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0篇“ 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相关文章
ICU患者侵袭念珠菌的临床特征、耐药及预后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ICU患者侵袭念珠菌(invasive candidiasis,IC)的临床特征、耐药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0月—2024年9月我院ICU收治的持续发热患者356例,按照是否继发IC分为IC组(n=89)和非IC组(n=267),统计检出念珠菌种分布和耐药情况,统计两组预后情况和临床结局。结果 IC组89例中共检出念珠菌97株,占比最高为白念珠菌44株(45.36%),检出真最多的标本为尿液。进行药敏试验的97株念珠菌中热带念珠菌耐药情况最严重(46.15%),株总体对伊曲康唑耐药最高18株(18.56%),对卡泊芬净最低(0.00%)。IC组的ICU停留时长和呼吸机使用时长显著高于非IC组(P <0.05),收入和离开ICU时的生活能力评分差值显著高于非IC组(P <0.05);生存率显著低于非IC组(P <0.05)。Pearson相关显示:ICU患者发生IC与ICU停留时长和呼吸机使用时长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与生活能力评分差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ICU患者继发IC后检出真中白念珠菌最多,送检标本中尿液检出的真株最多。热带念珠菌耐药最高,伊曲康唑的总体耐药率最高,卡泊芬净的总体敏感度最好。ICU继发IC患者预后情况和临床结局相对更差。
周海春邹星宇王俊文郭云云
关键词:侵袭性念珠菌病重症监护室菌种分布耐药性预后
侵袭念珠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侵袭念珠菌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与治疗常被延误,导致其较高的死率。同时,引起侵袭感染的念珠菌种分布也在变化,非白念珠菌所致感染也在增加,致种及其耐药分布的变迁导致临床抗真药物选择的困难。该文对侵袭念珠菌的流行现状、原学特点、常用诊断方法及抗真药耐药进行总结,以帮助临床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实施合理治疗策略。
秦立霞李芳赵会海
关键词:侵袭性念珠菌病念珠菌病抗真菌药耐药性
侵袭念珠菌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侵袭念珠菌(IC)是最常见的真感染,临床诊断困难,伴有极高的发率和死率,给危重症患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带来严重的负担.白假丝酵母是世界上大多数地区IC重点致,但近年来,非白假丝酵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优势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综述了目前IC最新的流行学研究进展,深入探讨IC在高危人群中的流行现状以及致种的变化趋势,以期为IC的诊疗防治提供参考.
康慧赵静雅李定辰陈芳艳林杨轩韩黎
关键词:假丝酵母侵袭性念珠菌病高危人群致病菌流行病学
侵袭念珠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近年来侵袭的发率逐年升高。侵袭念珠菌为最常见的侵袭,其预后差、致死率极高。目前念珠菌感染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培养镜检和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传统培养法耗时长、易污染、敏感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包括二代测序、T2 Candida、PCR技术等,该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特异强等优点,对临床早期精准诊疗念珠菌感染有一定意义。该文总结了侵袭念珠菌现状及分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阎香言王志贤张傲白雪秋
关键词:念珠菌真菌PCR
侵袭念珠菌引物探针、实现方法及检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侵袭念珠菌的引物和探针及其实现方法、检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已获取的各侵袭念珠菌的全基因组数据进行比对,得到侵袭念珠菌的多个保守基因;利用通过全基因组数据比对得到的侵袭曲...
宋营改李亚龙李若瑜
骨形态发生蛋白7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侵袭念珠菌中的用途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侵袭念珠菌中的用途。本发明发现BMP7可作为诊断侵袭念珠菌的一个新...
曹炬 刘梦雪 黎七绮 韩光瑞 赵萍
连接粘附分子样蛋白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侵袭念珠菌中的用途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连接粘附分子样蛋白(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like protein,JAML)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侵袭念珠菌中的用途。本发明发现JAML可以...
曹炬 赵萍 韩光瑞 刘梦雪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快速诊断侵袭念珠菌的方法建立
2024年
目的建立基于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快速检测重症患者侵袭念珠菌感染的方法。方法基于微滴式数字PCR平台建立检测体系,设计四种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滑念珠菌)特异引物探针;(1)对无模板对照(no tmplate contral,NTC)样品进行检测,确定空白限(limit of blank,LOB)范围和阳判断值;(2)通过对阳样本进行稀释,每个浓度梯度各进行10次重复提取检测,确定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范围;(3)重复检测稀释后的样本,确定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范围;(4)对阳样品进行梯度稀释,确定线范围;(5)通过2个高低浓度的阳样本提取检测,进行12次重复测试,计算结果浓度对数值的变异系数(CV);(6)通过具有真培养结果的临床样本进行检测,评估方法可靠度。结果ddPCR检测念珠菌LOB在0~81 copies/mL之间,阳判断值为≥3个阳微滴;LOD为3×10^(2) copies/mL;LOQ为3×10^(2) copies/mL;不同浓度梯度检测线范围是3×10^(2)~3×10^(7)copies/mL,相关系数为:白色念珠菌R^(2)=0.9995、光滑念珠菌R^(2)=0.9989、近平滑念珠菌R^(2)=0.9994、热带滑念珠菌R^(2)=0.999;结果浓度对数值的CV<5%,满足精密度要求;通过检测建立方法初步验证临床标本,结果与临床培养结果一致。结论ddPCR对重症患者侵袭念珠菌感染的检测灵敏度高、重复好,特异高。
何志捷李伟超何铭辉陈晓彤林钊植耀炜
关键词:侵袭性念珠菌病
IL-15Rα在侵袭念珠菌中的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念珠菌是一种定植于30-50%健康个体的皮肤、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中的真侵袭念珠菌(Invasive Candidiasis,IC)包括念珠菌血症、念珠菌深部感染、播散念珠菌等综合征,其死亡率高达40...
刘雨涵
关键词:IL-15侵袭性念珠菌病炎症因子感染免疫
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在侵袭念珠菌中的免疫损害作用及机制研究
背景:白念珠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真血流感染原体,在特定感染条件下可在患者体内侵袭发展,导致侵袭念珠菌(念珠菌血症)。侵袭念珠菌的死亡率高达46-75%,肾脏为受攻击的主要靶器官。三唑类药物被认为是侵袭念珠菌...
刘家宇
关键词:侵袭性念珠菌病肾脏免疫损害

相关作者

李芳秋
作品数:261被引量:676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精子蛋白17 穿孔素 烟曲霉 抗体 易位
史利宁
作品数:139被引量:468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烟曲霉 烯醇化酶 侵袭性念珠菌病 抗体 侵袭性曲霉病
胡毓安
作品数:78被引量:384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烯醇化酶 侵袭性念珠菌病 白念珠菌 抗体 精浆
侯天文
作品数:113被引量:507H指数:11
供职机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研究主题:检出 白念珠菌 耐药性 侵袭性念珠菌病 住院患者
李伟
作品数:203被引量:941H指数:15
供职机构:武警广东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百草枯中毒 烯醇化酶 侵袭性念珠菌病 抗体 男性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