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4篇“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相关文章
儿童肱骨骨折概述及治疗策略
2025年
肱骨骨折是低龄儿童常见肘部损伤之一。损伤机制主要为肘关节伸直时前臂在内翻或翻应力下发生。大部分情况下,X线可以明确诊断,但对于没有移位及尚未骨化骨折,MRI或肘关节造影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对于骨折移位 ≤ 2 mm且关节面平整的患儿首选保守治疗。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适用于骨折移位 > 2 mm且关节面铰链完整者。而骨折块移位 ≥ 4 mm伴骨折块翻转,关节面不平整者,首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主要并发症包括畸形愈合、延迟愈合、鱼尾畸形、侧过度生长及生长停滞。本文旨在对儿童肱骨骨折进行全面概述,以提高广大基层医生对儿童肱骨骨折的认识及为患儿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式。Humeral lateral condyle fractur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elbow injuries in young children. The injury mechanism mainly occurs under varus or valgus stress of the forearm during elbow extension. In most cases, X-ray can confirm the diagnosis, but MRI or elbow arthrography can further confirm the diagnosis of fractures without displacement or ossification of the lateral condyl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children with fracture displacement ≤ 2 mm and flat articular surface. 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Kirschner wire fixation suitable for patients with fracture displacement > 2 mm and intact articular surface hinge.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are the first choice for patients with fracture displacement ≥ 4 mm, inversion of fracture fragment and uneven articular surface. The main complications included malunion, delayed union, fishtail deformity, lateral overgrowth and growth arrest.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pediatric humeral condyle fract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primary care doctors towards pediatric humeral condyle fractures and to select the most reasonable treatment methods for children.
曹志远刘友饶张莲英
关键词:肱骨外髁骨折儿童并发症
两种术式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2025年
目的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相比,探讨超声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humeral lateral condyle fracture,HL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5月—2023年4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3例儿童HLCF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超声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5例(闭合组),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8例(开放组)。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及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结果闭合组均在超声引导下成功复位骨折,两组术中均未发生神经损伤。闭合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组术后发生感染1例(钉眼激惹反应)、开放组3例(钉眼激惹反应2例、切口感染1例),两组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2个月。X线片复查示两组骨折均愈合,且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闭合组、开放组分别有5、12例发生肱骨侧骨突形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闭合组根据Flynn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6.0%(24/25)、开放组为92.9%(26/2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骨化性肌炎及肘内、翻畸形发生。结论超声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HLCF疗效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相当,但前者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马海龙吴青杰刘方华中托张思成
关键词:超声肱骨外髁骨折闭合复位儿童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lateral humeral condylar fracture,LHCF)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鹰潭一八四医院骨科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的94例LHCF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折部位、受伤方式、骨密度、骨折初始移位情况、手术时机、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等。随访6~12个月,进行疗效判定,并根据是否出现针道感染、肘内翻、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分为正常组(84例)和并发症组(1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LHCF的手术时间为(56.62±8.95)min,术中出血量为(2.34±0.36)mL,住院时间为(4.93±1.15)d。疗效优52例、良33例、可6例、差3例,疗效优良率为90.43%(85/94)。随访期间出现钉道感染4例,肘内翻1例,肘翻2例,延迟愈合1例,关节僵硬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64%(10/94)。单因素分析显示,BMI、骨密度、骨折初始移位、手术时机和术后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骨密度、骨折初始移位、手术时机、术后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LHCF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疗效好,并发症较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儿骨密度、骨折初始移位、手术时机、术后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有关。
杨俊高辉侯鹏程周江军
关键词:肱骨外髁骨折骨折闭合复位骨折固定术手术后并发症数据相关性
儿童肱骨骨折合并孟氏骨折二例被引量:1
2024年
1病例介绍例1患儿,男,2岁6个月。因“从约1.5 m高处摔下致左肘疼痛、不敢活动3 h”于2015年5月入院。检查:左肘关节肿胀、压痛,肘关节及前臂因痛拒动,手指屈伸活动正常。X线片、CT及MRI检查示左肱骨骨折、尺骨近端骨折、上尺桡间隙增宽、上尺桡关节损伤。诊断:左肱骨骨折(Milch 1型)、左孟氏骨折,不伴有神经损伤。入院后5 d于全身麻醉下行左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尺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术后长臂石膏托固定,4周后去除石膏开始功能锻炼;术后7周骨折获骨性愈合。
于铁强左玉明万广亮王磊
关键词:肱骨外髁骨折孟氏骨折儿童
螺钉与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螺钉与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23年9月1日之前发表的关于螺钉与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的相关文献。筛选文献后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文献数据应用RevMan 5.3和S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包括1652例儿童肱骨骨折,其中螺钉578例,克氏针107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克氏针内固定术,螺钉具有更短的骨折愈合时间(WMD=-2.37,95%CI-2.87~-1.87,P<0.001),更好的肘关节功能(OR=2.02,95%CI 1.28~3.20,P=0.003),更低的感染率(OR=0.18,95%CI 0.09~0.35,P<0.001)以及骨不连发生率(OR=0.38,95%CI 0.15~0.98,P=0.05)。但在肘内翻、肘关节活动受限、过度生长、持续性疼痛、鱼尾样畸形、总并发症以及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方面,两种内固定方式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螺钉和克氏针固定儿童肱骨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结果,由于克氏针的简便性以及经济性,仍是术者的第一选择,而螺钉固定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骨不连以及感染发生率低的优势,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替代方案。
徐子航施涛张鑫钱宇望胡东来孔来法
关键词:META分析肱骨外髁骨折螺钉并发症
关节镜与切开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疗效对比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关节镜复位内固定术(arthroscopic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ARIF)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
扈啸天
关键词: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微创小切口辅助克氏针操纵杆技术治疗儿童肱骨骨折
2024年
目的研究微创小切口辅助克氏针操纵杆技术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36例肱骨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7例;年龄为(4.62±1.92)岁。患儿均采用小切口辅助克氏针操纵杆技术撬拨复位肱骨骨折。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骨折有无再移位、神经损伤、感染、骨折愈合时间、肘内翻畸形发生、肱骨小头坏死等,末次随访采用Dhillon肘关节评分评价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解剖复位,无一例出现中转延长切口。手术切口长约(2.01±0.25)cm,范围为1.5~2.5 cm;手术时间为(33.06±9.07)min,范围为15~60 min;平均术中出血约5 ml,术后随访时间为12~26个月。所有骨折均得到愈合,时间为(8.5±2.6)周,范围为8~16周。术后1例患儿出现针尾皮肤激惹,予以清创拔除克氏针,于门诊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痊愈;3例出现局部皮肤隆起,活动时有疼痛,克氏针取出后症状完全消失;24例影像学上观察到"骨刺"。末次随访按照Dhillon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优35例,良1例,优良率100%,无一例出现感染、骨不连、肘内翻畸形、肱骨小头坏死等。结论微创小切口辅助克氏针操纵杆技术治疗儿童肱骨骨折效果良好,该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手术创伤小、瘢痕小、术后美观,值得推广。
吴敏易申德曾群群袁蔡晖
关键词:关节内骨折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切开复位
辨证分期使用中药辅助治疗儿童肱骨骨折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观察辨证分期使用中药配合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68例Jakob分型Ⅲ型儿童肱骨骨折患儿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3天内予小儿伤科一号方,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中后期(术后3天~5周)加用双龙接骨丸口服治疗。采用儿童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对患儿术后第3天和第7天疼痛情况进行评价,采用Femadez-esteve骨痂X线评分对2组患儿术后第3、6周骨痂形成情况评价,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对2组患儿术后3个月肘关节功能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术后第3天,2组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2组FLACC评分均较本组术后第3天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周,2组骨痂评分均较本组术后第3周升高(P<0.05);术后第3、6周,观察组骨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4%(32/35),对照组为66.7%(22/3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分期使用中药配合克氏针内固定术可有效促进儿童肱骨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
任波陈伟肖元康持解礼伟周英
关键词:肱骨外髁骨折儿童植物药疗法辨证骨折愈合
超声评价儿童肱骨骨折诊疗的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背景:肱骨骨折(Humeral lateral condylar fracture,HLCF)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发生率约占儿童肘关节骨折的12%20%。由于骨折线常常累及肱骨远端关节面而形成关节内骨折,因此临床...
马海龙
关键词:肱骨外髁骨折儿童超声X线骨痂
螺钉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螺钉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2月国内发表的有关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文献。根据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结局指标为愈合优良率、畸形愈合率、延迟愈合率或骨不连率、感染率、活动受限(>10°)发生率,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回顾性研究涉及647例患者,其中螺钉固定组(含螺钉联合克氏针)255例,克氏针固定组392例。Meta分析显示,与克氏针组相比,螺钉组(含螺钉联合克氏针)在术后有更低的感染率[OR=0.22,95%CI(0.09,0.56),P=0.001]。两组间愈合优良率、畸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单纯螺钉组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克氏针组[OR=0.18,95%CI(0.05,0.65),P=0.009]。结论:对于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骨折,与克氏针内固定和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相比,单纯螺钉内固定拥有更低的感染率。而在愈合优良率、畸形愈合率方面三者无显著差异。就术后疗效及内固定安全性方面而言,更推荐骨科医师使用螺钉进行儿童肱骨骨折的固定。
余向阳吴改革汪航黄凌岸李鹏翠卫小春
关键词:肱骨外髁骨折螺钉内固定儿童META分析

相关作者

张敬东
作品数:79被引量:203H指数:9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骨折固定术 弹性髓内钉 闭合复位 克氏针内固定
张德文
作品数:189被引量:693H指数:1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治疗儿童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 先天性肌性斜颈
李明
作品数:304被引量:1,180H指数:1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治疗儿童 手术治疗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外科手术
覃佳强
作品数:175被引量:457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治疗儿童 手术治疗 复拇畸形 骨折固定术
刘星
作品数:317被引量:914H指数:1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儿童 治疗儿童 尿道下裂 隐睾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