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0篇“ 体育生活方式“的相关文章
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分析——以来宾市为例
2025年
大学生保持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因此了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尤其是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十分必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来宾市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来宾市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相对匮乏,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相对较差,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较为薄弱。建议: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丰富体育生活方式,积极储备体育知识,提高自身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通过保持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章永伟陆海勇经飞跃王奎风陈瀚
关键词:体育生活方式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高校
伊犁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研究
2024年
本研究以伊犁师范大学在校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年级、专业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论:伊型师范大学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总体表现为中等偏上,显示出较强的健康意识和对健美、愉悦追求的趋势;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体育锻炼意愿逐年降低,主要受到学业压力和职业规划焦虑的影响;性别差异显著影响体育生活方式,男生在挑战意愿和学习意愿方面高于女生,反映出性别在体育活动中的不同需求。建议:强化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增加学生参与度,特别是在高年级学生中推广更多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针对性别差异,设计符合男女生特点的体育活动,如为男生增加更多挑战性项目,为女生提供更多健美愉悦型活动;学校应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合理安排学业与体育锻炼时间,鼓励学生平衡学习与身体健康。
张涛杨小银胡思顺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
体育生活方式视角下初中体育家庭作业设计研究
董春燕
民办高职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关系论述被引量:1
2024年
近年来,云南省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不仅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还需要花费较多的金钱。从此种情况看,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体质健康问题,而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也成为了学校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将对云南省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关系展开研究,深入分析云南省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从而有效地增强云南省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
叶兴
关键词:民办高职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体质健康
陕西省汉中市高中教师休闲体育生活方式行为特征的研究
2024年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汉中市高中教师休闲体育生活方式行为特征进行调查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汉中高中教师休闲体育价值观发生显著的变化,从“盆地封闭健康意识”向“多元开放健康意识”转变,体现为高中教师体育价值观由单一的生物健康观向“三维健康观”转变;片面的健康观向“科学健康观”转变;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其次为“农业社会健身休闲意识”向“现代社会健身休闲意识”的转变。第二,汉中高中教师休闲体育行为方式有以下五点特征:时间具有教育职业特征;空间具有汉中山水景色特征;内容具有汉蜀文化特征;组织形式保留了传统文化特征;消费处在较低层次的实物性物质消费特征。
王偲宇栗燕梅
关键词:休闲高中教师
运动回归理性:新时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塑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全民健身背景下国民如何形塑健康生活方式成为重要命题。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社会实践视角切入,搭建“实践场域—实践资本—实践惯习”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究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及其形塑机制。发现,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实践归因联结了学校教育、家庭资本、社会关系与身体价值之四重维度,并且权衡实践中的参与便利性、相对自主性以及较强目的性而形塑个体的发展认知,因此大学生在学校、家庭与社会场域的体育实践形成身体惯习,奠定学校体育传统、家庭体育资源、社会体育活动、自我身体构建的实践基础,进而揭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形塑机制,即基于理性认知的体育实践,让运动回归生活
王春顺乔凤杰
关键词:体育生活方式场域资本惯习家庭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内江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研究
2024年
内江市作为四川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其大学生群体的体育生活方式也备受关注。内江市有大学4所,为内江师范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在校学生人数近4万人,大学生群体体育文化习惯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更为突出。因此,以内江市在校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内江市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探究其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内江市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和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得出以下结论:内江市在校大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需要加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引导和推广;学校体育环境、社会支持、个人兴趣和爱好、家庭环境和健康知识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愿和行为。
张凤娟袁心雨
关键词:体育强国建设体育生活方式
贵州民族地区高职生健康素养水平与体育生活方式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贵州民族地区高职生健康素养水平与体育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2009中国居民健康素养问卷》和《体育生活方式问卷》,对贵州民族地区4所高职院校大一至大三年级146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贵州民族地区高职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2.22%,低于2021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5.40%),民族、专业、生源地、每周锻炼次数、年级是健康素养和体育生活方式共同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民族(OR=0587,95%CI:0.355~0.969)、专业(OR=0.441,95%CI:0.278~0.699)、年级(OR=3.365,95%CI:2.445~4.633)、每周锻炼次数(OR=64.272,95%CI:39.321~105.055)是贵州民族地区高职生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健康技能、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健康素养知识与体育生活方式的愉悦型、挑战型、健美型、健康型、社会型、学习型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贵州民族地区高职生健康素养具备率偏低,与体育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行为培养,提升整体健康素养水平。
李章春孙海波徐永松王定瑜陈健罗俊
关键词:贵州民族地区高职生体育生活方式
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女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研究——以安徽省蚌埠市的五所高校为例
2024年
为了解当前高校女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促使她们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蚌埠市五所高校的女教师的体育观念和体育行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徐峰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体育生活方式体育观念体育行为
贵州民族地区医高专院校医学生锻炼态度与体育生活方式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讨贵州民族地区医高专院校医学生锻炼态度与体育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体育生活方式问卷》和《锻炼态度量表》并结合自行设计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贵州民族地区某医高专院校大一(2022级)和大二(2021级)587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体育生活方式调查显示,性别、年级、生源地影响因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态度调查显示,年级、生源地等影响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体育生活方式与锻炼态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贵州民族地区医高专院校医学生锻炼态度与体育生活方式关系密切,要结合不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和课后体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锻炼态度,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
蓝芬孙海波王定瑜管梦杨张峰
关键词:医学生锻炼态度体育生活方式

相关作者

刘宁凌
作品数:42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上饶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体育生活方式 排球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 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
李晓焕
作品数:54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体育部
研究主题:大学生 生命质量 体育生活方式 体育 体质
杨双燕
作品数:60被引量:245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大学生 高职学生 体育生活方式 高职
韩军生
作品数:46被引量:23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体育生活方式 社区体育 居民体育 小康社会 体育
章小辉
作品数:65被引量:20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研究主题:心理健康状况 战术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 警察体育 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