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4篇“ 光周期反应“的相关文章
大豆子叶光周期反应实验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大豆(Glycine max)是光周期反应敏感的短日照植物,常作为植物光周期反应研究的模式材料。以往关于大豆光周期反应的研究大都以完整植株作为研究材料,所占空间大、生长周期长,限制了样本数量的扩大和研究效率的提高。本研究...
张春蕾
关键词:大豆子叶光周期基因表达分析
大豆光周期反应调控模块E1--GmSPL3b的分子机制解析
大豆的光周期敏感性制约了大豆品种的种植范围,限制了优良大豆品种的推广。E1基因是调控大豆光周期反应的核心,是豆科作物独有的转录因子,但其调控的下游通路还不清晰。本实验室在前期的研究中挖掘到一个受E1调控的基因GmSPL3...
万昭
关键词:大豆开花期E1
超长照条件下水稻光周期反应相关性状QTL定位
抽穗期作为水稻生产中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在生长季节和区域适应性方面起着决定作用。水稻抽穗主要受温度和光周期两个因素影响,相对于温度,光周期更加稳定,因此对光周期反应的研究比较深入。目前水稻抽穗期基因已报道定位的很多,而克...
朱珊
关键词:抽穗期数量性状座位
文献传递
小麦新种质系SN0594春化和光周期反应特性鉴定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明确本实验室创制的小麦新种质SN0594的反应特性及其利用价值,本研究以SN0594和不同春化习性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在明确不同材料的春化基因和光周期基因组成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在不同环境条件进行生育期鉴定。结果表明,在Vrn-A1位点含有显性等位变异的多数小麦材料在人工气候室不经过低温春化且满足长日照的条件下都能够完成抽穗,其中小麦种质系SN0594在Vrn-A1位点含有显性等位变异基因Vrn-A1a,扬麦14和扬麦15含有显性等位变异基因Vrn-A1b,中国春等则含有显性等位变异基因Vrn-D1;不同环境鉴定结果表明,SN0594在人工气候室不经春化处理条件下,能够较早开花并完成生育周期,不同显性变异基因春性效应大小为Vrn-A1a>Vrn-A1b>Vrn-B1>Vrn-D1;田间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材料在经过冬季低温春化后,其抽穗期与在人工气候室调查发生较大差异,其中SN0594和中国春抽穗较其他品种晚,证明除了春化基因以外,光周期Ppd-D1b等其他基因对小麦生育期影响也较大,需满足一定的长日照条件才能促使小麦抽穗开花。
王东王崇宇徐勤省王洪刚李兴锋
关键词:小麦新种质春化基因生育期
小麦新种质系SN0594春化和光周期反应特性鉴定
小麦春化现象是指小麦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的现象。这种对低温的要求是植物用来应对低温胁迫和在极端冬季条件下生存的一种适应性机制,防止植物在寒冷的冬季开花。不同环境下种植的小麦品种需要...
王东
关键词:小麦光温反应
文献传递
大豆GmGBP1-i植株开花后光周期反应及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大豆是典型短日照植物,对光周期反应敏感。利用GmGBP1-i干涉植株与光周期反应敏感的大豆品种DN50为试验材料,通过短日照和长日照两种不同条件光周期处理,明确不同基因型大豆植株开花后光周期反应敏感性,同时分析其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不同照条件下,GmGBP1干涉大豆植株均表现为植株矮小、节间距缩短、不同程度减产,且光周期反应敏感度较野生型低。说明GmGBP1基因在大豆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赵琳王阔李欣陶亚涵丁福全李文滨
关键词:大豆
TSHR基因A315T和S505R突变对绵羊光周期反应和繁殖的调控作用初探
夏青
玉米光周期反应的遗传基础研究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粮食、饲料以及能源作物,开花期和光周期反应性状不仅在玉米的生殖发育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在玉米的驯化以及适应性过程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优良杂交种的选育和利用是近百年来玉米增产的重要因素,而日益狭窄的种质资...
李知
关键词:QTL定位进化分析
文献传递
普通小麦光周期反应特性与相关基因序列及表达分析
光周期反应决定小麦抽穗开花时间,是小麦重要发育特性之一,对小麦的生态分布、产量、品质有重要影响。了解不同小麦品种的光周期发育特性、遗传基础及光周期开花途径分子调控机制,有助于从分子水平进一步对小麦品种实现定向改良。试验分...
赵永英
关键词:小麦光周期反应基因序列表达谱
文献传递
大豆光周期反应与生育期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3年
20世纪20年代,植物学家Garner与Allard在研究大豆与烟草等植物的反应时发现了植物光周期现象。大豆作为模式植物对光周期现象的理论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但大豆基因组的复杂性及相关功能基因的不明确性严重阻碍了学者对大豆光周期现象本质的认识。近年来,随着控制大豆生育期主要QTL基因的相继克隆,特别是对大豆生育期贡献最大的E1基因的成功破译,学者们逐步认识到大豆光周期调控开花的独特性。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大豆中具有拮抗关系的E1和FT基因位于大豆光周期调控开花主要通路的中心节点(integrator),但两者间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的调节因子尚待明晰。对大豆光周期反应及生育期基因的深入研究,在生产实践上可为大豆品种的栽培区划、合理布局及分子育种等提供理论依据。
夏正俊
关键词:大豆光周期反应开花期成熟期E1

相关作者

韩天富
作品数:297被引量:1,389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大豆 大豆品种 大豆生产 光周期 编码基因
吴存祥
作品数:190被引量:644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大豆 大豆品种 编码基因 氨基酸残基 分子改良
徐建堂
作品数:154被引量:454H指数:13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红麻 黄麻 钝感 SRAP 非编码区
林荔辉
作品数:257被引量:1,163H指数:20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红麻 选育 水稻 黄麻 钝感
元生朝
作品数:31被引量:256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育性转换 光敏核不育 光敏核不育水稻 免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