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27篇“ 信用制度“的相关文章
- 国家发展改革委: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
- 2025年
- 01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3日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会上表示,今年将进一步聚焦提高投资效益精准发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其中强调,要高效益用好政府投资,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并优化支持范围,聚焦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共领域项目,持续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用好“正面”“负面”两张清单,更好发挥专项债券投资效益。
- 关键词: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信用制度
- 信用制度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现实挑战和实践路径
- 2025年
- 信用是一定价值额的让渡和偿还在时间上分离的一种价值运动形式。信用制度在促进商品流通、推动货币资本的动员和有效利用、推动技术创新与扩大再生产、为政府提供经济调控手段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可以成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手段。然而,信用具有正反两方面效应,信用中的剥夺性,信用对经济危机的加剧作用,以及不平等的国际信用体系都对中国式现代化构成了挑战。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依托公有制经济,利用中央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发挥信用的积极作用,支持重点产业和关键技术发展,加强信用监管,防范信用过度膨胀和信用风险。信用制度建设应以人民为中心,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同时,应推动国际信用体系变革,抵制国际金融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的信用掠夺。
- 息家齐
- 关键词:信用市场经济中国式现代化
- 论产品品牌建设的信用制度根基
- 2024年
- 在产品品牌面临的多种风险因素中,人为失信违规因素是首要的风险因素,而控制这类风险恰恰是质量管理制度的弱项。即使企业建立了质量管理制度,并获得了ISO9001质量认证,仍无法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产品品牌受损。为弥补质量管理制度的不足,企业可在产品品牌建设和运维中发挥信用管理制度和诚信自律制度的作用,从根本上改进质量管理制度的诚信制度环境,并积极应对政府监管的质量信用制度措施和利用相关国家政策增强产品品牌传播力。基于此,给出了四项制度融合应用的逻辑和基本方法。
- 林钧跃
- 关键词:品牌危机管理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绿色信用制度被引量:4
- 2024年
- 为了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从方法论角度出发,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制度建设需求、流域治理的整体性要求与现实碎片化管理的矛盾等。在坚持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做到因地制宜和分类施策的前提下,可通过找寻同时覆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最小工具单位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而绿色信用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间的最小公倍数。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制建立绿色信用制度,是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的必要基础和逻辑起点。黄委会和黄河流域九省(区)可以依据《黄河保护法》等上位法和相关政策,尽快出台适用于流域和区域的可操作规范。
- 谢瀚鹏古小刚
- 关键词:生态保护黄河流域
- 政府规制、商业信用制度与国有企业竞争力——基于“清欠工作”的准自然实验被引量:4
- 2024年
- 借助于“清欠工作”的准自然实验,本文研究政府规制的商业信用制度对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规制的国有企业商业信用按期付款促进了其竞争力的提升。机制检验表明,政府规制的商业信用制度不仅能够重塑国有企业商业信用的秩序,减少国有企业的账款拖欠,保障供应商的有效回款,而且能够增强供应商对于国有企业商业信用按期还款的信任,减少供应商回收账款的资源耗散。这强化了国有企业对于供应商的吸引力,增加了供应商对国有企业客户的争夺,进而增强了国有企业的原材料议价能力,最终促进了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异质性检验表明,“清欠工作”的执行强度越大、供应商转换客户去参与争夺国有企业客户的机会越大,政府规制的商业信用制度对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作用越强,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逻辑。本文在理论上扩展了商业信用的相关研究,为中国企业在竞争中使用信用条款和价格条款的替代效应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在实践上验证了治理账款拖欠政策的实施效果。
- 潘红波李丹玉
- 关键词:政府规制商业信用制度企业竞争力清欠工作
- 2023年征文活动一等奖获奖论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下的《招标投标法》信用制度条款修订思考
- 2024年
-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招标投标领域信用制度的基础立法和实践探索,认为存在各类政策合法性存疑、招投标信用监管目的异化、信用信息认定泛化、信用评价主体分散、忽视程序正义等制度实践问题,建议在国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策部署下,《招标投标法》的修订应充分关注招标投标信用制度的建立,以破除当前各地以信用监管为名行地方保护之实的弊病,同时构建招标投标信用制度的正式法源,让各类招标投标信用监管行为有法可依、依法必严。
- 余晓丹
- 关键词:信用监管招标投标获奖论文信用制度《招标投标法》信用评价
- 环保信用制度的规制机理与立法完善被引量:1
- 2024年
- 环保信用是信用主体因其生态环境领域的行为表现而获得有关主体信任的资本。我国环保信用的制度化肇始于生态文明建设对强化环境规制的需求,在后续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放管服”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完善,形成了由环保信用信息归集、信用等级评定、评价结果利用组成的制度体系。其通过监管后设促进环保信用主体强化自我规制,利用风险测算帮助环境监管者实现精准施治,并采用联合奖惩填补市场在环保领域声誉惩罚的失灵,实现了环境规制系统的整体优化。不过,环保信用制度目前的法治化程度不高。须要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至少提升至部门规章层级,在其中添加信用修复和信用评价指标动态更新的有关规定,并对信用奖惩措施的“法源”展开评估与修订,针对地方环保信用的碎片化问题引入协同立法机制,方能在形式和实质两方面共同优化环保信用制度的法治化水平。
- 马识途侯佳儒
- 关键词:社会信用环境规制
- 环境信用制度选择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被引量:1
- 2024年
- 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信用制度内涵丰富,类型多样,是拥有强制型、选择型、引导型的制度工具。为推动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信用制度选择面临困境。该研究基于2003—2021年数据,理论探讨影响环境信用制度的因素,分别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绿色信贷指引》《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出台实施构建环境信用监管制度、绿色信贷制度、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准自然实验,采用空间倍差法分析环境信用制度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发现:(1)尽管单一型环境信用制度在一定程度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组合型环境信用制度未起到“1+1>2”“1+1+1>3”效果。(2)影响环境信用制度的关键因素是内生交易成本,当内生交易成本过高时,环境信用制度“宁缺毋滥”;当内生交易成本忽略不计时,环境信用制度“多多益善”;当内生交易成本处于中间位置时,需要权衡选择单一或组合型环境信用制度。(3)信用环境是环境信用制度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调节变量,法制环境对环境信用制度支撑力偏弱。加强法制、信用环境建设,降低制度运行成本,是释放环境信用制度潜力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条件,应着眼制度替代加强环境信用制度选择,着眼制度互补加强环境信用制度耦合,着眼制度冲突加强环境信用制度协同,着眼制度空缺加强环境信用制度查漏补缺,着眼定性定量完善环境信用制度绩效评价。
- 陈海盛沈满洪
- 关键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 晋商信用制度的层次性探究
- 2024年
- 晋商在明清时期发展迅速,这与他们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传统的儒商伦理思想密不可分,这种思想突出体现在其信用机制上。文章从晋商的个体信用和集体信用两个层次探讨晋商信用在其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具体来看,晋商的个体信用主要体现在与商号雇员和交易对象之间的“相与”关系,其集体信用主要体现在标期制度和行会组织两个方面。正是这种个体信用与集体信用的相互促进,最终促进了晋商的发展壮大。
- 贾瑞
- 关键词:晋商
- 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货币信用制度
- 2024年
- 货币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是指国家或机构统一发行代表一定金属货币的价值符号,用于在流通中发挥等价物作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红色金融实践活动,创设革命根据地金融机构,领导和推进货币信用制度建设,设计和发行了形式多样的货币。
- 王红曼
- 关键词:革命战争时期货币信用金属货币革命根据地等价物红色金融
相关作者
- 秦池江

- 作品数:87被引量:15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 研究主题:金融市场 货币政策 金融业 商业银行 经济发展
- 李伟

- 作品数:59被引量:22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市场结构 产业演进 技术创新 市场化改革 企业
- 安贺新

- 作品数:30被引量:19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体验经济 调查数据 顾客体验 信用制度 信用
- 林钧跃

- 作品数:50被引量:35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市场学会
- 研究主题: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 失信惩戒机制
- 王爱俭

- 作品数:111被引量:1,02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虚拟经济 金融创新 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