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篇“ 低速流动“的相关文章
- 变密度低速流动介观数值计算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涉及流体力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密度低速流动介观数值计算方法;包括确定计算区域,划分或读取计算区域中的网格信息、流体参数和控制参数;根据读取的信息开辟数组,初始化计算区域的相应参数,完成后进入时间步循环;设置边界...
- 陈灏 朱炼华 钟豪 王瑞洁
- 逆向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抑制低速流动分离的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是一种能抑制流动分离的高能激励.通过实验和数值仿真的方法调查了等离子合成射流对低速翼型流动分离的抑制.激励器的电极内置在翼型内部,射流孔位于前缘点.流场烟雾粒子浓度分布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均表明逆向等离子体合成射流能推移低速翼型的流动分离点,并提升翼型的升力特性.逆向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推移分离点距离和提升翼型升力特性的能力随迎角的增大而增强.当迎角为16°时,等离子体激励推移翼型流动分离点的距离约占弦长的16.5%,提升翼型升力系数约17.3%.结果表明低速流动中,逆向等离子体合成射流产生的热射流与主流相互作用会形成条带状热结构.条带状热结构具有先导掺混作用,能增强主流与分离剪切层内流体的掺混.而射流主体具有掺混和诱导作用,能诱导分离剪切层的动态重新附壁.条带状热结构、射流主体与主流的相互作用是逆向等离子合成射流抑制低速翼型流动分离,提高翼型升力特性的主要机制.在不同的阶段,条带状热结构的作用和射流主体的作用不同.这种差异性导致它们的耦合性也发生了变化,并使得翼型的升力特性出现了五种典型阶段.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放电参数恒定时,串联阵列式激励器的流动控制效果强于单个激励器.
- 孙志坤史志伟李铮耿玺张伟麟
- 关键词:升力特性
- 低速流动条件下低渗岩心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测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速流动条件下低渗岩心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测定方法,包括将待测岩心称重并测量长度及截面直径;对待测岩心依次抽真空、饱和气体,再抽真空,加压饱和水;在设定温度下,继续饱和水,计算岩心绝对渗透率;饱和油相,驱...
- 徐龙刘子青刘森杨志鸿刘旭王珂李鹏程宫厚健孙海董明哲
- 低速流动下的双层中空板强化蓄热研究
- 2022年
- 为了探索低速流动下黏性的水对日光温室蓄热结构换热的影响,构建低速水流动液膜换热数学模型,以带夹层的双层中空板蓄热系统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推导与数值分析方法,对夹层内完全充满水的数学模型开展研究,验证数值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通过对夹层内存在气水交界面和水层与底板间存在黏性作用液体薄膜数学模型在蓄热过程中的换热量的比较,获得低速水流动下有/无液膜模型中空板蓄热结构的蓄热差别,验证低速流动下水流黏性作用对换热的影响;最后通过建立底面带凸起的强化换热液膜模型,增强低速流动下水的换热能力,提高强化换热效果。研究表明:在水流速度较小情况下,夹层板内呈现气水交接的流动特性,当考虑水的黏性作用,引入液体薄膜流强化换热技术,比无液体薄膜作用的蓄热结构的换热效果增强;在液体薄膜流作用下的圆柱凸台的强化换热结构可进一步提升系统换热能力,且流速越小,其换热效果越强。在6月21日13∶00,天气晴朗,在北纬48°,东经123°,太阳光照在1m^(2)的蓄热面积上。结果显示,当进口速度V_(0)=0.3m∙s^(-1)时,水流出口温升为0.605℃,水层换热量为415.66W。研究结果可为日光温室蓄热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任德志张皓男宫元娟王国峰
- 关键词:强化换热液膜厚度
- 绕椭球的低速流动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理解和预测绕椭球的流动对指导飞行器和潜艇等交通工具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工程意义.近年来,针对椭球绕流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对有攻角下椭球绕流分离的定性描述和定量研究,促进了对三维分离的辨识和拓扑研究.文章对流场特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分离对气动力、噪声、尾迹的影响,以及实验条件对流动的影响.上述定常流动与非定常机动过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非定常机动过程不能作为定常或准定常问题处理,在机动过程中,分离出现明显延迟,气动力出现明显变化.随后介绍了数值模拟在求解绕椭球流动中的进展,当前求解雷诺平均的N-S方程湍流模式仍然是解决绕椭球大范围分离流动的主要工程方法,大涡模拟和分离涡模拟等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受限于计算能力,直接数据模拟只能用于较低雷诺数,在高雷诺数流动中还不适用.非定常机动过程的数值模拟较定常状态,与实验结果的差距要大一些.最后,介绍了对椭球绕流场转捩的研究进展,对T-S转捩与横流转捩的机理和辨识已经较为准确,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但对再附转捩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尤其是迎风面,因此椭球绕流转捩的研究还需要依靠实验.
- 丛成华丛成华毛枚良
- 关键词:椭球旋涡尾迹气动力转捩
- 3×3棒束通道内低速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以去离子水为实验介质,在入口温度为80~100℃、质量流速为O~100kg/(m^2·s)、入口压力为0.1MPa的参数范围内,对棒束通道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质量流速和热流密度对流动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考察不同子通道内的传热特性.根据实验工况选取了Liu—Winterton关系式、Kandlikar关系式、Gungor—Winterton关系式和Chen关系式对棒束通道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系数进行预测,将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对4个关系式的预测结果进行统计评估.结果表明:Liu—Winterton关系式、Kandlikar关系式和Chen关系式的预测结果偏小,其中Chen关系式的预测结果误差最大,Gungor—Winterton关系式的预测结果更加准确.
- 周云龙张超李洪伟杨迪侯延栋
- 关键词:热流密度传热特性
- 微管道内液体低速流动的实验研究
- 2015年
- 研究微尺度条件下的液体流动规律对于高效开发低渗透油气资源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实验研究了低速条件下去离子水和正十六烷在内径分别为18.5 μm、9.6 μm和4.1 μm的石英微圆管内的流动特性。实验结果显示当流速范围在0.01 mm/s^1 mm/s时,微管道内的液体压降与平均流速呈线性关系,微圆管内的实际流动阻力与经典流体力学的层流流动理论基本吻合,该结果说明对于直径大于4 μm的微管道内的牛顿流体流动,固壁不动边界层的影响可以忽略,并没有出现流动阻力随着流速降低而减小的达西非线性现象以及明显的启动压力现象。
- 孙亮郝鹏飞王晓琦金旭李建明
- 关键词:微管道牛顿流体低速
- 高阶精度WGNS格式在低速流动中的应用研究
- 高阶精度格式具有高分辨率、低耗散、低色散等特点,相对于低精度格式它能够给出更加精细的流动结构和更准确的计算结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流动机理、气动声学、大涡模拟和直接数值模拟等科学研究领域。随着飞行器设计指标的不断提升,设计...
- 李松
- 关键词:WCNS数值模拟低速流动转捩
- 高阶精度方法下的湍流生成项对低速流动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基于雷诺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和结构网格技术,采用五阶空间离散精度的WCNS格式,开展了SST两方程模型不同湍流生成项对低速流动数值模拟的计算分析。主要目的是为高阶精度格式在复杂外形上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计算模型包含了低速NLR7301两段翼型和Trap Wing高升力构型,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不同湍流生成项对收敛历程、边界层湍流粘性系数分布、边界层速度分布、压力系数分布、气动特性的影响。在与试验数据对比的基础上,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低速二维流动,不同湍流生成项对收敛历程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对附面层湍流粘性系数分布和速度型影响不明显,不同湍流生成项主要影响主翼前缘的吸力峰值,进而影响升力系数和压差阻力系统;对于低速三维流动,不同湍流生成项对低速流动的收敛特性影响不明显,对翼梢涡的模拟精度有比较明显的影响,进而影响翼梢站位的压力分布和总体气动特性。
- 王运涛孙岩李松李伟
- 关键词:低速流动RANS方程
- 某空腔低速流动噪声风洞试验被引量:8
- 2015年
- 针对某空腔低速流动噪声机理问题,发展并应用了脉动压力风洞试验及相阵列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脉动压力试验是通过离散点测量方法获得空腔内典型测点的脉动压力统计参数及其功率谱密度函数。脉动压力功率谱存在典型的特征频率,从脉动压力功率谱密度函数中提取空腔流动特征频率,相阵列试验针对空腔流动特征频率所对应的声源进行逐一声源辨识及声源强度评估,声源强度随来流的变化关系与脉动压力变化规律相符合。针对某空腔结构的脉动压力风洞试验及相阵列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为空腔流动机理认识及空腔流动噪声控制技术研究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 赵小见赵磊冯峰艾邦成
- 关键词:空腔风洞试验
相关作者
- 李松

- 作品数:36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 研究主题:WCNS 数值模拟 透波材料 气动特性 测试装置
- 邓小刚

- 作品数:181被引量:67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WCNS 高阶精度 湍流模型 激波
- 朱自强

- 作品数:132被引量:807H指数:17
- 供职机构:教育部
- 研究主题:计算流体力学 翼型 EULER方程 N-S方程 机翼
- 李伟

- 作品数:54被引量:7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气动特性 RANS方程 流场模拟 WCNS
- 王光学

- 作品数:85被引量:22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湍流模型 气动特性 WCNS 转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