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篇“ 低密度改变“的相关文章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低密度改变的CT诊断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CT在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低密度改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的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肝脏CT表现,观察肝脏体积的变化,测量肝脏CT值的改变,并作跟踪随访对比.结果 56例中CT显示肝脏低密度改变37例,占66.07% (37/56),肝脏体积增大17例,占30.36% (17/56);全部病例治疗后于1~8周后行CT扫描复查,结果显示23例(62.16%)肝脏密度改变随病情好转而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 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急性胰腺炎对肝脏造成的损害,并对合并的肝脏低密度改变及其转归做出确切的评判,为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增添了新的依据,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杨丽薛永举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低密度改变的CT诊断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通过对急性胰腺炎合并的肝脏低密度改变的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可能的发生机理。方法: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的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肝脏CT表现,采用16层螺旋CT机,重建层厚为5mm。结果:62例患者中,42例CT显示肝脏低密度改变,占67.74%(42/62);在2~20天复查CT,有61.90%(26/42)病例随病情的好转而减轻,其中45.24%(19/42)病例完全恢复为正常肝实质密度,CT值高于脾脏。最早恢复时间为发病后第5天即恢复正常。38.09%(16/42)病例无恢复。结论:多层螺旋CT特别是16层螺旋CT在清楚显示急性胰腺炎胰腺本身及其周围变化的同时亦可对继发性的肝脏低密度改变及其转归做出确切的评判,为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增添了新的依据;结合文献认为急性胰腺炎的肝脏低密度改变主要是急性脂肪肝的形成造成的。
李国栋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血钾 钠 氯致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改变一例
2006年
农杭霖苏达京
关键词:低血钾基底节区
脑外伤后大脑CT低密度改变及其与预后关系
1998年
分析26例重型颅脑外伤GCS<8分者大脑半球CT低密度改变部位,以额、顶叶为著.CT低密度改变与意识障碍呈正用关,其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蒋文旭杜彦李车志豪
关键词:颅脑损伤预后CT低密度改变
CT所见偏头痛大脑白质对称性低密度改变
1992年
偏头痛在前驱期及发作期有多种神经功能障碍已为人所共知,但对发作期病理生理学及脑组织影像学改变了解较少。本文对10例偏头痛头颅CT显示脑白质低密度影报道分析如下。
徐武平闻立斗
关键词:偏头痛脑白质低密度CT
累及多部位的脊柱结核一例
2015年
患者男,19岁,因“反复发热2个月伴胸腰背部疼痛”入院.查体:体温37.3℃,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正常,胸背部轻压痛,腰椎活动轻度受限,四肢感觉活动正常.影像学检查:CT示腰椎、骶椎、左侧髂骨及坐骨、胸椎、肋骨及胸骨多发类圆形低密度改变,边界光整,中央密度较高,部分骨皮质破坏并伴有软组织稍肿胀(图1,2);胸部增强CT示左肺上叶斑片状低密度影,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图3).实验室检查血沉明显增高(75 mmHg,1 mmHg=0.133kPa).患者入院诊断:多发性骨质破坏.恶性淋巴瘤?骨结核?实验室其他相关检查及腹部B超等无异常.
张亮王静成冯新民陶玉平王永祥杨建东张圣飞
关键词:脊柱结核低密度改变胸部增强CT腰椎活动入院诊断腰背部疼痛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常见CT诊断及预后被引量:3
2013年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产科医疗系统采用剖宫产的比例不断提高,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病率有所降,但即便采用剖宫产生育,仍有相当数量罹患此病的新生儿就医,此病也是重要儿科疾病脑瘫的主要前期病变之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常见疾病,是日后脑瘫、智力下、活动障碍、癫痫的主要原因,也是新生儿死亡及神经系统损伤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42例HIE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本病CT影像诊断的重点依据,支持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
罗泽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脑水肿低密度改变CT值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陷症头颅影像学及脑功能监测:1例报告被引量:3
2011年
患儿,男,7 d,因少吃少哭少动2 d,抽搐1 d入院。系第5胎第2产,孕41+1周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3600 g,1 min、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生后吃奶好,生后3 d因出现哭吵不安、激惹及下颌抖动等神经系统兴奋表现,在当地医院曾行头颅CT检查发现双侧额、颞、顶叶均为对称性低密度改变
罗芳陈正马晓路吴秀静施丽萍杜立中
关键词:头颅CT检查脑功能监测缺陷症APGAR评分低密度改变出生体重
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被引量:2
2009年
患者男,60岁,体格检查发现脾占位,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盗汗及乏力、消瘦,触诊: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上腹部CT增强检查示脾内一类圆形肿块,大小约4.5cm×4.2cm,肿块内部密度不均匀,主要呈略低密度改变(CT值为35.8HU),中心见类圆形更低密度灶(CT值24.3HU),大小约1.6cm×1.3cm,肿块与正常脾实质分界尚清;增强后动脉期肿块实质部分可见强化,但强化程度于正常脾,而中心可见不强化的坏死区;
吴江朱虹王中秋孙传金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PET/CT显像圆形肿块低密度改变低密度灶
脑出血张力性血肿的诊断和微创抽吸引流治疗体会
2009年
姜哲三
关键词:张力性血肿脑出血病引流治疗微创抽吸低密度改变进行性加重

相关作者

陆羡
作品数:51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自噬 HL-60细胞 白细胞介素6 肿瘤
陈正
作品数:91被引量:447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 振幅整合脑电图 解脲脲原体感染
王国良
作品数:179被引量:71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胶质瘤 显微手术 癫痫 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
杨建东
作品数:145被引量:948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施丽萍
作品数:171被引量:962H指数:19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早产儿 新生儿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极低出生体重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