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90篇“ 供氮量“的相关文章
油菜机栽毯苗培育的适宜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适宜机栽的油菜毯苗密度大,个体小,抗逆能力差,研究不同肥用对油菜毯苗农艺性状、生理指标以及栽后活棵率的影响,明确油菜机栽毯苗培育的适宜水平。【方法】于2020和2021年份以秦优10号和宁杂158两个油菜品种为试材料,在子叶期喷施0.25 g N/盘基础上,于一叶一心期设置0(不施肥)、0.5、1.0、1.5和2.0 g N/盘共5个肥用处理,播种后30 d测定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机栽后10 d田间调查活棵率。【结果】播种后30 d每盘存苗数的变化范围为627—669,随着水平增加,存苗数呈先增加后降低。不同部位的含率随着肥用的增加逐渐增加,地上部含率高于地下部,碳素含随着水平的增加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地下部碳素含高于对应的地上部碳素含。地上、地下部碳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98—9.69和12.35—16.26,随着水平的增加均表现为下降趋势。随着肥用增加,油菜毯苗株高、单株叶面积、鲜重、干重和水分含逐渐增加,其中以地下部鲜重的增加幅度最大,秦优10号和宁杂158两个油菜品种2.0 g N/盘处理的地下部鲜重平均值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增加幅度分别为106.3%和95.0%。根颈直径和栽后活棵率随着肥用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相同年份和品种试验中根颈直径均以1.5 g N/盘处理最高,不同处理栽后活棵率的变化范围为81.7%—97.1%,以1.0和1.5 g N/盘处理较高,均在95%以上,并且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油菜毯苗培育过程中,在子叶期喷施0.25 g N/盘基础上,一叶一心期喷施1.0—1.5 g N/盘时,机械移栽后每盘存苗数较高,根颈粗、含率和碳比值适宜,栽后活棵率高。
李静钱晨林国冰王龙李亦扬郑经东尤晶晶冷锁虎左青松
关键词:供氮水平碳氮比水分含量
对烤烟冠层分配及光协调性的影响
提高作物光合利用效率是缓解作物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矛盾的重要途径,素在烤烟冠层的垂直分配影响烤烟冠层光协调性进而影响烤烟光合效率,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山东临朐开展了为期两年的肥用试验,设置了8个肥用...
解梦凡
关键词:烤烟叶片发育
对不同强筋小麦品种产、品质及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为明确不同强筋小麦品种的产、品质和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及其与素吸收转运的关系,于2020-2021、2021-2022连续两个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镇东武村试验田开展大田试验,选用9个黄淮海地区主推的强筋小麦...
马静
关键词:供氮量强筋小麦籽粒品质氮素吸收
炭基肥对玉米生长和产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为探究不同炭基肥施对玉米生长及产的影响,以‘郑单958’作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施处理0,135,270,405,540 kg·hm^(-2),研究施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叶绿素、荧光参数、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天津地区炭基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提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结果表明:各施处理较B0叶面积指数均显著提高,随着玉米施的增加,B3处理下的叶绿素含、叶面积指数、最大光化学效率均优于其他处理;各施处理相较于B0玉米产、行粒数、穗粒数、百粒重均有显著提高,当增至405 kg·hm^(-2)时,再增加施玉米产、穗粒数和百粒重不再显著增加,最高分别为10833.25 kg·hm^(-2)、552.19粒和34.73 g;当为405 kg·hm^(-2)时,经济收益最大,为22171.86元·hm^(-2)。综上所述,以炭基肥为源,在施为405 kg·hm^(-2)时是提高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玉米叶面积、经济效益的最佳处理,且玉米产、穗粒数和百粒重不再随着施的增加而显著提高。
闫泽川佟旭楠苏港葛均筑吴锡冬王金龙
关键词:玉米施氮量
对春玉米产素利用的影响
2021年
为探究不同对春玉米产素利用的影响,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水平0,135,270,405,540 kg·hm^(-2),以期为春玉米的减增效提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增至405 kg·hm^(-2),时春玉米产和行粒数不再显著提高,最高分别为10.69×10^(3) kg·hm^(-2),和37.05;但增至270 kg·hm^(-2),时穗行数和穗粒数不再显著增加;而百粒质在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与0 kg·hm^(-2),相比,显著提高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转运,吐丝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23.29%~62.29%和20.91%~49.42%,花后干物质转运、转运率和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显著提高51.62%~162.98%,23.13%~62.07%,25.75%~82.56%;为405 kg·hm^(-2),吐丝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干物质转运与籽粒贡献率有最大值,比135 kg·hm^(-2),显著提高27.76%,23.58%,162.98%,62.07%,82.56%。能显著影响玉米素积累及转运分配效率,条件下玉米吐丝期和成熟期的地上部植株素积累比0 kg·hm^(-2),显著提高39.65%~98.72%,38.90%~83.19%,吐丝期和成熟期的素积累均随增加呈增加趋势,分别在540,405 kg·hm^(-2),达峰值;营养器官素转运随施增加呈增加趋势,增幅26.47%~75.42%,但540,405 kg·hm^(-2),间无差异,比135 kg·hm^(-2),分别提高36.76%~38.70%。此外,施肥处理间素转运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在405 kg·hm^(-2),水平下,春玉米通过提高行粒数、增强干物质积累、素积累能力和转运效率从而实现产突破10.5×10^(3) kg·hm^(-2),,同时素利用率、肥利用率、肥农学效率和肥偏生产力分别达44.53 kg·kg^(-1),26.17%,9.07 kg·kg^(-1),26.4 kg·kg^(-1),实现素优化利用。
王怡针苏港臧凤艳李子芳吴锡冬于美荣
关键词:供氮量干物质积累氮素利用
对潍坊产区烤烟顶部叶片结构及光合能力的影响
肥用能够改变植物叶片组织结构影响叶绿体内CO2的应,进而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针对上述现象,本研究在潍坊烟区开展不同肥用的田间试验,临朐试验点设置4个肥用处理(N1:0kg/hm2、N2:45 kg/hm2、N...
何仲秋
关键词:烤烟光合作用供氮量
文献传递
对烤烟叶片光合特性及光合利用效率的影响
素主要参与了光合作用中的光能捕获、电子传递与羧化反应过程,故烟草叶片中的有效利用与光合密切相关;光合利用效率表示单位素的光合能力,光合利用效率主要取决于光合过程中的分配比例,而如何通过优化分配提高叶片光合特性...
孙志伟
关键词:烤烟供氮量光合效率叶绿素含量
文献传递
不同对水稻土壤无机残留、平衡及产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本文以不施肥试验地设置梯度试验(CK),研究了不同(N140kg·hm^-2、N280kg·hm^-2、N31200kg·hm^-2、N4160kg·hm^-2、N5200kg·hm^-2、N6240kg·hm^-2)对水稻地上部生物累积、素吸收、土壤无机残留和土壤素平衡的影响,可为集约化农田最大化发挥化肥生态效应和优化素管理提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施对水稻生物积累和素吸收利用有明显的影响,与不施对照相比,施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生物浓度、吸增幅分别为31.69%~109.83%、15.08%~103.17%和54.18%?395.24%,其中N4水平增加最大,之后有所降低;素吸收率、素利用率和素偏生产力浓度随施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整体上,土壤剖面无机自上而下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不同施处理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10cm;0?50cm剖面无机随施增加显著增加,其中施在240kg·hm^-2间增加缓慢,施高于160kg·hm^-2后快速增加。从素主要的输入输出项来看,不同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盈余,大部分盈余素均在土壤0-50cm剖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累积。水稻土壤无机吸收随着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浓度达到160kg·hm^-2时达到最大,水稻土壤无机残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水稻有效穗、单株穗、结实率、产和收获指数均随着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浓度达到160kg·hm^-2时达到最大,之后有所降低。以上结果说明素对水稻生物累积和素吸收利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施高于160kg·hm^-2后促进作用有所降低。综合考虑绿肥的农学和环境效应,水稻种植体系中土壤应控制在160kg·hm^-2左右。
张彬魏文武
关键词:供氮量水稻无机氮氮平衡
不同对二月兰产、土壤无机残留及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研究华北冬绿肥二月兰对不同水平的响应特征,确定实现绿肥高产高效的土壤适宜,可为华北集约化农田最大化发挥绿肥生态效应和优化春玉米/冬绿肥轮作体系素管理提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选取多年不施肥试验地设置梯度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对冬绿肥二月兰翻压前地上部生物累积、素吸收、土壤无机残留和冬绿肥季土壤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无机较低(0~90 cm土层15 kg·hm^(-2))条件下,施显著提高二月兰生物和吸.其中,施90 kg·hm^(-2)处理表现最高,绿肥生物(干质)和吸分别为2031.0和42.0 kg·hm^(-2);土壤无机残留随施增加而增加,且在施高于60 kg·hm^(-2)后呈现快速增加趋势;随施增加二月兰生长季的表观平衡表现出由亏缺到盈余的变化特征,在施为60~90 kg·hm^(-2)条件下收支基本平衡.土壤(绿肥播前0~90 cm土壤无机与施之和)与二月兰生物、吸和绿肥翻压前土壤无机的关系可以分别用二次、线性加平台和指数方程进行模拟,依据模型计算二月兰生物最高值(2010 kg·hm^(-2))时的播前土壤和绿肥翻压前土壤无机残留分别是136和78 kg·hm^(-2);而在二月兰吸最高值40 kg·hm^(-2)时,二月兰生物为1919 kg·hm^(-2),相当于最高生物的95%,绿肥翻压前土壤残留无机降低至57 kg·hm^(-2),与之对应的播前土壤为105 kg·hm^(-2),该值与目前华北地区优化施下玉米收获后土壤残留无机推荐含(100 kg·hm^(-2))基本相当.综合考虑绿肥的农学和环境效应,春玉米/冬绿肥轮作体系中二月兰播前土壤应控制在100~105 kg·hm^(-2).
白金顺曹卫东曾闹华高嵩涓高嵩涓周国朋
关键词:冬绿肥二月兰氮平衡
影响砂姜黑土麦田土壤素转化的生物学因素及其对的响应被引量:6
2016年
砂姜黑土是我国典型的中低产田土壤类型,研究其在土壤微生物驱动下的素转化过程及其机制,可为定向调控土壤素转化过程,提高素利用效率并减少其负面效应提科学依据。试验设置0 kg·hm^(-2)、120 kg·hm^(-2)、225 kg·hm^(-2)和330 kg·hm^(-2) 4个,分别于冬小麦越冬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测定小麦根际土壤转化相关微生物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强度和土壤素转化相关酶(脲酶、蛋白酶)活性,土壤净素矿化速率、土壤硝态和铵态的变化,研究影响砂姜黑土麦田土壤素转化的生物学因素及其对不同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素转化微生物及酶活跃时期为拔节到灌浆期,灌浆期之后土壤氨化作用强度、硝化作用强度、脲酶及蛋白酶活性降低;土壤净素矿化速率与土壤素转化微生物作用强度及酶活性的活跃期较为一致,在开花前后达到最高。除脲酶活性随增加持续上升外,土壤素转化微生物作用强度及蛋白酶活性均随的增加,在225 kg·hm^(-2)处理下达到最高,进一步增加至330 kg·hm^(-2),微生物作用强度及酶活性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可见,砂姜黑土土壤素转化的活跃期与小麦需高峰期基本一致,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但由于砂姜黑土中土壤硝化作用强度较低,土壤硝化能力有限,从而降低了素可利用性,且增加了土壤氨挥发损失的潜在风险。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有利于土壤素的转化,但过多(330 kg·hm^(-2))则不利于砂姜黑土能力的提高。
熊淑萍丁世杰王小纯马新明吴懿鑫杜盼于旭昊
关键词:砂姜黑土小麦氮素转化

相关作者

李杰
作品数:88被引量:1,537H指数:26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超级稻 SPAD值 施氮量 不同种植方式
叶勇
作品数:13被引量:114H指数:8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SPAD值 杂交籼稻 水稻 干物质积累 施氮量
冯跃华
作品数:173被引量:1,146H指数:19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施氮量 杂交籼稻 杂交水稻 干物质积累
张山泉
作品数:57被引量:284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旱育秧 水稻 草木灰 机插秧 恶苗病
朱兆良
作品数:96被引量:4,311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研究主题:氮肥 稻田 氨挥发 氮素损失 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