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8篇“ 光响应模型“的相关文章
诺丽不同遮荫条件响应模型筛选及其合特性比较
2024年
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过程,而响应曲线可以描述植物在不同照条件下的合速率与照强度之间的关系。诺丽作为一种热作植物,明确其合特性对于了解其生长和发育过程至关重要,而目前关于诺丽合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为了深入研究诺丽的合特性及其环境适应性,本研究以4种(CK、T_(1)、T_(2)、T_(3))处理的诺丽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合仪测定强日变化、净合日变化、响应曲线,并采用4种常用响应模型进行拟合,筛选最佳模型后得出相应合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强日变化呈现单峰抛物线变化趋势,在中午12:00时日强达到最大,而诺丽的净合日变化则呈现倒“U”型变化,在6:00—10:00时快速上升,10:00—16:00这一阶段缓慢下降,到16:00时快速下降,二者日变化存在一定同步性和非同步性变化;不同处理之间,净合速率(P_(n))和强(I)均随着遮荫度的增加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MRHM)对诺丽响应曲线拟合效果最好,除90%遮荫度外,其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较其他3个模型最小,分别为0.06~0.12和0.05~0.09;随着遮荫度增加,诺丽的合表观量子效率(AQE)、最大净合速率(P_(nmax))、饱和点(LSP)和暗呼吸速率(R_(d))逐步下降,而补偿点(LCP)逐步增加,表明在弱诱导下,诺丽合效率逐步下降,过度遮荫时甚至大幅下降,其高效特性须在强刺激下才能激活。本研究揭示了诺丽合特性及其对不同荫蔽度的应对策略,为深入了解诺丽生态适应性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生产上诺丽开展林下种植或遮荫措施提供参考。
王昌跃赵雅琦向宇慧姚继涛谭梦怡王鸿浩祖超李志刚杨建峰王灿
关键词:光响应曲线光响应模型光合特性高光效
乐昌含笑幼苗在不同照环境下的响应模型拟合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究不同强下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响应特征及响应模型的适用性,以乐昌含笑1 a生幼苗为试材,设置5种强100%、70%、50%、30%、10%全照处理,测定其响应曲线,并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RH)、非直角双曲线模型(NRH)、指数模型(EM)、修正直角双曲模型(MRH)及修正指数模型(MEM)5种模型对其进行拟合,进而利用R_a~2、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结合合参数实测值与拟合值对5种模型拟合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应用RH、NRH和EM模型拟合不同强下乐昌含笑响应曲线不符合其合-响应特征;MRH模型拟合的各项合参数与实测值最为接近,MEM模型次之。因此,MRH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适用性,是拟合不同强下乐昌含笑幼苗合-响应特征的最适模型
周欢韦如萍李吉跃苏艳胡德活郑会全
关键词:乐昌含笑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光响应模型
冬枣响应模型及不同物候期合变化动态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设施栽培极大改变了冬枣生长环境,也对其合作用进行调控,但是冬枣最佳模型以及不同设施栽培模式下不同物候期合特性变化动态尚不明确。【方法】针对温棚、避雨棚和露地3种冬枣栽培模式,测定响应参数并用4种响应模型拟合,同时对冬枣植株不同物候期的合生理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较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和指数模型的冬枣响应曲线的拟合效果,发现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冬枣的响应曲线拟合效果最好,能较好地对3种栽培模式下测定的冬枣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此外,通过对比盛花期环剥和未环剥的冬枣,发现环剥显著改变了冬枣植株的生长势,抑制了合速率,直至脆熟期才恢复至与未环剥植株相近状态。3种栽培模式下冬枣不同物候期补偿点(LCP)、饱和点(AQE)和最大净合速率(P_(nmax))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均表现为脆熟期较高,而幼果期和采后较低。【结论】通过拟合冬枣最佳响应模型,阐明了不同设施栽培模式对冬枣合作用的影响规律,为设施栽培合理调控合环境、促进枣树生长和坐果提供了理论指导。
解冰芊郭天然李玉婷任利慧黄建
关键词:设施栽培光响应曲线净光合速率
植物电子传递速率响应模型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电子传递速率响应模型是研究植物合生理和生态学的重要工具,可为量化原初反应能的吸收和传递对响应提供理论依据。该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电子传递速率响应模型的数学特征,分析了不同模型的优势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模型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原初反应包括能的吸收、合色素分子的激发和退激发(包括化学反应、荧发射和热耗散)、激子共振传递以及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发生电荷分离产生电子传递速率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生化反应过程。电子传递速率响应经验模型和半机理模型因不涉及或只涉及部分原初反应过程而难以解释藻类和高等植物的PSⅡ动力学下调、适应和保护等现象。电子传递速率响应机理模型综合考虑了合色素分子的物理参数(如本征能吸收截面(σ_(ik))、分子处于最低激发态的平均寿命(τ_(min))、分子的能级简并度和处于激发态的合色素分子数(Nk))在整个原初反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可以获得藻类和高等植物叶片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以及对应的饱和强等合参数,还可以获得σ_(ik)和τ_(min)等重要的物理参数,以及有效能吸收截面(σ′_(ik))和N_(k)对响应规律等。将环境因子(如温度、CO_(2)浓度等)耦合到已有的电子传递速率响应机理模型中,并明确其与植物的σ′_(ik)和N_(k)等参数间的关系,可能是今后合电子传递速率响应机理模型的发展方向。
王复标叶子飘
关键词:原初反应
南亚热带生境下6种紫珠属植物的响应模型拟合分析
2024年
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模型,对南亚热带生境下的6种紫珠属(Callicarpa)植物进行合参数分析和响应曲线拟合。通过对比4种模型计算饱和点(LSP)、补偿点(LCP)、最大净合速率(P_(nmax))、暗呼吸速率(R_(d))和表观量子效率(AQE)以及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等参数,筛选出6种紫珠属植物最适响应模型。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是6种紫珠属植物进行合研究的最适用响应模型,杜虹花对强和弱的利用能力均最高,朝鲜紫珠的合潜能最大。综上,不同紫珠属植物对的利用能力既表现出种间差异性,又表现出种间相似性,4种响应模型在紫珠属植物的合参数计算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在模型的拟合优度和拟合精度上存在一致性。
邓丽张旻冯世秀
关键词:光响应模型光合特性南亚热带
微咸水灌溉下冬枣合生理性状与响应模型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冬枣合生理性状的影响。【方法】基于大田试验,研究1g/L(S1)、2 g/L(S2)、3 g/L(S3)、4 g/L(S4)和5 g/L(S5)灌溉水矿化度下的土壤水盐分布规律与冬枣合生理响应机制。【结果】叶片净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在3 g/L处理或4 g/L处理下达到峰值;与其他处理相比,4 g/L处理与5g/L处理灌溉水矿化度下的叶片叶绿素量、最大荧效率和最大量子效率显著降低;与1g/L处理相比,3 g/L处理与4 g/L处理下的冬枣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合速率、补偿点、暗呼吸速率显著升高,而饱和点显著降低,3~4 g/L灌溉水矿化度虽然减小了冬枣的可利用强范围,但提高了叶片的生理活性。【结论】在果实膨大期,灌溉水矿化度为1~3 g/L时,气孔限制是影响冬枣合作用的主要因素,而当灌溉水矿化度超过4 g/L时,非气孔限制因素是导致叶片能利用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综合考虑土壤生态环境与冬枣生理过程,推荐采用3g/L矿化度的微咸水对冬枣进行灌溉。
丛鑫王通庞桂斌徐立荣徐征和刘鸿飞甄玉月
关键词:冬枣
三种藤本药食同源植物响应模型拟合及合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对牛尾菜、赤苍藤和土茯苓3种藤本药食同源植物的响应曲线拟合模型合特性进行研究,为3种藤本药食同源植物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以牛尾菜、赤苍藤及土茯苓为试验材料,采用Li-6400合仪测定其合作用参数,用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指数方程模型对3种植物的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研究3种植物合日变化规律,并对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3种植物拟合效果最好的均是双曲线修正模型;3种藤本药食同源植物响应曲线趋势较为一致,三者的最大净合速率大小为牛尾菜>土茯苓>赤苍藤;3种藤本药食同源植物的净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呈双峰或单峰曲线,且三者峰值出现时间略有差异,其中牛尾菜和赤苍藤的净合速率日变化曲线都呈明显双峰形,而土茯苓的净合速率日变化则呈单峰趋势,三者净合速率达到第一峰值的时间相同,气孔导度日变化趋势与之相似;3种植物的净合速率都与合有效辐射呈正相关[表现为r=0.478(牛尾菜)、r=0.325(赤苍藤)、r=0.060(土茯苓)],与空气温度呈负相关[相关性大小表现为赤苍藤(r=–0.092)<牛尾菜(r=–0.162)<土茯苓(r=–0.532)],均未达显著水平;3种藤本药食同源植物利用强能力弱,都具有一定的阴性植物特征,实际生产中可对3种藤本药食同源植物进行遮阴处理或通过控制上层植物荫蔽度来调整照,以提高3种植物的合效率。
肖妮洁史艳财韦霄熊忠臣邓丽丽
关键词:土茯苓光响应模型光响应曲线日变化
氮沉降和刈割条件下羊草响应模型比较及响应特性
2023年
草地覆盖全球陆地面积的40%左右,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燃烧和畜牧业的发展显著增加了氮在全球环境中的沉积。草地管理方式(如刈割)在介导氮沉降对草地植物的影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筛选合适的模型响应过程进行拟合并计算相关参数对研究植物合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依托6种氮添加(NH4NO3)梯度和两种草原管理方式(刈割和不刈割)交互处理的野外控制实验,利用Li-6400便携式合作用系统测定上述实验平台的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合作用-响应过程。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4种响应模型对羊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从参数拟合效果和模型拟合优度筛选氮添加和刈割条件下羊草的最佳拟合模型并分析羊草的合特性。结果表明:指数模型对表观量子效率(α)、饱和点(LSP)和最大净合速率(Pnmax)具有较好的参数拟合效果,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模型拟合优度最好。在所有处理中,羊草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现象,具有一定的合潜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适度氮添加和刈割处理能提高羊草净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Pnmax、α和LSP等,提升了羊草的能利用率并拓宽了强利用范围,但过度氮添加并不能进一步提高合能力。综上,指数模型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较适用于氮添加和刈割条件下羊草的响应曲线拟合,施氮浓度为20 g N m^(-2)a^(-1)并刈割是最有利于提高羊草合能力的草原管理措施。探讨了不同氮添加浓度和刈割处理对优势种羊草的交互影响,从合作用角度分析羊草的适应机制,将对未来全球氮沉降增加情况下的草地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杨斯琪鲍雅静叶佳琦吴帅张萌徐梦冉赵钰吕晓涛姜良超韩兴国
关键词:羊草光响应模型刈割
4种响应模型对不同灌水量下胡杨合–CO_(2)响应过程的模拟效果
2023年
以3、5、7 a生胡杨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灌水量处理,CK(无灌水量)、T1(每株每次灌水20 kg)、T2(每株每次灌水40 kg)、T3(每株每次灌水60 kg),每株灌水6次,采用Li–6400便携式合作用系统测定胡杨在不同灌水量的合CO_(2)特征参数,采用4种响应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指数模型)对胡杨的合特征参数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4种模型对不同灌水量下胡杨合–CO_(2)响应过程的拟合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7;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MRHM)和指数模型(EEM)对胡杨的合参数拟合较好,MRHM的精度更高;3个灌水处理下3、5、7 a生胡杨特征值的综合平均相对误差(ARE)分别为0.093、0.084、0.084;3 a生胡杨的净合速率在3个灌水处理下均有变化,但相差较小,3 a生胡杨的净合速率(Pn)、CO_(2)饱和点(CSP)在每株每次灌水40 kg处理下最大,5、7 a生胡杨的净合速率和合能力均在每株每次灌水60 kg处理下最大。综合分析,3 a生胡杨生长适宜灌水量为每株每次灌水40 kg,5、7 a生胡杨生长适宜灌水量为每株每次灌水60 kg。
陈跃萍武胜利史智欣岳永江何宇翔
关键词:灌水量光响应模型
5种异裂菊属植物响应模型拟合及合特性研究
2023年
为阐明喀斯特地区特有属异裂菊属(Heteroplexis)植物的合特性及适应喀斯特逆境的机制,以异裂菊属5种植物为材料,采用4种模型拟合响应曲线,并对其关键合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模型的曲线与实测值曲线偏差较大或不能反映抑制现象,不宜用于异裂菊属植物响应拟合;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曲线与实测值曲线相似,最适合用于异裂菊属植物响应拟合。异裂菊属植物对强适应性最好的是绢叶异裂菊(Heteroplexis sericophylla),耐荫能力最好的是柳州异裂菊(Heteroplexis incana),合潜能最强的是小花异裂菊(Heteroplexis microcephala)。应调整相应的环境因子使异裂菊属植物更好生长。
梁惠史艳财韦霄邓丽丽
关键词:光响应曲线光合特性

相关作者

刘济明
作品数:226被引量:1,423H指数:19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小蓬竹 干旱胁迫 幼苗 麻疯树 群落
叶子飘
作品数:97被引量:1,572H指数:22
供职机构:井冈山大学数理学院
研究主题:光响应 光合作用 吸收截面 植物 SUB
杨再强
作品数:303被引量:2,027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番茄 光合特性 光合作用 温室 高温高湿
王全九
作品数:547被引量:6,287H指数:48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土壤 入渗 水盐运移 土壤水分 地表径流
韦霄
作品数:448被引量:1,785H指数:25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金花茶 银杏 光合特性 珍稀濒危植物 濒危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