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2篇“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相关文章
高压氧联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颅损伤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研究
2023年
探讨高压氧联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颅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颅损伤患者60例,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帮助下将其平均分为各含30例患者的观察组(采用高压氧联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颅损伤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安全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习立强
关键词:高压氧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BMSCs联合EPO治疗大鼠急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h BDNF)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急脊髓损伤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病毒转染h BDNF基因到BMSCs后,将80只脊髓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S组(在脊髓损伤前1 d腹腔注射相同量的生理盐水)、EPO组(在脊髓损伤前按照5 000U/kg给予EPO)、联合组(脊髓损伤前给予5 000 U/kg EPO,损伤后在受损脊髓中点及受损中点上下5 mm中注入BDNF基因转染的BMSCs各5μl)和BDNF/BMSC组(脊髓损伤前腹腔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脊髓损伤后在脊髓中注入20μl BDNF基因转染BMSCs)。采用BBB法进行运动能力评分,PCR以及Western-blot法对脊髓BDNF基因及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较其他3组,联合组在脊髓损伤(SCI)早期与晚期对运动能力恢复效果最为明显,联合组在7 d、14 d、21d、28 d BDNF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基因修饰的BMSC移植联合EPO治疗可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的修复,这可能与促进脊髓损伤处BDNF的表达有关。
沈哲郭伟壮杨欣建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脊髓损伤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自组装多肽水凝胶的生物相容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hBDNF)基因修饰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MSCs)在自组装多肽水凝胶中的生物相容。方法前期的研究中我们成功了构建重组腺病毒介导以hBDNF为目的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为标志基因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hBDNF-rMSCs)。本研究中我们将hBDNF-rMSCs分别与不同水凝胶共培养,实验分组:hBDNF-rMSCs+完全培养基(对照组);hBDNF-rMSCs +RADA16水凝胶组(RADA16多肽组);hBDNF-rMSCs+ RADA16-PRG水凝胶组(RADA16-PRG多肽组);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法测共培养后1、3、5 d细胞增殖水平;噻唑蓝(MTT)法测共培养后1、3、5 d细胞代谢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时点的hBDNF-rMSCs在RADA16-PRG水凝胶中的细胞BrdU掺入率及细胞代谢率显著增加(细胞BrdU掺入率Pd1=0.000,Pd3=0.001,Pd5=0.000;细胞代谢率Pd1=0.002,Pd3=0.019,Pd5=0.001),不同时点hBDNF-rMSCs在RADA16水凝胶中的细胞BrdU掺入率及细胞代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BrdU掺入率Pd1=0.138,Pd3=0.063,Pd5=0.137;细胞代谢率Pd1=0.240,Pd3=0.078,Pd5=0.054);与RADA16水凝胶组比较,不同时点的hBDNF-rMSCs在RADA16-PRG水凝胶中的细胞BrdU掺入率及细胞代谢率显著增加(细胞BrdU掺入率Pd1=0.002,Pd3=0.004,Pd5=0.000;细胞代谢率Pd1=0.002,Pd3=0.019,Pd5=0.004)。结论hBDNF基因修饰rMSCs与自组装多肽RADA16及功能化RADA16-PRG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hBDNF-rMSCs在功能化RADA16-PRG自组装水凝胶中具有更高的细胞增殖及代谢水平。
罗鸿斌林建华许昌声王长昇陈鹏
关键词: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骨髓间质干细胞水凝胶生物相容性
siRNA干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对U251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应用特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小干扰核糖核酸(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mall interfering RNA,BDNF-si RNA)下调U251细胞中BDNF表达,观...
孔祥铨
关键词:SIRNABDNFU251凋亡
一种以Pro-BDNF的形式制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Pro-BDNF的形式制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方法。工合成pro-hBDNF序列后克隆入载体得到含有pro-hBDNF的重组载体;再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得到工程菌;包涵体表达;包涵体的复:包涵体裂解...
张文宇阮卡章永垒陈星黄奋飞白羊陈胜亮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营养素3真核双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背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营养素3(Neurotrophines-3,NT-3)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病毒载体临床应用存在安全隐患,利用真核表达载体表达蛋白为解决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目的:构建双基因共表达载体pIRES2-BDNF-NT-3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BDNF和NT-3基因核心序列是通过直接PCR的方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基因组DNA中获取。然后将BDNF的cDNA片段插入到pIRES2-EGFP多克隆位点构建pIRES2-BDNF-EGFP载体,随后将NT-3 cDNA片段以替换EGFP的方式插入pIRES2-BDNF-EGFP中,最后构建成为含有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pIRES2-BDNF-NT-3双基因共表达载体。实验通过双酶切和DNA测序方法对其鉴定,将重组的双基因共表达载体感染HEK293细胞,利用RT-PCR与Western-blot方法检测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DNA测序显示,提取的BDNF和NT-3均与基因库报道序列一致。构建的pIRES2-BDNF-NT-3双基因共表达载体Eco RⅠ/Bam HⅠ切出BDNF条带,Bam HⅠ/NotⅠ双酶切后切出IRES-NT-3片段,Eco RⅠ/NotⅠ双酶切后切出BDNF-IRES-NT-3片段。RT-PCR与Western-blot方法检测显示,此载体转染后的HEK293细胞均能表达BDNF和NT-3 mRNA和蛋白。结果证实,实验成功采用IRES序列构建了能分别表达的BDNF和NT-3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栗炳南李卫东林俊堂丰慧根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素3转染
siRNA干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对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2014年
目的应用特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小干扰核糖核酸(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mall interfering RNA,BDNFsiRNA)下调U251细胞中BDNF表达,观察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B组为non-silencing-siRNA组,C组为BDNF-siRNA组。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DNF、AKt、p AKt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各组BDNF的分泌水平,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各组U251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A组和B组相比,C组BDNF、p AK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ELISA结果表明C组U251细胞培养上清中BDNF含量为(70.20±3.05)pg/m L,与A相比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可见C组细胞的凋亡率为(19.62±2.50)%,显著高于A组[(1.63±0.61)%]和B组[(1.78±0.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培养U251细胞时,采用特异BDNF-siRNA能够显著降低BDNF、p AKt表达,同时,干扰BDNF表达能促进U251细胞的凋亡,推测与Trk B-Akt通路密切相关。
孔祥铨贾志强孟凡磊韩秀斌衣服新
关键词:SIRNABDNFU251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鉴定及其在HEK293A细胞中的表达
2013年
目的构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重组腺病毒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在无BDNF分泌的HEK293A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为临床上治疗创伤损伤提供更多基础方面的研究资料。方法①以供体质粒和pAdEasy-1腺病毒系统作为底物构建BDNF重组腺病毒真核表达载体并包装病毒,检测滴度;②将含BDNF基因的腺病毒液(A组,实验组)及未含任何基因片段的空白病毒液(B组,对照组)分别转染HEK293A细胞,同时设立空白组(C组),72 h后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③采用RT-PCR方法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BDNF基因mRNA表达情况;④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BDN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成功构建BDNF重组腺病毒真核表达载体,过包装后病毒滴度为1.74×108pfu/mL;②B、C两组细胞BDNF的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细胞BDNF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B、C两组细胞BDNF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蛋白表达相对OD值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DNF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成功构建不仅明显提高了BDNF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同时还为其进一步应用于创伤损伤的体内实验研究打下基础。
丛明李谌
关键词:BDNF创伤性脑损伤腺病毒载体
转导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融合蛋白及其应用
本申请涉及转导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融合蛋白,以及编码该融合蛋白的核酸。本申请也涉及所述融合蛋白的原核可溶表达方法。本申请也提供含有所述转导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融合蛋白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可以用于治疗退行...
周建平孙曼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hBDNF)为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5一hBDNF—EGFP体外转染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MSCs)的特点,从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检测hBDNF基因在体外rMSCs中的表达。方法分离、培养r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1M5、CD29、CD90的表达,腺病毒体外转染第3代rMSCs,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信号,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hBDNFmRNA和h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CD34、CD45、CD29、CD90阳细胞比率分别为0.8%、6.8%、98.9%、99.9%。腺病毒转染rMSCs后可见绿色荧光信号,强度随腺病毒感染复数(MOI)的增加而增强;MOI为10、20、50、100、200时,转染3d后,转染率分别为20.2%、43.2%、67.2%、103.0%、103.0%;hBONFmRNA及h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亦随腺病毒MoI的增加而增加,当MOI=100时,表达到高峰,3~10d为表达高峰期。结论重组腺病毒体外有效转染rMSCs,成功获取基因工程干细胞hBDNF-rMSCs,该细胞可大量表达hBDNFmRNA及hBDNF蛋白。表达水平与MOI及转染时间明显相关。
王长昇林建华吴朝阳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骨髓间质干细胞基因修饰

相关作者

胡海涛
作品数:180被引量:690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病 海马 Β-淀粉样肽 Β-淀粉样蛋白
王长昇
作品数:47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椎间孔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修饰 腰椎椎间融合术 骨折固定术
马东亮
作品数:20被引量:39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重组腺伴随病毒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HBDNF BDNF
陈谦
作品数:16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重组腺病毒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NT3 BDNF 听神经元
许杰华
作品数:31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学习记忆 基因修饰 神经干细胞移植 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皮层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