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72篇“ 促血管生成素-1“的相关文章
- 普萘洛尔联合激光治疗婴幼儿面颈部血管瘤的疗效及对病儿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1}血管生成素-1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联合激光治疗婴幼儿面颈部血管瘤疗效及对病儿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1}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婴幼儿面颈部血管瘤病儿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7例,激光+普萘洛尔治疗)与对照组(37例,激光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IF-1α、Ang-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2.97%)(P<0.05)。血清HIF-1α、Ang-1水平组间和时点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和时间点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两组血清HIF-1α[(21.18±2.23)mg/L、(11.89±1.21)mg/L、(23.36±2.42)mg/L、(12.43±1.34)mg/L],Ang-1[(1.53±0.16)nmol/L、(1.21±0.12)nmol/L、(1.62±0.17)nmol/L、(1.27±0.15)nmol/L]水平均较治疗前[(31.24±3.25)mg/L、(32.02±3.26)mg/L、(1.89±0.21)nmol/L、(1.91±0.19)nmol/L]降低(P<0.05);治疗3个月两组血清HIF-1α、Ang-1水平均较治疗1个月降低(P<0.05);治疗1个月研究组血清HIF-1α、Ang-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两组间血清HIF-1α、Ang-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均未见复发。结论普萘洛尔联合激光治疗婴幼儿面颈部血管瘤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降低病儿血清HIF-1α、Ang-1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马丽张培利胡俊俊黄晓培
- 关键词:血管瘤普萘洛尔激光缺氧诱导因子-1Α促血管生成素-1
- 促{1}生成素-1、{1}内皮生长因子在颞叶癫痫海马区的动态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促{1}生成素-1(Ang-1)、{1}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颞叶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及生理盐水分别建立颞叶癫痫模型及对照组;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区Ang-1、VEGF的时间动态表达过程。结果:抽搐频繁时,海马区Ang-1表达减少;抽搐减少时,海马区Ang-1表达逐渐升至正常;抽搐频繁时,海马区VEGF表达升高;抽搐减少时,海马区VEGF表达逐渐恢复正常;Ang-1与VEGF二者表达呈直线负相关关系。结论:Ang-1与VEGF参与了颞叶癫痫发病机制,可能与海马区Ang-1表达下调,VEGF表达上调有关。
- 张小芳姚宝珍张海菊
- 关键词:癫痫血管生成血脑屏障促血管生成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促{1}生成素-1与促{1}生成素-2对造血干细胞动员效应对比研究
- 目的:比较血管{1}-1与血管{1}-2对造血干细胞动员效率。 方法:本研究通过构建过表达Ang-2因子的重组腺病毒,使用C57BL/6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病毒对照组、Ang-1组、Ang-2组,通过...
- 杨鹏程
- 关键词:促血管生成素造血干细胞外周血循环
- 促{1}生成素-1在心肌梗死大鼠脐血干细胞移植促进{1}新生中作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人脐血干细胞移植于心肌梗死大鼠后是否通过促{1}生成素-1(Ang-1)介导{1}再生。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经手术干预后死亡10只,假手术组(9只)、对照组(11只)及移植组(10只)。假手术组仅开胸,冠状动脉前降支(LAD)挂线不结扎;对照组结扎LAD造成心肌梗死后,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移植组结扎LAD造成心肌梗死后,经静脉注射等量干细胞悬液,术后4周处死大鼠,留取心脏左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人特异性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MHC)、VⅢ因子、Ang-1蛋白,RT-PCR检测心肌组织Ang-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移植组可见胞浆呈褐色的cTnT和hMHC阳性细胞。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和移植组Ang-1免疫组化染色积分光密度(IOD)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Ang-1免疫组化染色IOD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和移植组Ang-1 mRNA的相对表达明显增加,同时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Ang-1 mRNA相对表达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Ⅷ因子为心肌毛细{1}密度测定指标,移植组梗死周边区毛细{1}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假手术组无明显变化。结论经静脉移植人脐血干细胞能在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心肌存活并表达心肌特异性收缩蛋白,同时心肌毛细{1}密度增加,其机制可能为Ang-1表达增加进而促进{1}新生。
- 赵瑞平韩炜李洪宇孙凯胡江
- 关键词:干细胞ANG-1ANG-2脐血干细胞
- 促{1}生成素-1蛋白减少大鼠尿激酶溶栓后脑出血转化及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索促{1}生成素-1(Ang-1)蛋白能否减少尿激酶溶栓的大鼠脑梗死模型出血转化率、出血量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尿激酶溶栓组、尿激酶+Ang-1组,每组24只。比较各组出血转化率、出血量、脑水肿、血脑屏障破坏情况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采用脑组织干湿重法评估脑水肿程度,伊文思蓝通透率评估血脑屏障破坏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尿激酶溶栓组的出血量、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破坏程度相较于其余各组明显增高(P<0.05);occludin,ZO-1的表达低于其余各组(P<0.05);尿激酶+Ang-1组的出血转化率、出血量、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破坏程度低于尿激酶溶栓组(P<0.05)。Occludin,ZO-1表达比尿激酶溶栓组增高(P<0.05)。结论:Ang-1蛋白可减少尿激酶溶栓所致的脑出血、血脑屏障损失及脑水肿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从而保护血脑屏障有关。
- 胡涛
- 关键词:溶栓促血管生成素-1OCCLUDINZO-1
- 促{1}生成素-1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促{1}生成素-1(Ang-1)与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134例冠脉造影阳性患者按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按Gensini评分)的不同分别检测血清Ang-1水平.结果 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多,Ang-1浓度增高,单支、两支、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高分数组Ang-1水平明显高于低分数组(P<0.05);Ang-1与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 =0.674,P=0.032).结论 血清Ang-1水平随冠脉狭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或可促进缺血心肌的冠脉{1}新生.
- 刘翔胡松王国华
- 促{1}生成素-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构建携带小鼠促{1}生成素-1(Ang-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鉴定。方法化学合成小鼠Ang-1基因经PCR扩增后亚克隆至穿梭质粒,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所得转化子经PCR电泳分析并测序鉴定,携带外源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质粒与携带腺病毒大部分基因组的辅助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肾细胞系HEK 293细胞,反复冻融获取重组腺病毒,终点稀释法测定重组腺病毒滴度,所得腺病毒转染293T细胞48 h收集培养上清,通过Western Blot分析Ang-1蛋白的表达。结果 PCR产物电泳分析可见大小约1.5 kbp的特征性条带,测序结果显示基因序列与Gen Bank提供的Ang-1序列一致,经HEK293细胞包装后腺病毒滴度为1×109pfu/ml,转染293T细胞后培养上清Western Blot分析可见大小58 k D特征性条带,即转染后能分泌正确大小的重组Ang-1蛋白。结论 Ang-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可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Ang-1蛋白对造血干细胞动员及{1}新生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 李天寿李桥川苏丽华聂胤超杨鹏程
- 关键词:促血管生成素-1腺病毒基因重组小鼠
- 促{1}生成素-1对糖尿病大鼠CD133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促{1}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CD133的影响及CD133表达变化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肾病组(DN)、Ang-1干预组(AV)及空病毒组(BV)。采用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模型。成模8周后尾静脉注射Ang-1腺病毒载体。多时点检测24h尿蛋白、血糖及肾组织CD13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N、AV、BV组尿蛋白、血糖、肌酐均较NC组升高,肾组织CDl33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V组CD133表达增强最明显,峰值为20—28w,20w后AV组尿蛋白和血糖较DN及BV组升高变缓(P〈0.05)。24h尿蛋白排泄量和血糖水平分别与CD13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01,r=0.617)和负相关(P〈0.01,r=-O.610),Ang-2免疫组化IOD表达水平与CDl33免疫组化IOD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r=0.622),Ki67免疫组化IOD表达水平与CD133免疫组化IOD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r=0.624)。结论Ang-1能促进糖尿病大鼠肾脏微小{1}内皮层CD133的表达,降低{1}渗漏和尿蛋白排泄。
- 曹明燕胡仕敏王昌盛张子阳杨亦彬
- 关键词:促血管生成素-1
- 促{1}生成素-1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特征是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新生血管形成、纤维增殖及视网膜脱离,可导致包括终生失明以及多种严重并发症.促血管生成素-1是影响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该文就Ang-1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关系作一综述.
- 马倩倩封志纯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N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G-2
- 促{1}生成素-1与反复自然流产的临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探讨促{1}生成素-1(Ang-1)与反复自然流产(RSA)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反复自然流产患者51例为观察组,并收集同期健康人工流产患者39例为对照组,检测收集的两组患者绒毛膜组织上的Ang-1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检测后发现,自然流产组患者绒毛膜组织上的Ang-1的表达阳性率92.16%明显高于人工流产组患者的Ang-1的表达阳性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g-1的蛋白高度表达与反复自然流产有相关性,可能是RSA的病因之一。
- 陈朝军
- 关键词:促血管生成素-1反复自然流产
相关作者
- 裘志成

- 作品数:23被引量:105H指数:5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促血管生成素-1 糖尿病大鼠肾脏 腹膜透析置管术 定位法 TSP-1
- 曹明燕

- 作品数:20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促血管生成素-1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细胞因子 肾脏肥大
- 唐涛

- 作品数:164被引量:587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脑出血大鼠 脑出血 脑内 脑溢安 益气活血法
- 虢灿杰

- 作品数:7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脑出血大鼠 益气活血法 促血管生成素-1 脑内 ANGIOPOIETIN-1
- 韩素鸽

- 作品数:9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哮喘 大鼠气道 促血管生成素-1 TIE-2 哮喘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