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925篇“ 侵权纠纷“的相关文章
三地“食族人”的商标侵权纠纷
2025年
近日,一域涉及河南、江苏、安徽三地企业围绕“食族人”商标展开的商标权诉讼大战落下帷幕。尽管三家企业同祥注册过包含“食族人”的商标,但最终其中两家企业囡销售“食族人”食品侵犯受害企业商标权,被法院认定侵权并赔偿300万元。河南“食族人”叫板江苏“食族人”河南食族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食”)于2017年12月注册成立,是一家拥有互联网思维的食品品牌企业。其线下销售遍及全国各地,还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线上平台进行销售及推广仅2018年5月至2020年11月销售额就超过5亿元。
何可
关键词:商标权食品品牌食品科技侵权
种业专利侵权纠纷的法律解决机制:现状、挑战与优化策略
2025年
中国种业专利保护机制在促进农业创新和保障知识产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有的专利侵权纠纷解决机制在处理复杂技术纠纷、多方利益冲突及专利审查滞后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本研究系统分析了种业专利侵权纠纷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了优化策略,包括改进专利审查与授权程序、引入创新性法律解决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法律协调等,以提升纠纷处理的效率和公正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完善法律框架和政策措施,中国能够在保护创新与促进市场竞争之间找到平衡,为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宋锦胡伟
关键词:侵权纠纷法律机制专利审查
“搜索提示词”侵权纠纷:算法解释义务与透明度原则
2025年
搜索服务是互联网平台的常见服务类型。当用户在某平台输入搜索词后,平台会根据算法自动生成一系列与搜索词相关的提示词,帮助用户快速定位所需信息。那么,当这些提示词与负面信息关联时,是否会有侵权的风险呢?
丁杰群
关键词:搜索服务互联网平台负面信息侵权纠纷
员工跳槽引发长达6年的技术秘密侵权纠纷,商业秘密应当如何保护?
2025年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4年度十大案件”宣传活动网络投票正式启动。这次参评的案件中,其中一起因员工跳槽引起的“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刘晓
关键词:商业秘密保护侵权纠纷
商标权与字号权相互冲突的判断——以某眼镜公司的商标侵权纠纷为例
2025年
知识经济时代,商家的竞争加剧,利用合法程序进行登记注册,“合法”使用他人注册商标或字号的行为越来越普遍,商标权与字号权冲突也越演越烈。本文以某眼镜公司的商标侵权纠纷为例,为广大从业者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商标权与字号权的相关法律释义商标权是指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包括商标注册人自身的专用权和对他人的禁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于1982年通过,经历1993年与2001年的两次修正,商标权的保护可以说有法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赋予商标注册申请人对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注册商标进行支配的权利,是商事主体彰显个性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商标注册人商标权字号权商事主体注册商标
“境内加工—境外销售”商标侵权纠纷案件的裁判思路及类型化分析
2025年
“境内加工—境外销售”商标侵权纠纷案件的裁判思路和涉案行为模式的法律性质尚待明确。此类案件应适用三阶式的裁判思路进行处理:明确涉案贸易模式是否属于涉外定牌加工;基于行为与效果二分理论,判断涉案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使用行为以及是否导致混淆可能性;适用兜底条款,评估涉案行为是否产生其他实质性损害。通过类型化分析,各类行为模式都构成商标使用行为,但是侵权判断结果不同。实践中应确立“境内加工—境外销售”不侵犯境内商标权的原则,而以“产品出口转内销”“存在关联事实”以及“非涉外定牌加工”为不侵犯境内商标权的例外情形。
李昊
关键词:定牌加工商标侵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纠纷案件地域管辖问题研究
2025年
当前,涉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民事诉讼制度难以满足司法实践需求,大量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纠纷案件集中在大型网络服务提供商所在地,但各地法院在地域管辖问题上认识不统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第一是不同司法解释的适用顺序问题,第二是信息网络传播权相关司法解释的具体适用问题。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纠纷案件地域管辖的确定应当优先适用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在适用该司法解释第15条时,应当在保证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的基础上结合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行为特点作出合理解释,既不能过于宽泛以致当事人随意实施“拉管辖”,也不能过于限缩而阻碍当事人依法选择合适的法院行使诉权。该司法解释第15条中的“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应当被解释为将侵权作品上传至信息网络并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侵权作品时使用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不包括为加速传播侵权作品而使用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CDN服务器的功能在于加速侵权作品的传播,扩大受众范围,其使用可以作为人民法院认定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参考因素之一。CDN服务器所在地应属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结果发生地,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不宜作为案件地域管辖的连接点。在立案审查或管辖权异议阶段,人民法院可以审查涉案管辖连接点是否系当事人临时刻意制造,并采取合理措施规制“拉管辖”行为。
张哲
关键词: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行为地
专利侵权纠纷审判阶段化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专利侵权纠纷“周期长”问题突出,待查明所有涉案事实后作出全部终局裁判的审判模式进一步加剧了漫长诉讼带来的矛盾。从实体审理逻辑出发先行就专利权效力稳定性判断和侵权认定问题组织庭审有利于聚焦攻击防御,并可能在侵权成立前提下促使当事人就损害赔偿金额达成和解。若先行裁判支持原告停止侵害请求,还能显著缩短权利人获得禁令救济的时间。域内外阶段化审判专利侵权案件的程序模式不尽相同,以选择是否适用先行判决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化路径与我国立法和司法现状相适应。针对“先行判决”模式下适用规则供给不足的问题,建议基于专利类型和权利稳定性情况判断部分请求是否达于可为裁判之机并在下判前作裁判独立性审查,可通过基于案情的要件比对决定先行判决与诉中行为保全制度的个案选择并在必要时保障上诉状态中涉禁令判决的执行。
唐雨汉程德理
关键词:专利侵权纠纷侵权认定损害赔偿
网络作品著作权侵权纠纷及救济措施
2024年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作品著作权侵权纠纷日益增多,成为当前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重要问题。网络作品著作权侵权行为具有隐蔽性、低成本和快速传播等特点,给著作权人维权带来了较大挑战。本文旨在探讨网络作品著作权侵权纠纷的现状、类型、认定及相应的救济措施。通过分析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手段和公众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救济策略,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技术保护、加大宣传教育等,以期为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提供有力支持,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黄日丽
关键词:网络作品著作权侵权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个人信息侵权纠纷中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2024年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个人信息传播越来越快速和复杂,个人信息侵权纠纷逐年增加。我国个人信息侵权诉 讼中存在着侵权因果关系认定难、精神损害赔偿支持率低、被侵权人举证困难等问题。本文根据对个人信息侵权归责原 则、构成要件的分析,回应因果关系认定以及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因果关系可以区分为侵权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和侵权 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分别解决侵害个人信息的信息处理行为与个人信息权益被侵害的关系和个人信息权益被侵害与损 害的关系。个人信息侵权的损害赔偿应当包含精神损害赔偿,但是信息安全风险与个人信息主体的焦虑不能认定为精神 损害,并且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不应适用“严重精神损害”的标准,具体赔偿计算方式可以借鉴人身权益侵害的财产损 失数额确定方式确定。
张九如
关键词:个人信息侵权责任因果关系精神损害赔偿

相关作者

祝建军
作品数:126被引量:609H指数:12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研究主题:驰名商标 信息网络传播权 商标侵权 原告 司法认定
陈堂发
作品数:123被引量:276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批评性报道 隐私 互联网 新闻报道 新闻
冯晓青
作品数:449被引量:5,231H指数:40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研究主题:知识产权 企业 著作权法 技术创新 著作权
吴登楼
作品数:27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研究主题:注册商标 地理标志 原告 竞业禁止 离职
张伟君
作品数:68被引量:519H指数:1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专利强制许可 知识产权滥用 TRIPS协议 知识产权 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