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28篇“ 保护性耕作机械“的相关文章
- 玉米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探索与实践
- 2024年
-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耕技术手段,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各种保护性耕作农机具,简化耕作程序,采用免耕或少耕的方式,并将秸秆及残茬覆盖在地表上,旨在保障种植质量与种植效率的同时,对农田生态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结合德惠市玉米种植现状,分析玉米种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特点和意义,总结玉米种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 庄德波郑伟李义
- 关键词:玉米种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 保护性耕作机械能否带动保护性耕作净碳汇的空间外溢?——基于农机跨区服务视角被引量:3
- 2024年
- 农机跨区服务推动了以农业机械为载体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净碳汇的空间外溢。本文以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及西藏)为研究样本,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揭示保护性耕作机械及其净碳汇在空间上的集聚特征,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定量分析保护性耕作机械对其净碳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保护性耕作机械动力及其净碳汇在2000—2020年期间均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52%和7.42%,两者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区域集聚特征。2)保护性耕作机械动力通过跨区服务能够显著带动保护性耕作净碳汇实现空间外溢。具体表现为保护性耕作机械动力对周边省份保护性耕作净碳汇会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主要归因于秸秆还田机械的跨区作业。3)保护性耕作机械动力对其净碳汇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时间、地形、粮食作物主产区而异。具体来说,其空间溢出效应在2004—2009年间和2010—2013年间显著为正,并呈增加趋势;在平原地区,其空间溢出效应为正,在丘陵山区则为负;保护性耕作机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水稻主产区更明显,免耕机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小麦主产区相对突出,而秸秆还田机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基本无差异。为此,本研究提出加大保护性耕作推广力度、搭建农机服务信息化平台和提高保护性耕作农机装备水平的对策建议。
- 李园园薛彩霞柴朝卿李卫姚顺波
-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空间溢出效应
- 浅议明光市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路径
- 2023年
- 从自然条件看,明光市年降雨量达到800 mm,因多年不合理的机械化耕整地使土壤的耕作层被压实而形成坚硬的犁底层,使土壤吸纳雨水能力和保水能力几乎丧失;从现实生产过程看,受耕地资源限制,土地得不到合理轮作被过度利用,加之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学肥料,这些都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培养而造成土壤板结。虽然明光市降雨量不少,但因土壤吸水,保水性差,雨水随径流流失严重,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生产,因而,实施农业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在当前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就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的作用、技术路径、注意事项作一阐述,以期促进明光市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应用。
- 何学工
-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机械化
- 农业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优势与应用分析
- 2023年
-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业强国。我国农业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人力畜力生产向机械化生产的转变,正向着智能化、信息的方向前进。为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土壤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本文以精准农业技术为例,对保护性耕作中的机械化应用进行了全面研究。首先,明确了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和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机械化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具有的优势;随后,分析了机械化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指出了当前农业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总之,希望本次研究能够为农业从业者、决策者和技术开发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实践参考,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孙玉英
- 关键词:机械化技术土壤植物生长
- 黄淮海地区保护性耕作机械化 作业技术规范
- 本标准规定了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作业流程和秸秆根茬处理、深松、免耕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生产作业。
- 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集成研究
- 2018年
- 玉米是辽宁省朝阳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但是在玉米生产机械耕整地、免耕播种、机械化收获机械化生产环节作业水平发展不平衡。通过对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研究,从工艺路线、机具引进试验、收获机械的选型、玉米联合收获机试验,改制及产品定型几个方向进行研究,利用对比试验分析得出,玉米机械化收割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集成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加收入,提高环保效果。
- 张玉秋
- 关键词: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
- 库尔勒市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现状及问题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运用是当下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本文主要对新疆库尔勒市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策略;并对推广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曹新芳
-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
- 保护性耕作机械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被引量:1
- 2016年
- 多年来高负荷机械化耕作破坏了地面的保护层,导致土壤风蚀、河流泛滥、沙尘暴猖撅,耕地质量严重下降。为了遏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国家提出了保护性耕作。对秸秆还田机、深松整地机、免耕播种机等保护性耕作机械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 张永明
-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机械秸秆还田机深松整地机免耕播种机
- 赣榆区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综合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连云港市赣榆区是较早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区。文章介绍了秸秆还田技术和深松整地技术推广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综合应用现状和技术特点。
- 仲伟花
- 关键词:秸秆还田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
- 吉林省玉米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生产的碳足迹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基于吉林省中部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调查数据,利用基于农业生命周期评价(LCA)分析的碳足迹分析研究,对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进行的碳足迹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均匀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碳足迹为516.38 kg·CO_2^(-eq)/hm^2,宽窄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为522.30 kg·CO_2^(-eq)/hm^2,高光效玉米栽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的碳足迹最大,可以达587.1kg·CO_2^(-eq)/hm^2。分析发现,氮肥的施用和农机机械的使用对玉米生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碳足迹分析有最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大玉米种植的规模效应,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定量施肥并增强单位面积上氮肥的使用效率。
- 贾翘袁洪印
-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生产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价玉米
相关作者
- 杨兆文

- 作品数:26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尺寸 农业机械 播种机 农用拖拉机 土壤
- 潘一兵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保护性耕作机械 农用拖拉机 农机具 根茬粉碎还田机 秸秆粉碎还田机
- 张陆海

- 作品数:6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
- 研究主题:覆盖面积 废旧农膜 回收利用 农业环境 农膜
- 王强

-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
- 研究主题:资本主义体系 社会主义经济 打磨机器人 椰糠 遥控
- 李问盈

- 作品数:260被引量:1,540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开沟器 保护性耕作 免耕播种 免耕播种机 农业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