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3篇“ 伦理批判“的相关文章
《资本论》内蕴的生命伦理批判
2024年
从关涉生命境况、生命目的与生命价值的生命伦理之维解读《资本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另一条重要线索。厘清这一线索,从逻辑起点与生成条件出发,探析《资本论》内蕴的生命伦理批判,通过对实然的批判与应然的揭示,可概述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积累导致的“两极性”是造成无产阶级生存困境的直接原因;工人之于资本家只是其畸形短命的“生命资本”、人格化的“劳动时间”以及驯顺的“人身材料”;生命生存质量决定生命伦理样态,对生命本体的尊重与肯定是生命伦理得以张扬的逻辑前提;拜物教是对生命伦理的物化与消解;无产阶级革命是生命伦理得以有效保障的根本途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生命伦理的最高旨归。
杨静丁华钟
关键词:《资本论》生命伦理
算法主义的伦理批判被引量:2
2024年
ChatGPT类大模型掀起了一轮新的智能革命。这场技术革命之下涌动着一股算法主义的思潮观念或意识形态。算法主义以万物皆算法、算法是认知的基础、算法是价值评判的新标准等为强纲领,引发了对人的价值颠覆,即人的价值让位于算法的价值。算法主义的理论主张不仅与人文精神相悖,其价值预设还存在严重谬误,可能造成对人的自由意志威胁、人性和社会责任的忽视。为了避免技术对人的颠覆,必须持续思考在人机关系中如何保障人类的主体性地位,走向以人为本的算法伦理
胡晓萌
关键词:经验论以人为本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伦理解读——兼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伦理批判被引量:4
2024年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学的重要命题。在现代社会资本逻辑的统摄下,人和自然间难以形成真正稳固的生命共同体,人类社会面临愈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尽管当代西方绿色思潮为消解生态困境提供了不同的批判进路,但囿于资本逻辑的窠臼,未能从根本上触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悖论”产生的伦理根基。习近平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价值理念,蕴藏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三层意涵,从“伦理根基”“伦理话语”和“伦理目标”三重维度出发,为超越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价值观,开辟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提供了新理论、新思维和新方法。
周岳
关键词:生态伦理资本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工作伦理批判及时代价值
工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工作伦理的看法不尽相同。本文所要研究的现代工作伦理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围绕“工作”这一社会机制产生的一系列伦理规则。虽然马克思没...
唐婷
关键词:异化劳动休闲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的“平民”概念及其政治伦理批判
2024年
在马克思恩格斯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平民”是一个跨越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的阶级范畴。在不同的文本中,“平民”概念之所以成为客观呈现阶级社会及其意识形态斗争演变的重要视角,是因为平民既不是农民也不是市民,而是一种前工业社会接近无产者的群体及其存在状态。在古代社会,作为没有完整身份的被压迫群体,平民本能的反抗行动和平等主义诉求,推动着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不断向世俗的政治演进。在近代社会,由于松散的阶级状况和尚未统一的阶级意识,平民被资产阶级在政治解放中进行了组织和利用,平民的政治伦理被资产阶级接管并且进一步理论化为更具普遍性的意识形态。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平民”仍然是能够有效描述流氓无产者或者流氓无产者心态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比哈特与奈格里的“诸众”更清晰,而且更能够在阶级社会演变的完整线索中找到其内涵演变的历史动力。
包大为
关键词:平民政治伦理平等主义意识形态
保守视阈下的转型正义:游戏《原神》的叙事伦理批判
2024年
论文探讨了电子游戏《原神》中的叙事伦理,特别是其在保守主义视阈下对后殖民理论的运用和对转型正义的表现。通过引入叙事伦理批评框架,文章分析了叙事伦理批评方法运用在游戏研究中的可行性,并进一步讨论了游戏中的互动性如何增强叙事体验,以及玩家/作者之间的主体间性在虚拟环境中如何反映现实世界的伦理观念。文章以《原神》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游戏叙事中权力动态,特别是在后殖民叙事的背景下对男性主体的重建,以及二次元文化中的保守主义倾向。
张成
关键词:电子游戏叙事伦理后殖民
儒家文化对医助自杀的伦理批判
2024年
从儒家立场看,不同角色对医助自杀有差异化的伦理考量。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儒家不支持自杀作为一种权利;从家属的角度来看,儒家不认为医助自杀更有利于维护患者尊严;从医生的角度来看,支持医助自杀不仅有悖于医学的初衷,而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总之,儒家在医助自杀上总体倾向于否定态度。
郭凡凡张婧杨放
关键词:儒家尊严医德
理想对话情景能否在互联网中重建——基于齐泽克对哈贝马斯沟通伦理批判视角
2024年
何以祛魅网络公共空间的话语乱象,是西方当代诸多学者极为关注并对此进行了诸多论辩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哈贝马斯等学者试图通过沟通伦理营造理性和谐的网络公共空间环境,而这一理论尝试却遭到了齐泽克的批判,齐泽克认为其关于语言、主体及共同体规范等内容存在理想化的缺陷。由此,齐泽克提出了基于主体欲望负责的伦理规范来解决网络公共空间话语问题。事实上,当代社会更需要基于主体责任的沟通伦理来解决网络语言、网络交往行动、网络群体规范等方面的问题,以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建设和谐的网络文化。
程宏燕张陈杰
关键词:哈贝马斯
马克思空间伦理批判思想的三重维度
2024年
人类社会是一部时间史,也是一部空间史。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空间的实践者。立足历史唯物主义,人类解放的终极价值始终贯穿于马克思批判哲学之中。马克思全景式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阶级、劳动、空间、伦理等多元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对异化劳动的批判中构建起劳动者的身体伦理;在对城市空间生产的批判中剖析出城市社会伦理关系的资本本质,提出关于未来共产主义城市社会伦理的构想;在对世界市场的反思中拓展出人类视野的全球空间伦理。分析马克思空间伦理批判思想,对于新时代中国的空间善治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家丽
关键词:城乡对立
日常伦理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列斐伏尔的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列斐伏尔将马克思哲学中的劳动异化思想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中的商品拜物教理论贯穿起来,将其改造成为一门激进的、革命的、理想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并在日常生活批判的框架下形成了其特有的伦理观念。在这种伦理观念之下,列斐伏尔通过城市理论、空间正义以及现代文化革命学说具体地展现了日常生活中伦理秩序与道德观念的规范和运用。总体观之,列斐伏尔的伦理思想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建构出来的。在各个阶段的理论当中,列斐伏尔都将伦理学的讨论融合到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当中,其意义正是发现那些深藏在日常伦理秩序之下的人性潜能和道德追求。
张丹
关键词:日常生活批判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相关作者

邓明波
作品数:25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服装学院
研究主题:恐怖主义 生态文明 创业型人才 伦理 民办高校大学生
邓志伟
作品数:27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弗洛姆 异化 音乐 伦理 人道主义
马小朝
作品数:69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中西悲剧精神 中西 悲剧精神 喜剧意识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王金礼
作品数:18被引量:177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新闻 媒介 新闻伦理 思想史 跨文化传播
匡促联
作品数:45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理工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道德 马克思主义 德育 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