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45篇“ 低剂量扫描“的相关文章
CT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重建应用于移植肾动脉血管成像探究
2025年
探讨肾移植术后CTA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重建评估移植肾动脉的价值。方法 选取了2021年-2023年进行肾移植的60例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病人进行了移植肾动脉CTA检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A 组(常规剂量组)30例管电压 120KV,碘对比剂剂量60-70ml,利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技术生成图像,B组30例(低剂量组)管电压100KV,碘对比剂剂量30-40ml,利用IDose4迭代重建技术生成图像;分析以上两组的图像质量,主要包括移植肾动脉CT值、背景噪声(SD)、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容积CT剂量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 dose index,CTDIvoI)、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结果 B组(低剂量组)与A 组(常规剂量组)的移植肾动脉CT值、SD、SNR、DLP、CTDIvo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低剂量组)与A 组(常规剂量组)的图像质量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常A 组(常规剂量组),辐射剂量的是B组(低剂量组)(P<0.05)。结论 CT低剂量扫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在临床评估移植肾动脉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同时还能降患者的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
卢素洁王耀华夏邦传莫春开
关键词:低剂量对比剂移植肾动脉CTA
低剂量扫描结合深度学习重建在超重或肥胖患者胸部CT肺结节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CT(LDCT)应用深度学习重建(DLR)在肺结节筛查中的可行性,并比较其与常规剂量CT(RDCT)-DLR的图像质量和结节检出率。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9月至2023年12月因肺结节筛查接受胸部CT检查的超重或肥胖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5kg/m^(2)104例。所有患者分别进行RDCT(120kV)和LDCT(100kv)扫描,均使用自动管电流调节,并采用深度学习AI算法-ClearInfinity重建(常规剂量CI40%,低剂量CI50%)。记录辐射剂量和结节个数。于T8水平测量纵隔脂肪和右肺下叶肺实质的CT值(HU)、图像噪声(SD)并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由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Likert 4分制对图像及肺结节进行主观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ion秩和检验比较LDCT与RDCT的辐射剂量、客观图像噪声及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04例超重或肥胖患者,男性54例、女性50例,年龄19~84岁,平均(52±13)岁,BMI 25.01~39.06kg/m^(2),平均(27.77±2.64)kg/m^(2)。LDCT的有效辐射剂量显著于RD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853,P<0.001)。平均有效辐射剂量77.86%。两组图像在肺部CT值、肺部噪声、脂肪噪声、肺实质SNR、脂肪SNR及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22、-2.327、-4.785、-2.059、-3.765、-4.013,P<0.05),而在脂肪CT值和肺实质S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CT的图像对比度、图像噪声和肺结节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于RD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7、2.387、5.096,P<0.05),但其主观评分均>3分,满足临床诊断。在结节检出方面,RDCT检出418结节,LDCT检出421个结节,LDCT假阳性率仅为0.72%。结论:在超重或肥胖患者中,结合DLR算法的胸部LDCT在图像质量和肺结节检出率上与RDCT相当,同时显著减少了患者的辐射暴露。
安秀静吴哲姜超李宁万鞠冰王森李东遥田卢峰
关键词:肺结节
噪声指数及体质量指数对儿童胸部CT低剂量扫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噪声指数(NI)及体质量指数(BMI)对儿童胸部低剂量CT扫描的辐射剂量及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拟行胸部CT低剂量扫描的1~10岁患儿689例,患儿BMI 10.62~22.40 kg/m^(2),平均(15.36±3.26)kg/m^(2)。设置5种CT扫描NI(10、15、20、25、30),患儿分别有124例、129例、166例、202例和68例。以14、16 kg/m2为BMI临界值将患儿分为3组,即BMI组(BMI<14 kg/m^(2),175例)、中等BMI组(14 kg/m^(2)~<16 kg/m^(2),283例)、高BMI组(≥16 kg/m^(2),231例)。分析不同NI、BMI对胸部CT扫描的辐射剂量与影像质量的影响,并计算不同组合的合计得分,获得最佳组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5种NI中不同BMI组间患儿CT检查的辐射剂量及影像质量客观参数。结果NI为10和30时,不同BMI组间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以及CT值的标准差(SD)、信噪比(S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I为15、20、25时,随着BMI的增加,CTDIvol、DLP、ED逐渐增大(均P<0.05);而SD、S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BMI组和中等BMI中,NI值为30的DLP和SNR合计得分均高于其他NI值;在高BMI组中,NI值为25时,DLP和SNR合计得分高于其他NI值。在同一BMI组中,影像质量主观评分随着NI的增加而逐渐减。结论对1~10岁儿童进行胸部CT扫描时,根据患儿BMI的不同选择相应的NI,不仅大大降辐射剂量,还能保证其影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余才锋邵长春姜骏丁姜鹏毛莉琳
关键词:噪声指数体质量指数
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良恶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 对比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效能,以及二者在CT征象表现上的差异。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螺旋CT低剂量扫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扫描方式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效能。对比两种扫描方式检出恶性肺结节的CT征象以及形态。比较两种扫描方式的辐射剂量。结果 病理诊断显示,92例肺结节患者中良性结节49例,恶性结节43例;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检出恶性50例,良性42例;螺旋CT低剂量扫描检出恶性49例,良性43例。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扫描方式检出的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分叶征、短毛刺征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扫描方式检出的部分实性结节、实性结节、纯磨玻璃样结节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CTDIvol、 DLP、 ED均显著于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P <0.05)。结论 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于良恶性肺结节的诊断效能与常规剂量相当,但可降辐射剂量,是更加安全的检查手段。
耿然吴丙丙胡凯
关键词:螺旋CT低剂量扫描CT征象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筛查及定性诊断肺微小结节的临床应用
2025年
本研究旨在评估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发现和诊断肺部微小结节方面的实用价值。方法 从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期间在本院的就诊患者中选取了88位确诊为肺部微小结节的病例,并将其平均分配到两个研究组,每组44人。我们让观察组接受低剂量CT扫描检查,而对照组则进行常规剂量CT扫描。研究重点对比了两种检查方式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CT成像质量得分、对肺部结节的发现率、结节性质判断的准确程度、患者受到的辐射量,以及就医者对检查过程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CT图像质量评分(4.25±0.43)分与对照组(4.31±0.3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结节检出率为95.45%(42/44),对照组为93.18%(41/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节定性准确率为90.91%(40/44),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P<0.05)。观察组平均辐射剂量(2.13±0.35)mSv显著于对照组(7.42±1.06)mSv(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45%(42/44),高于对照组的84.09%(37/44)(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的同时,可显著降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在肺微小结节的筛查和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铜霄米磊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低剂量
呼气相低剂量扫描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双气相定量分析
2025年
目的通过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双气相扫描过程中呼气相的辐射剂量,探讨呼气相低剂量扫查方案用于双气相定量CT诊断COPD和定量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10月~2024年3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经临床肺功能检查确诊的67例COPD患者。采用常规辐射剂量[噪声指数(NI)=14]进行第1次呼气相和吸气相扫描,第2次呼气相采用辐射剂量方案(NI=28)扫描,均采用60%ASIR重建。测量图像脂肪组织、肌肉组织、主动脉的CT值及SD值,并计算信噪比。将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CT薄层重建图像导入“数字肺”数据分析平台并进行双气相配准,测量定量参数肺容积、肺气肿体积、肺气肿百分比、小气道病变区域体积、小气道病变区域百分比、呼气相于-910 HU的衰减区的像素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吸气相于-950 HU的衰减区的像素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比较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间扫描剂量、定量CT参数以及图像主观评分。结果呼气相低剂量扫描剂量较常规剂量扫描剂量(P<0.05);两组间双气相配准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呼气相组的图像SD值大于常规剂量呼气相组(P<0.05);低剂量呼气相图像评分与常规剂量呼气相图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气相扫描定量评估COPD患者时,呼气相扫描使用低剂量扫描方案,能够保证定量CT评估结果与常规剂量一致,在满足评估需要的同时显著减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常荷马光明于楠田骞
关键词:低剂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胸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胸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及图像质量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6月张家口市荣军优抚医院收治的180例肺结节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扫描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扫描,观察组给予低剂量扫描。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不同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的诊断效能、扫描图片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低剂量胸部螺旋CT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7.78%、85.29%和89.29%,与对照组常规剂量胸部螺旋CT诊断的93.33%、93.75%和93.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扫描图像质量优良率87.78%与对照组的9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DLP、CTDIw分别为(109.24±40.17)mGy·cm、(2.34±1.06)mGy,均于对照组的(273.46±51.32)mGy·cm、(7.65±1.68)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节的诊断CT诊断中,低剂量胸部螺旋CT的诊断效能高,可以获得与常规剂量扫描相当的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且低剂量CT扫描的辐射剂量明显降,提高了扫描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张富贵李淑娟马爱香
关键词:肺结节CT胸部螺旋CT低剂量扫描
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鉴别诊断肺结节中的临床价值
2025年
探究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鉴别诊断肺结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结节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剂量的CT扫描低剂量扫描,比较两次扫描诊断结果。结果 低剂量组诊断准确率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剂量组CTDIvol、DLP、ED指标均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图像质量高于低剂量组,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用于肺结节诊断,准确率与常规剂量相比无明显差异,且辐射量更
王欢
关键词:螺旋CT低剂量扫描肺结节
64排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小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2025年
探究使用64排CT低剂量扫描鉴别肺部小结节良恶性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在本院接受检查的肺部小结节患者,选出180例患者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都会接受64排CT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或穿刺活检结果作为诊断效能判断的权威依据,比较低剂量和常规剂量CT扫描在鉴别结节性质方面的效能。结果 两种扫描技术在肺部小结节形态分布方面无明显区别(P>0.05);经“金标准”检查落实后180例中结节为恶性和良性的患者分别为124例和56例;两种剂量CT扫描相比,低剂量CT具有更高的剂量长度乘积(DLP)、最小红掘量(MERD)、扫描总电流时间积(mAs)、加权CT剂量抬数(CTDIW)以及更的有效扫描mAs(P<0.05)。结论 对确诊肺部小结节而进行结节良恶性鉴别时应用64排CT低剂量扫描技术不仅在扫描灵敏度和准确度方面有良好的保障,同时安全性有保障。
梁飞
关键词:64排CT低剂量扫描肺部小结节良恶性鉴别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诊断鉴别肺部小结节中的安全性及清晰度的影响
2025年
分析肺小结节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MSCT)低剂量扫描诊断价值。方法 60例肺小结节患者就诊于2023年8月-2024年8月,均行常规剂量MSCT、低剂量MSCT检查。结果 对照病理结果,低剂量MSCT诊断效能指标与常规剂量MSCT无差异,不同形态结节检出率与常规剂量MSCT无差异,P>0.05;低剂量MSCT辐射剂量于常规剂量MSCT,P<0.05;低剂量MSCT成像清晰度评分与常规剂量MSCT无差异,P>0.05。结论 肺部小结节患者接受小剂量MSCT扫描,可减少辐射剂量、提升诊断安全性,且诊断效能、成像清晰度与常规剂量MSCT无差异,高效可行。
姜振杰
关键词:肺部小结节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

相关作者

刘士远
作品数:654被引量:4,875H指数:3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肺癌 CT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MRI
李真林
作品数:341被引量:1,765H指数:2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CT 多层螺旋CT 低剂量
许崇永
作品数:308被引量:1,372H指数:1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CT诊断 CT
吴爱琴
作品数:137被引量:587H指数:1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CT诊断 CT
袁元
作品数:85被引量:460H指数:1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低剂量 低剂量扫描 医学影像技术 X线计算机 图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