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4篇“ 体外循环技术“的相关文章
体外循环技术在肿瘤累及心脏大血管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2025年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4月在我院接受体外循环支持下肿瘤手术治疗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40~53岁。继发下腔静脉蔓延至右心房平滑肌瘤手术2例,巨大胸腺瘤手术2例,继发性左心房肿瘤手术1例,其中2例肿瘤组织完全切除。1例术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损伤(行床旁持续肾替代治疗);1例血小板降低,凝血功能异常;2例术后症状(肿瘤造成的严重并发症)得到缓解。术后30天内无患者死亡。术后随访2~27个月,3例发生远处转移(未完全切除),1例肿瘤复发(完全切除)。术前多学科讨论,术中个体化体外循环管理策略,体外循环技术有助于肿瘤完全切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总体预后良好。
刘洁邱雁张慧敏王赞鑫张锐庄贤勉刘海兵张莉莉魏民新
关键词:体外循环技术凝血功能异常术后症状肿瘤手术预后良好
体外循环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2024年
本研究主要分析体外循环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进展,全面概览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以及心内直视手术和体外循环技术的相关内容。深入探讨了体外循环的结构组成、血液动力学监测与体温管理的主要原理,并阐述了体外循环在术前评估、操作要点及其对手术结果的影响。本研究综合分析了近期技术创新,探讨体外循环技术改进如何提升临床效果,并对风险管理与并发症控制提供见解。通过综述评价体外循环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效能,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与技术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景维娜薛晓露马秀英于长辉
关键词:体外循环技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血液动力学监测
体外循环技术在百草枯中毒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024年
百草枯是一种广谱速效除草剂,人误食或故意食用后可发生急性肺损伤,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肾等其他器官损伤。由于其中毒机制未明,且无特效解毒剂,死亡率居高不下。目前认为百草枯中毒患者采用合适的体外循环技术治疗可减轻组织器官损伤,改善患者预后。本综述通过回顾百草枯中毒的体外循环治疗方案,总结体外循环技术在百草枯中毒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早期决策提供参考。
毛丽芳段永春夏佳龙爱亚陈安宝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体外循环血液净化体外膜肺氧合
体外循环技术在A型主动脉夹层产妇救治中的应用
2024年
产妇并发A型主动脉夹层(TAAD)是一种罕见且极度危重的临床紧急情况,亟需紧急手术治疗。由于产后特殊的生理状态、夹层对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的显著消耗,以及体外循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凝血因子大量破坏,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子宫内大出血的高危风险。因此,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实施夹层手术,无疑是一项技术性与挑战性并存的医学任务。体外循环灌注师不仅需要精准掌控体外循环系统的运行,更要对手术过程中的出血与止血情况保持高度警觉。本文深入探讨了TAAD产妇行体外循环技术的操作要点,旨在为临床实践中体外循环技术的应用提供宝贵的参考,以期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的风险。
刘彩霞汪玲易杰覃方芳
关键词:产妇A型主动脉夹层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技术下经心尖室间隔心肌旋切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体外循环技术下经心尖室间隔心肌旋切系统,包括一根经心尖进入心室且内端固定于主动脉口侧壁的一根主撑管,主撑管靠近室间隔肥厚肌块位置有操作窗口,主撑管内套装有带传动机构的旋切刀具,传动机构外端与驱动机构连接...
储勤军刘超董建增
人工智能技术体外循环技术的促进和未来展望
2023年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指一种通过计算机程序和算法模拟人类智能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是使计算机能够执行类似人类的认知和决策过程,从而能够解决并改进人类生活和社会中的各种问题。该技术在本世纪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也成为很多领域的研究热点。笔者曾在2009年出版的《小儿体外循环学》中撰写了“体外循环中的微机应用”章节,其中智能化转流设备的内容就涉及了自动控制等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属于AI的范畴^([1])。
王伟
关键词:人工智能体外循环心肺转流
胸部难治性肿瘤个体化体外循环技术应用策略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胸部难治性肿瘤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个体化体外循环(ECC)技术的实践策略。方法 回顾本中心自2008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ECC下完成的难治性巨大胸部肿瘤15例,收集疾病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术中ECC辅助时间、术后ICU入住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 15例胸部难治性肿瘤患者在ECC辅助下完成了肿瘤的切除手术,其中11例(73.3%)术中完全切除肿瘤组织。肿瘤切除过程中ECC平均转流时间为(94.8±28.5)min。术后平均ICU停留时间为(1.8±0.8)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8.4±4.6)d。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1例患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1例患者发生早期支气管胸膜瘘,1例患者发生严重肺部感染,无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内无患者死亡。共有13例患者术后规律随访(肿瘤完全切除11例,未完全切除2例),3例发生远处转移(肿瘤完全切除1例,未完全切除2例),4例发生局部复发(肿瘤完全切除2例,未完全切除2例)。随访过程中共有4例患者死亡(肿瘤完全切除2例,未完全切除2例)。结论 术前经过缜密的多学科讨论,术中采用个体化的ECC技术策略和体外全身热疗,有助于完全切除肿瘤并获得良好的预后。
沈育美朱蓉英段善州杨文涛陈勇兵陈磊
关键词:胸部肿瘤胸外科手术体外循环个体化治疗
搏动灌注体外循环技术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搏动灌注与非搏动灌注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收治的62例心脏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搏动灌注(pulsatile perfusion,PP)组与非搏动灌注(non-pulsatile perfusion,NPP)组,每组31例。NPP组行NPP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PP组行搏动灌注,分别于术前1 d(T0)、术后3 d(T1)、术后7 d(T2)对患者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采用Z计分法对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进行判定,计算2组POCD发生率。此外,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手术中相关资料以及术后相关事件。结果:PP组CPB中尿量及ICU中尿量均高于NPP组,而停循环期间乳酸值、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滞留时间均低于N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认知功能方面,在T1、T2期间,2组患者各测试项目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1期间,PP组在词汇联想及循迹连线时间方面均明显高于NPP组(均P<0.05);在T2期间,PP组与NPP组在各测试项目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早期POC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搏动灌注CPB技术虽不能改善心脏手术术后患者早期认知功能,但存在潜在的器官保护作用,且缩短了ICU滞留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许程晨杭东元顾达民张科张梦澄
关键词:术后认知搏动灌注体外循环
微创体外循环技术功在精微
2021年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可为心脏手术提供无血的术野,并通过维持有效的血流动力学和充分氧供为各种心血管手术提供保障,使心脏直视手术成为可能。随着临床实践的积累,传统ECC(conventional ECC,cECC)诱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凝血障碍、气体或微粒栓塞、中枢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日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未有求有,既有求善,1996年德国学者Fromes等提出了“微创ECC(minimal invasive ECC,MiECC)”的概念,迄今其临床应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与cECC相比,MiECC有以下特点:①预充量小;②血液接触面积小;③无气-血接触的全密闭系统;④生物涂层;⑤术野出血的隔离;⑥移动性强;⑦更低的抗凝要求。MiECC技术不是仅包含灌注管理技术,它是包括手术、麻醉在内的综合管理策略和理念,MiECC使得ECC期间的灌注更具“生理性”,并尝试将ECC的并发症降至最低。
刘燕
关键词:体外循环微创体外循环心肺转流
体外循环技术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扩大切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下切除侵犯心脏大血管的T4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探讨体外循环在此类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至2015年在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完成的16例体外循环下肺癌扩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5年随访结果。全部手术通过股动脉、股静脉转流建立体外循环,正中开胸完成肺癌组织切除与缺损心血管组织重建。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肺癌扩大切除术,无围术期死亡。平均体外循环时间(67.1±27.9)min,平均升主动脉阻闭时间(39.3±12.3)min。术后1年随访肿瘤复发2例(12.5%),5年随访显示肿瘤复发4例(25.0%)。结论体外循环下扩大切除侵犯心脏大血管的T4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近期及远期效果良好。但此类手术的体外循环技术有其自身特点,应予以重视。
梁宏亮李子林董小超金振晓刘金成魏巍陈涛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扩大切除体外循环

相关作者

李佳春
作品数:128被引量:53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机器人 外科手术 深低温停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庄建
作品数:678被引量:1,763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外科手术
王武军
作品数:260被引量:787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心脏移植 体外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 食管癌
龙村
作品数:498被引量:2,082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体外膜肺氧合 心肌保护 心脏手术 婴幼儿
张希
作品数:189被引量:55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外科治疗 心脏外科手术 感染性心内膜炎 瓣膜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