6、12、24、36个月受者体内针对供者血型相关抗体与供者血型非相关抗体滴度(IgG、IgM),并进行比较分析。对纳入受者进行程序性肝脏病理穿刺活检或事件性肝脏病理穿刺活检判断是否存在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结果受者移植术前及术后血型抗体(IgG、IgM),受者体内抗供者血型相关抗体滴度呈持续低水平状态,较体内非供者血型相关抗体滴度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于纳入研究的29例受者,共有18例完成程序性肝脏病理活检,其中2例提示血管内皮C4d阳性;5例完成肝功能异常事件性肝脏病理活检,其中1例存在胆管内皮C4d阳性,肝脏病理活检未发现典型血型抗体介导抗原-抗体复合物介导级联免疫反应病理征象。结论儿童ABO血型不相容活体肝移植受者体内针对供者血型相关血型抗体为低水平表达,呈现为针对供者血型抗原的不完全免疫耐受状态
曲伟朱志军孙丽莹魏林曾志贵刘颖王君檀玉乐
关键词:免疫耐受
“扶正解毒方”干预乙肝免疫耐受状态的作用研究
目的:  基于乙肝免疫耐受期的免疫机制研究和治疗现状,总结左俊岭教授治疗乙肝的临床经验,评价“扶正解毒方”干预乙肝免疫耐受状态的临床疗效,并通过中药药理研究探讨“扶正解毒方”调控免疫机制的可能方向,为中医药干预乙肝免疫耐...
赵俊凯
关键词: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扶正解毒方
无能B细胞免疫耐受状态紊乱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研究
目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累及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SLE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自身反应性B细胞激活,生成大量针对细胞核、细胞浆以及其他细胞成分的自...
张志国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
茵黄清木合剂干预乙肝免疫耐受状态的临床疗效及病毒学效应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本院自制中药复方茵黄清木合剂干预免疫耐受期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疗效及病毒学效应,为免疫耐受期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寻求安全且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方法:  1.分组方法:将80例在...
付亚
关键词:慢性乙肝病毒免疫耐受期临床疗效
Treg细胞对不同阶段慢性HBV感染者长期免疫耐受状态影响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分析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对不同阶段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长期免疫耐受状态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感染的自然史分期准则将其分成非活动期组、免疫清除期组和免疫耐受期组,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四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指标和肝组织内Treg细胞含量情况。结果四组研究对象在肝受损、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含量、纤维程度和炎症活动度方面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reg含量为(1.15±0.19)cells/hpf,免疫耐受期组为(2.39±0.53)cells/hpf,非活动期组为(3.28±0.97)cells/hpf,免疫清除期组为(13.86±4.25)cells/hpf,免疫耐受期组和非活动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清除期组高于其他三组(P<0.05);不同纤维化、炎症程度患者其Treg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纤维化和炎症程度升高含量逐渐上升。结论慢性HBV患者肝组织内大量聚集的Treg细胞并不能造成其长期免疫耐受状况,免疫清除患者机体内Treg高含量可对免疫反应产生抑制来保护宿主。
周观林张琼罗颖敏
关键词:慢性HBV感染调节性T细胞免疫耐受
乙肝免疫耐受状态中药益肾解毒法干预的临床及病毒学效应
目的:  选用导师左俊岭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多年经验筛选的益肾解毒方,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免疫耐受状态下使用本方益肾解毒干预的临床疗效及病毒学效应。目的为探求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免疫耐状...
黄浩明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耐受中药治疗
阻断PD-L1/PD-1途径改善酵母多糖致伤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耐受状态
目的:脓毒症早期过度炎症反应造成单核细胞吞噬功能、致炎因子释放和抗原提呈能力降低,逐步形成免疫耐受状态是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晚期的病理特征。探讨小鼠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
刘茜吕艺赵敏陆江阳
关键词:酵母多糖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脾脏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状态
阻断PD-L1/PD-1途径改善酵母多糖致伤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耐受状态
目的探讨小鼠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病程中共刺激分子和共抑制分子在脾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表达特征及其与耐受性...
刘茜吕艺赵敏陆江阳
关键词:酵母多糖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脾脏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

相关作者

童光东
作品数:242被引量:881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中医药疗法
周大乔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 免疫耐受状态 慢性乙肝病毒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中药配方
赵敏
作品数:59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小鼠脾脏 树突状细胞 酵母多糖 致伤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陆江阳
作品数:276被引量:1,09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树突状细胞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小鼠脾脏 MODS 酵母多糖
熊思东
作品数:432被引量:1,204H指数:1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基因疫苗 基因免疫 趋化因子 病毒性心肌炎 CV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