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3篇“ 信息效应“的相关文章
ESG评级分歧与股价崩盘风险:噪音效应还是信息效应?
2025年
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ESG评级分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能够显著降低公司未来的股价崩盘风险,支持ESG分歧的“信息效应”而非“噪音效应”。机制检验发现,公司信息透明度越低,ESG评级分歧的“信息效应”越强,表明ESG评级分歧通过传递多维度信息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ESG评级分歧能够激发投资者的主观能动性,投资者会主动进行信息搜寻,对上市公司的检索量和网络互动平台的提问量均显著增加。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ESG评级分歧的“信息效应”具有边界条件,只有当投资者的信息能力较强时,ESG评级分歧才能有效降低股价崩盘风险。
邵艳张广冬张园园
关键词:信息效应
银行竞争与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基于融资效应信息效应的视角
2025年
近年来,影子银行规模的迅速膨胀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市场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如何有效遏制影子银行的发展成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中之重。文章以2009—2022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为样本,探究了银行竞争对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竞争显著抑制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并且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时及在国有企业中,其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银行竞争通过发挥融资效应信息效应抑制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
王露萌顾子元包晓岚
关键词:银行竞争融资约束
中央环保督察的信息效应:来自分析师盈余预测的证据
2025年
基于分析师盈余预测视角,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资本市场信息效应。实证研究发现,首轮中央环保督察行动后,证券分析师对重污染企业的盈余预测进行了向上修正,支持了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大于遵循成本效应。进一步发现,当企业的遵循成本较低时,中央环保督察行动后分析师对重污染企业向上修正盈余预测的幅度更大,并且对重污染企业的盈余预测误差显著降低,支持了中央环保督察为资本市场带来了增量信息
杨晓艺李刚
关键词:分析师盈余预测信息效应环境规制
数智赋能背景下政府环境审计的信息效应——基于企业ESG评级分歧的研究
2025年
ESG评级分歧为资本市场信息不确定性带来显性风险。研究发现: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显著降低企业ESG评级分歧,且数智技术的赋能有助于强化这一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因信息透明度差异,数智赋能政府环境审计的信息效应在地方制度环境更差、ESG信息披露程度更低、数字化程度更低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智赋能政府环境审计通过增加审计信息供给,减少评级机构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ESG评级分歧。经济后果检验表明,数智赋能政府环境审计的信息效应能够进一步提升股票流动性,改善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数智化政府环境审计经济效应的理解,为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信息环境提供经验证据和参考依据。
谢晓君徐攀
关键词:政府环境审计信息效应
注册制改革与企业创新投入:信息效应与监督效应视角
2025年
注册制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重大创新措施。本文基于注册制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选取2016~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PSM—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注册制改革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注册制改革对企业研发创新投入金额、企业研发创新人员数量的促进作用显著,对企业研发创新强度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注册制改革主要通过发挥信息效应(降低股价同步性)和监督效应(降低代理成本)来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异质性分析表明,注册制改革对非国有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高金融化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强,说明注册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抑制企业金融化。该研究结论为注册制改革政策效果评估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可以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效能提供了经验证据。
陈云桥李百慧
关键词:代理成本融资约束
新《证券法》的信息效应与威慑效应——基于股价崩盘风险的证据
2024年
以2016—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新《证券法》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检验新《证券法》实施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证券法》能够发挥信息效应与威慑效应,降低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机制检验也进一步验证了新《证券法》的实施能够通过缓解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
付湘
关键词:新《证券法》信息效应
数字化发展能否促进企业持续性创新--基于风险效应信息效应视角
现代社会已由信息化时代步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时代的本质是将物理实体转换成数字字节,并基于数字字节建立起与物理空间相对应的数字空间。与数字化进程相伴相生的大数据、精密的算法模型以及超高的算力等数字技术,可以作用于数字空间对...
刘伟涛
关键词:信息效应
上市公司ESG表现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基于“信息效应”与“治理效应”的双重视角被引量:5
2024年
本文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究上市公司ESG表现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ESG表现越好,分析师盈余预测越准确;该种关系在审计质量较差、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通过机制检验表明上市公司ESG表现能够通过发挥“信息效应”与“治理效应”来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
梁毕明徐晓东
关键词:信息效应
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绿色创新——基于信息效应、资源效应与技术效应的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2007—2022年企业微观层面的面板数据,深入探究数字化转型协同推动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策略性绿色创新的效果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够带动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提高,该影响对于实质性绿色创新更为显著,经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2)从机制路径来看,信息披露、资源配置与技术整合起到中介作用,企业数字化转型经由信息效应、资源效应、技术效应为绿色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3)由异质性分析可知,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在国有企业、内资企业、非重污染行业和高科技企业中更为明显。提出响应数字化转型战略、畅通数字化发展通道、打造数智绿色创新生态等三方面的政策建议。
王家庭盛楠
关键词:信息披露
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信息效应与资源效应的视角被引量:2
2024年
数字金融是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形成的金融新业态,为微观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动力。以2011—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信息透明度的视角,重点考察了数字金融的信息属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数字金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仅体现在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上,对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数字金融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缓解融资约束两个作用路径共同驱动了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效应所展现出的作用相对更大。因此,相关机构需要构建良好的数字金融生态系统,促进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协同发展。
李朝阳张宇凡潘孟阳付晓改
关键词:数字金融信息透明度融资约束

相关作者

张辑哲
作品数:15被引量:12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信息效应 信息质量 信息形态 信息基础 虚实
刘碧莹
作品数:9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信息效应 非线性 DSGE模型 工业污染 工业经济增长
陈志斌
作品数:175被引量:2,151H指数:28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政府会计 现金流 企业 现金流管理 金融危机
李辉
作品数:70被引量:603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企业 内部控制 R&D经费 壳聚糖 硝化
韩少真
作品数:18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企业 产权性质 信息效应 融资约束 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