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篇“ 儿科医护人员“的相关文章
- 儿科医护人员癌症病情告知的概念分析
- 2025年
- 背景在医学领域,“癌症病情告知”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在儿科领域缺少明确定义。目的分析儿科医护人员癌症病情告知的概念及内涵。设计混合概念分析法(包括理论阶段、质性阶段和分析阶段)。方法①理论阶段:以范围综述形式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数据等9个数据库,纳入研究内容为儿科肿瘤医生或护士对患儿或家长进行癌症病情告知,研究结局包括但不限于儿童癌症病情告知的概念属性、影响因素、后果及癌症病情告知相近概念的文献;排除重复文献,语言非中文或英文,或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构建并提取儿科医护人员癌症病情告知概念框架和相近概念。②质性阶段:根据范围综述提取的概念框架、咨询专家意见和预访谈,构建访谈提纲,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肿瘤工作的医生和护士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对访谈文本内容进行编码转录,采用主题分析法编码和提炼主题。③分析阶段:比较和整合理论阶段和质性阶段的结果,得出最终的概念定义和框架内容。主要结局指标儿科医护人员癌症病情告知概念的定义和框架。结果①范围综述共纳入16篇英文文献,构建儿科医护人员癌症病情告知概念框架(包括核心概念属性、前置因素和后置影响),相关概念包括癌症诊断告知、预后相关告知、终末期讨论。②半结构化访谈20名儿童肿瘤科医护人员(护士和医生各10名),平均访谈时长(46.2±10.2)min,主题分析法逐级提取3个一级主题和11个二级主题。与相近概念辨析发现癌症病情告知概念具有普适性。③最终将儿科医护人员癌症病情告知概念定义为儿科医护人员与患儿及其家庭成员(通常为患儿父母)在整个动态变化的癌症轨迹中准确地针对患儿个体性的诊断、检查、治疗、护理、康复、预后等病情相关的多元信息而开展的人文性沟通。核
- 谢润黄晓燕顾莺康琼芳王慧美于玲
- 关键词:儿科肿瘤学病情告知
- 儿科医护人员癌症病情告知的概念分析
- 目的:通过三阶段混合概念分析法分析儿科医护人员癌症病情告知的概念及内涵。方法:采用混合概念分析法(理论阶段、质性阶段和分析阶段)进行概念分析。理论阶段使用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
- 谢润黄晓燕杜伊然顾莺康琼芳
- 关键词:儿科肿瘤学
- 上海市儿科医护人员急救能力提升培训方案的实施与评价
- 2024年
- 目的 评价上海市儿科医护人员急救能力提升培训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 招募上海市具备儿科诊疗资质的医院机构(含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中,工作年限≥1年且从事儿科门急诊的医疗及护理岗位和计划以急诊急救储备人员性质培养的儿科医护人员,每所医疗机构人数<6名。通过德尔菲函询和小组专家会议形成《儿科医护人员急诊急救能力提升培训方案》(以下简称培训方案),培训课程分为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以柯式模型的反应层和学习层评价培训效果。其中学习层的评价工具分为理论考核,理论考核于理论培训前和后进行;技能考核于技能培训后进行,分为必考项和抽考项,每个考核项目满分100分,>90分合格。反应层以决策导向评价模式设计《培训方案课程体系评价表》,由学员完成培训和考核后填写,共4个维度24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回答依次赋分1~5分,总分在25~120分,得分越高说明学员对课程的评价越高。结果 2022年11月3日—2023年1月18日期间共招募255人,均完成培训和考核。参与培训的分别有医师162名(63.53%)、护士93名(36.47%);女225名(88.24%)、男30名(11.76%);年龄为36(30,40)岁(范围24~56岁),平均急诊工作年限为10(5,16)年(范围1~36年)。医师与护士间性别构成,以及不同学历、职称、急诊工作年限或工作科室所占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理论课程学习后,后测评分显著高于前测[57.00(47.00,64.00)比97.00(89.00,100),Z=-17.823,P<0.001]。除正高级职称外,不同职业、职称、学历、急诊工作年限和有无培训经验的学员经理论培训后的后测分数均显著提高(P值均<0.05)。技能考核医师和护理的必考项和抽考项的分数均>90分,达到合格要求。学员对本次培训方案的满意度较高,评价表总分为(118.00±9.72)分(范围为86~125分),其中输入评估维度评分最高,背景
- 王文超沈兵张波顾莺张燕红胡静陆国平余松轩程晔陈扬徐虹桂永浩冯瑞黄勤顾丹萍黄敏叶颖子马健王艺张晓波
- 关键词:儿科急救
- 儿科医护人员健康危险性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儿科医护人员知觉压力水平和健康危险性压力(HRS)状况,以及HRS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择广东省妇幼保健院685名儿科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调查其知觉压力水平,计算HRS检出情况。结果研究对象CPSS平均得分为(33.2±8.4)分;HRS检出率为68.6%(470/6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岗位和职称均为儿科医护人员检出HRS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1);其中,年龄为35~<45岁组人群检出HRS的风险高于年龄<35岁组[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95%CI)为2.449(1.558~3.849),P<0.01];文化程度为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硕士组人群检出HRS的风险均低于博士组[OR及其95%CI分别为0.171(0.069~0.427)、0.206(0.090~0.471)、0.249(0.118~0.524),P值均<0.01];儿科医生检出HRS的风险高于儿科护士[OR及其95%CI为5.545(3.268~9.409),P<0.01];初级和中级职称组儿科医护人员检出HRS的风险均高于副高/正高级职称组[OR及其95%CI分别为4.382(1.793~10.711)、4.586(1.886~11.151),P值均<0.01]。结论儿科医护人员知觉压力处于较高水平,HRS状况不容乐观;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岗位和职称均是检出HRS的影响因素。
- 杜婵苹陈婷婷郑雅婷
- 关键词:儿科医护人员影响因素
- 某中医院儿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与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中医院儿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2022年9—10月,对丽水市两家中医院的78名儿科医护人员进行职业倦怠情况调查,采用职业倦怠调查量表及一般人口学资料,了解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78名医护人员中,存在职业倦怠的59名,占75.64%。其中,情绪衰竭(28.45±7.66)分,去人格化(9.43±5.12)分,个人成就感(26.25±4.53)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岗位、学历、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及每日睡眠时间是影响儿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感(P<0.05)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岗位、生育状况和每日睡眠时间是影响职业倦怠的独立因素。结论:中医院儿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较高,主要受岗位职责、生育及睡眠时间的影响。医院管理者应根据科室现状,制订相应的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感,并设立相关心理压力调节机构,缓解中医院儿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
- 郑峥垤叶佳莉徐超燕
- 关键词:儿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
- 嵌入性视角下儿科医护人员的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嵌入性视角下儿科医护人员的职业认同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成熟问卷对广州市级医院的在职儿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使用统计描述、因子分析和建立结构化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研究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大多数儿科医护的职业认同度较高,社会支持感和工作自主性有待提升。社会支持、职业形象以及工作自主性对职业认同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标准化路径的系数均大于>0,CR值分别为5.890、3.376、7.705,P<0.01,结论:职业形象、社会支持感、工作自主性对儿科医护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产生影响,医院管理可以从关系嵌入、认知嵌入、环境嵌入的角度出发,制定或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举措,从而提升儿科医护人员的职业认同。
- 张敏龚韩湘熊伟黄雪莹钟文德
- 关键词:儿科医护人员嵌入性视角影响因素
- 儿科医护人员医学叙事能力影响因素及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调查儿科临床医护人员的医学叙事能力,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并探讨提高叙事能力的应对策略。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方法,于2022年1月11日至2月25日期间,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及在该院进修的儿科医护人员进行一般资料、医学叙事能力量表、心理弹性量表问卷调查。利用SPSS 26.0软件分析比较不同群体叙事能力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性及多元回归分析探究叙事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61份有效问卷,不同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收入水平及是否书写平行病历的医护之间叙事能力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医护人员医学叙事能力总分为(147.13±18.76)分,与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书写平行病历、心理弹性可解释医学叙事能力53.10%的变异水平(P<0.001)。结论儿科医护人员的医学叙事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通过平行病历书写、心理弹性训练提升医学叙事能力,可促进医患和谐。
- 周雪莲黄轲林胡张黎邬兆元孟源源吴蔚董关萍贾俊君傅君芬
- 关键词:心理弹性医学人文儿科医护
- 韶关地区儿科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向及生活质量现况调查
- 2023年
- 目的:调查韶关地区儿科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向和生活质量现况,分析目前本地区儿科医护人员整体现况及存在的困境。方法:于2021年12月1—31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韶关地区250名儿科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韶关市儿科医护人员基本信息调查表、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IEF)中文版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工作满意程度、离职意向、生活质量。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结果:250名调查对象中,儿科医生142名,儿科护士108名。250名儿科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总体工作满意度不高,平均得分为(15.33±1.34)分。结果显示,男性、女性儿科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向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医生和护士在工作本身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回报满意度、执业环境满意度方面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儿科护士离职意向得分高于医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儿科医护人员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医生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韶关地区儿科医护人员缺少高级职称和高学历人员,护理队伍可能存在稳定性不足,儿科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需要进一步改善。
- 欧爱华何敏邱建武刁诗光张子盈谭利明
- 关键词:儿科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生活质量
- 基于可信赖专业活动的上海市儿科医护人员急诊急救能力提升培训方案的构建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构建基于真实临床情景下的提升上海市儿科医护人员急诊急救能力的培训方案。方法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急诊电子病例系统中获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进入急诊抢救室的病历,提取急诊诊疗活动名称及具体内容,结合专家访谈及德尔菲法形成儿科急诊急救可信赖专业活动(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EPAs)清单;由急诊专业领域权威专家对儿科急诊急救可信赖专业活动及内容就相关性及重要性进行评分;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形成《儿科医护人员急诊急救能力提升培训方案》,邀请急诊医疗、护理、管理及教学相关专业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并进行专家论证。结果 《儿科医护人员急诊急救能力提升培训方案》包括理论和技能两大核心板块,并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不同培训方式。经专家论证该方案契合临床真实情境,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结论 《儿科医护人员急诊急救能力提升培训方案》成功构建,可为临床实施有针对的培训继而提升儿科急诊医务人员的急救能力提供参考。
- 顾莺胡静陆国平桂永浩沈兵王文超张燕红程晔陈扬蔡小狄徐虹冯瑞张波张晓波
- 关键词:儿科急救德尔菲法
- 某地区儿科医护人员中医药素养水平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某地区儿科医护人员中医药素养水平,分析实施改进管理措施后的效果。方法:将医共体内2020-2022年的42名儿科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给予改进管理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改进管理措施,比较两组医护人员的中医药素养水平和中医儿科技术认知水平。中医药素养水平包括中医人文素养、中医护理知识、中医基础护理、中医药政策、中医基础理论5个方面,中医儿科技术认知包括儿科针灸护理、儿科推拿护理、儿科拔罐护理、儿科穴位按摩护理4个方面。根据儿科医护人员培训及考核情况制定实施指标,包括中医药理论掌握程度、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沟通技巧评分。结果:儿科医护人员的中医药素养水平,按照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中医人文素养、中医护理知识、中医药政策、中医基础护理、中医基础理论,分别为(91.35±15.36)分、(87.32±13.20)分、(75.20±12.57)分、(79.65±9.65)分和(78.46±8.30)分,提示中医药素养水平仍有提高空间。医护人员的中医儿科技术认知较好,其中拔罐水平最高,穴位按摩水平最低,按照从大到小,依次为拔罐、推拿、针灸、穴位按摩,分别为(86.69±12.47)分、(83.62±11.68)分、(81.65±13.20)分和(79.84±9.63)分。实践效果评价,观察组整体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中医药理论掌握程度、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沟通技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儿科医护人员的中医药素养及中医技术认知水平仍有较大的提示空间,实施改进管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儿科医护人员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
- 邹其斐
- 关键词:儿科医护人员管理效果
相关作者
- 田玲

- 作品数:44被引量:30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肺泡灌洗液 支气管镜诊治 难治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患儿 支原体肺炎
- 姚三巧

- 作品数:270被引量:1,068H指数:16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
- 研究主题:瓦斯爆炸 矽肺 尘肺 影响因素 肺泡巨噬细胞
- 梁玉坚

- 作品数:34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腹腔间隙综合征 糖原贮积症 腹腔内高压 文献复习
- 徐玲玲

- 作品数:42被引量:14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糖原贮积症 儿童 腹腔间隙综合征 青年型
- 仇双

- 作品数:16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路径 新生儿 健康教育 护理 儿科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