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5篇“ 伤害性感受“的相关文章
伤害性感受监测在麻醉中的应用
2025年
随着舒适化诊疗理念及加速康复外科的提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患者对镇痛药物的敏感与对疼痛的耐受能力存在个体差异,精准的痛觉监测维持理想镇痛程度对于提高手术麻醉安全和患者舒适度至关重要。文章概述了目前主要的术中伤害性刺激及镇痛水平的客观监测方法,旨在为日后开发及应用能够评估患者伤害性刺激水平的理想监测手段提供参考依据。
张麟临李英宁王国林
伤害性感受器与免疫系统在疼痛中交互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伤害性感受器广泛分布于身体的不同部位,以检测有害刺激并传递疼痛感受,伤害性感受器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近年来备受关注。免疫细胞和炎症因子促进了伤害性感受器的激活和痛觉传递,反之,伤害性感受器也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二者之间的平衡有利于机体在伤害性刺激和感染的情况下进行自我保护。此外,这种神经-免疫的互作也可能是痛觉过敏与炎症并存以及互相促进的基础。该文对不同部位的伤害性感受器与免疫系统的互作在疼痛中的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开拓疼痛治疗的新策略提供思路和理论基础。
李雅莉司绍梦韩方龙辛悦阳徐卉
关键词:伤害性感受器免疫疼痛炎症
电针对急心肌缺血大鼠“心俞”穴区伤害性感受器P2X3、TRPV1、SP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电针对急心肌缺血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心俞(BL15)”穴区嘌呤能受体P2X3、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member 1,TRPV1)、P物质(substance P,SP)伤害性感受器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的方法制备大鼠急心肌缺血模型。造模完成后电针电针组大鼠双侧“心俞”穴,连续3 d。采集大鼠各阶段心电图,利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结构。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左侧“心俞”穴区P2X3、TRPV1、S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电图ST段明显偏移、T波振幅增大(P<0.01),心肌病理损伤严重,“心俞”穴区P2X3、TRPV1、S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ST异常偏移被纠正(P<0.05),电针组大鼠心肌病理损伤减少,“心俞”穴区P2X3、TRPV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SP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mRNA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急心肌缺血大鼠“心俞”穴区P2X3、TRPV1、SP伤害性感受器发生活化,电针改善大鼠心肌缺血与抑制“心俞”穴区P2X3、TRPV1、SP伤害性感受器有关。P2X3、TRPV1、SP伤害性感受器可能是传递电针刺激信号的重要物质。
邓雅方胡颖许金森万隆罗来董亚琴
关键词:急性心肌缺血伤害性感受器
腰痛患者异常伤害性感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1]。但随着疼痛的慢化发展,疼痛感受与组织损伤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逐渐减弱[2]。以慢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为例,患者肌肉骨骼损伤的程度常与他们的主诉不成比例,提示伤害性刺激与伤害性感受之间失衡,即存在异常的伤害性感受[3—4]。这极大程度降低了腰痛患者的诊疗质量,造成严重的药物、手术滥用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5—7]。
高真刘红李雅萍陈晓琳江征
关键词:肌肉骨骼损伤伤害性感受慢性化伤害性刺激疼痛感受腰痛患者
睡眠纺锤波在全身麻醉伤害性感受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由于全身麻醉状态下患者的伤害性感受存在显著个体差异,且围术期伤害性感受的监测仍缺乏客观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因此如何客观量化全身麻醉中伤害性感受程度,已成为麻醉学科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脑电图(Electroence...
王雅枫
关键词:伤害性感受脑电图全身麻醉丙泊酚
ASH与ASK神经元在线虫伤害性感受与行为适应中的调控机制
动物对伤害性刺激的感受与适度响应对其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至关重要,这一过程是通过多种神经可塑机制改变神经元和神经环路的活来实现的。已有的研究多局限于描述动物是否能感受特定的伤害性刺激,而对伤害性感受的动态可塑机制...
吴晶晶
关键词:秀丽线虫伤害性感受
电针对急心肌缺血大鼠心俞穴区伤害性感受器P2X3/TRPV1/SP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急心肌缺血(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大鼠心功能及左侧心俞穴穴区P2X/TRPV/SP伤害性感受器的影响,从伤害性感受器的角度探讨穴区反应与针刺效应的关系。方法1.分组与...
邓雅方
关键词:急性心肌缺血伤害性感受器心俞穴
Annexin A1调控TRPV1离子通道介导抗伤害性感受的外周机制
背景:膜联蛋白A1(ANXA1)在1980年代由Francoise Russo Marie和Rod Flower首次鉴定,属于膜联蛋白A超家族成员。ANXA1与细胞膜上甲酰肽受体2(FPR2)结合后,介导ANXA1在细胞...
张玉芬
关键词:伤害性感受
心率变异分析用于右美托咪定辅助下低阿片化麻醉术中伤害性感受的评价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低阿片化麻醉(opioid-sparing anesthesia,OSA)的辅助作用,及其对术中和术后的影响;此外探讨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
李萌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系统伤害性感受
初级感觉神经元STING通过IFN-Ⅰ信号通路控制伤害性感受
2021年
天然免疫调节因子STING是机体响应自身和病原微生物DNA的关键感受器,能够通过诱导IFN-I和其他细胞因子来促进机体免疫细胞对病原体和肿瘤细胞进行清除,因此STING激动剂已成为癌症免疫治疗的辅剂。疼痛由外周伤害性神经元传导,能够提醒机体潜在伤害性刺激(包括病原微生物和癌细胞)的存在,促使机体提前采取防御措施。杜克大学纪如荣教授团队研究发现STING是伤害性感受的关键调控因子,主要通过调节伤害性感受器中的IFN-I信号来发挥功能。缺失STING或者IFN-I信号的小鼠有痛敏反应,并且伤害性感受器的兴奋增强。相反,在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鞘内激活STING能产生强烈的镇痛作用,并快速抑制小鼠、猴子和人类伤害性感受器的兴奋,进一步的研究发现STING的镇痛作用受IFN-Is控制。该研究揭示了STING-IFN-I信号轴是生理条件下伤害性感受形成的关键因素,并有望成为治疗慢疼痛的新靶点。
周斌(译)韩清见(校)Donnelly CRJiang CAndriessen AS
关键词:伤害性感受免疫调节因子伤害性刺激生理条件

相关作者

李云庆
作品数:464被引量:1,073H指数:14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
研究主题:脊髓背角 人体解剖学 脊髓 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 神经元
杜剑青
作品数:46被引量:138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研究主题:大鼠心脏 电刺激 肌电 伤害性感受 躯体
王亚云
作品数:83被引量:296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受体亚型 人体解剖学 脊髓背角 5-HT MRNAS
刘晓华
作品数:26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大鼠心脏 伤害性感受 孤束核 躯体 下行性
武胜昔
作品数:186被引量:473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受体亚型 小鼠 MRNA 脊髓背角 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