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6篇“ 传统诗词“的相关文章
-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诗词的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
- 2025年
-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诗词的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对传播生态的深入剖析揭示了新媒体环境的技术驱动特性,而传统诗词的传播则受限于旧有方式,并且正面临受众群体的缩减和文化传承的断层问题。然而,新媒体同样为诗词传播开辟了新的渠道,创新了传播模式,并且丰富了内容的表现形式。在构建策略体系方面,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整合和优化诗词资源,创新内容的表现手法,拓展社交互动策略,并致力于提升受众的诗词数字素养。为了确保这些措施的可持续性,需要打造沉浸式的体验空间,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活动,并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以及技术安全保障等手段,推动传统诗词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有效传承与广泛弘扬。
- 李稳
-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诗词
- 传统诗词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价值与实施路径
- 2025年
-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市场需求对艺术设计专业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面临的课程知识结构单一、学生人文素养缺失、专业文化传承断层等各类问题和教学困境,通过挖掘传统诗词蕴含的教学价值、育人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将传统诗词中蕴含的社会传播功能、内在章法结构、形式审美规律和语言创意手法融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为完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性建设提供有效的路径和参照。
- 彭嘉骐
- 关键词:传统诗词艺术设计
- 语图关系、视觉类型和学理依据:语图视觉互仿中的传统诗词图形图案
- 2025年
- 在中国文学与图像关系语境中,语图互仿是沿着两条路径进行的,在主题、内容等之外,还有一种视觉形式上的相互模仿,最为典型的就是传统诗词图形图案。在传统诗词图形图案创造中,既不是先有语象文本,然后“外化和延宕”出另一种图像文本,也不是先有图像文本,然后“外化和延宕”出另一种语象文本,而是语象文本的文字、主题和内容没有改变,只是文字连缀和排列的视觉形式、造型直接变成“图形图案”,图像文本也就是变换了排列形式和阅读方式的语象文本,两者合一,呈现语图不二特征。传统诗词图形图案的类型可整列为物形、回文和神智体三大类,其学理依据可以从哲学、文字学、诗学和视觉原理四方面来诠解。
- 李丛芹
- 关键词:学理依据
- 高校美育视域下传统诗词楹联的文创转化
- 2025年
- 高校美育视域下的诗词楹联文创转化,既是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探索,也是融入与实现美育功能的探索。文创转化的题材选取、美育内涵的价值提升、文化阐释的话语融合、视觉表达的审美突破这四个策略的综合运用,能起到指导创作方向、提升成果品质的作用,让创作者与作品受众从审美体验中形成情感连接和价值认同。而从实际案例的创作过程来看,要实现最佳的转化效果,必须以团队成员的知识储备、文化品位、设计水平乃至创新能力为支撑。
- 王璇刘思源徐远超
- 关键词:诗词楹联高校美育
- 传统诗词在服装设计中的艺术表现与应用研究
- 2025年
- 中国传统诗词是中国文化瑰宝,是极具艺术价值的宝库。文章分析了传统诗词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从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设计实践等方面挖掘传统诗词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了如何将诗词艺术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服装作品。
- 李云
- 关键词:文化内涵审美特征设计实践
- 中华传统诗词文化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创新推广模式探讨
- 2025年
- 中华传统诗词文化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记忆与人文精髓,其于青少年教育领域的传承与创新推广,已成为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探寻贴合青少年心理与时代需求的创新推广模式,让诗词穿越时空,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发芽,不仅关乎文化传承的薪火相继,还能为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注入源源不断的养分,助力其成长为兼具文化底蕴与现代视野的新时代栋梁。基于此,研究深入探讨中华传统诗词文化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创新推广模式。通过对中华传统诗词文化价值的深入剖析,结合当下青少年教育现状,从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实践创新等多个维度提出创新推广策略,并详细分析成功案例,阐述实施路径与建议,旨在为提升青少年对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认知与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 孟现玉
- 关键词:青少年教育
- 论当代传统诗词创作的守正创新
- 2024年
- 传统诗词创作的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正”与“新”是相辅相成的。传统诗词创作守正创新必须遵守民族语言的美学原则,必须追求全兼全顾的整体诗意,必须把握当今时代的脉搏跳动,必须培养年轻一代的创新精神。
- 刘晓勇
- 关键词:传统诗词
- 数字化背景下传统诗词:数字技术与融合创新的协同思考
- 2024年
- 传统诗词向数字转换是深化“第二个结合”的精神力量源泉,特别在Chat GPT公布后激起了传统与现代讨论的新高潮,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学习生活。深入挖掘经典诗词的文化资源,通过“多进路数据框架”、创意融合的“链式思维”、从“文学画面”到“数字写实”整合创新的动态融合模式,由“数据集成”到“交互演绎”,搭建多媒体的超文本框架让文本中的资源“活起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链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线索。
- 陈安民
- 关键词:数字技术数据集成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传统诗词融入课堂的价值探析
- 2024年
- 高校开设的《中华文化导论》课程内容中,多用中国古代诗词精品来穿针引线,通过展现诗词精品中的爱国情怀、审美价值、文化底蕴、理想信念等,将课程思政巧妙融入进去,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媒介技术,从培养目标、课程建构、教学方法、融入路径、评价反思等多方面进行有效创新,从而推动中华传统诗词精品成为课程思政的优秀载体。
- 马慧茹
- 关键词:中华文化爱国情怀
- 中国传统诗词元素在皮革制品中的创新应用探索
- 2024年
- 传统诗词元素在皮革制品设计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而且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适配性。首先,设计师需要从设计元素的提取与转化、诗词文化创意设计的构思、工艺技术的实现与提升三个层面把握诗词文化的转译路径。其次,设计师可以从解构与重构、抽象与具象的结合、色彩与情感的映射、空间与时间的延展、交互式与动态设计、模块化与可定制设计等多个方面探索传统诗词元素的应用方法。最后,具体的设计实践案例证明了传统诗词元素应用于皮革制品的可行性。设计师应重视传统诗词元素在皮革制品设计中的应用前景,积极探索新的设计语言,为消费者提供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皮革制品。
- 徐进
- 关键词:传统文化诗词文化元素皮革制品包袋
相关作者
- 李遇春

- 作品数:265被引量:460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旧体诗词 旧体诗 小说 长篇小说 文学
- 刘梦芙

- 作品数:45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综论 诗词 词坛 文廷式 爱国情怀
- 王志华

- 作品数:14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
- 研究主题:传统诗词 三晋 当代诗词 晋文公 中国传统文化
- 芃夫

-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研究主题:传统诗词 《原罪》 坚守 新文学 现代小说
- 彭嘉骐

- 作品数:34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套件 工匠 高职教育 课程 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