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探讨中国与全球范围内职业噪声汇总暴露值(summary exposure value of occupational noise,SEV)对听力损失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的影响,并对未来5年的趋势进行预测,为下一步减轻职业噪声危害对健康的负面影响提供思路。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为1990年至2021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数据库中(SEV)与35~39岁中国与全球人口听力损失造成的DALYs。分别对中国和全球上述两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分析;利用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movingaverage model,ARIMA)模型,预测未来5年的职业噪声SEV和因职业暴露导致听力损失造成的DALYs的变化情况。结果1990年以来,在我国35~39岁人群中,因听力损失造成的DALYs自波动上升至顶峰2005年462844人年后波动下降,2021年为388843人年;全球数据显示出持续和显著的增长,整体高于中国水平,且二者差距逐渐增大;二者的增长趋势变化比较,存在相关关系(r=0.495,P<0.05)。因职业噪声暴露导致35~39岁人口听力损失的DALYs,在我国呈缓慢但持续的下降趋势;而全球的数据有所增加,一直高于中国且有增快趋势;二者变化的趋势相似(r=0.536,P<0.05)。根据时间序列分析得到,中国职业噪声SEV水平从1990年的16.59逐渐降至2026年的预计15.66,反映出对职业噪声进行控制防护,其措施的实施效果有效。全球数据从1990年的11.81缓慢上升至2026年的预计11.94,表明职业噪声控制可能不如中国有效,或者在某些地区的情况有所加剧。因职业暴露导致听力损失造成的DALYs,中国2021年为132239人年,预测2026年为135408人年,表明虽然有努力控制职业噪声,但疾病负担未有明显下降趋势;全球从1990年的305000人年增长至2021年的507492人年,并预计在2026年达到528843人年,听力损失问题更为严重。结论自1990年以来在35~39岁人群中,中国在职业噪�
[目的]分析中国1990年和2019年不同年龄人群的主要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和变化情况。[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分析中国不同年龄组人群1990年和2019年主要恶性肿瘤的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变化,并利用贡献分解分析方法分析总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和年龄别死亡率变化对主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的贡献。[结果]2019年中国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和DALY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与1990年相比,2019年80岁以下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和DALY率均有下降,80岁及以上人群死亡率有升高。不同年龄人群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不同,1990年和2019年白血病均是1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主要死亡原因,其次为脑及中枢神经肿瘤。2019年肺癌位居中国5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死亡首位。相比较于1990年,2019年肺癌的DALY率在70岁及以上人群中明显上升,结直肠癌的DALY率在15~69岁年龄段人群中明显上升。与1990年相比,恶性肿瘤死亡数增加86.1%,其中总人口的增长贡献20.2%,人口老龄化贡献了114.2%,而年龄别死亡率降低减少了48.3%;2019年恶性肿瘤DALY数上升了49.6%,其中总人口增加贡献了20.2%,人口老龄化贡献了83.7%,而年龄别DALY率降低减少了54.3%。人口老龄化对前列腺癌、膀胱癌死亡数和DALY数上升的作用最明显,年龄别死亡率降低对肝癌死亡数和DALY数的下降作用最为明显。[结论]1990年至2019年中国不同年龄恶性肿瘤的死亡和疾病负担整体在下降,但是人口老龄化加重仍带来部分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增加。应有针对性地实施恶性肿瘤防治措施。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区居民肝癌的伤残调整寿命年及其变化趋势,为肝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2—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肿瘤登记数据,估算该地区居民肝癌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伤残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用于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02—2019年长宁区肝癌的DALYs、YLLs、YLDs分别为50080人年、48165人年和1915人年。早死是长宁区肝癌负担的主要原因。DALY、YLL、YLD粗率分别为458.58/10万、441.05/10万和17.54/10万。45岁及以上疾病负担占所有DALYs的90.6%,主要集中在45~69岁,男性疾病负担大于女性。男女合计标化DALY率(AAPC=-4.18%,P<0.05)和标化YLL率(AAPC=-4.36%,P<0.05)整体呈下降趋势,标化YLD率(AAPC=0.46%,P>0.05)保持稳定,且不同性别的变化趋势与整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上海市长宁区肝癌的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重点防治对象主要是男性和中老年人群,仍需加强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进一步降低该地区的肝癌疾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