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60 篇“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的相关文章
三种不同指数模型预测乳腺癌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阳性状态:一项基于IVIM的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并比较单指数模型、双指数模型、拉伸指数模型定量参数对乳腺癌HER2阳性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在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勾画感兴趣区(ROI),并对照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修正ROI,记录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伪扩散系数(ADC_(fast))、真实扩散系数(ADC_(slow))、灌注分数(ADC_(fraction of fast))、分布扩散系数(DDC)、扩散异质性值(α)。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HER2阳性vs.HER2阴性)。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三种指数模型的六项定量参数(ADC、ADC_(fast)、ADC_(slow)、ADC_(fraction of fast)、DDC、α)组间差异。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定量参数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三种模型定量参数、联合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区分诊断效能。结果HER2阳性组ADC_(fast)值高于HER2阴性组(P<0.05),ADC、ADC_(slow)、DDC值低于HER2阴性组(均P<0.05)。ADC、ADC_(fast)、ADC_(slow)、DDC、ADC_(fast)-ADC_(slow)联合模型的AUC分别为75.85%、71.11%、76.92%、71.11%、88.19%;ADC_(fast)-ADC_(slow)联合模型的AUC最高,诊断效能显著优于ADC_(fast)(P=0.009),与ADC、ADC_(slow)、DDC相仿(均P>0.05);ADC、ADC_(fast)、ADC_(slow)、DDC的诊断效能组间比较表现相仿(均P>0.05)。结论三种不同指数模型定量参数有助于预测乳腺癌HER2阳性状态;双指数模型参数联合模型预测效能最优。 蔡康杰 李海歌 朱建国 郭浩东 黄泽波 梁童 袁晓凡 贾子涵关键词:乳腺癌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表观扩散系数 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2025年 目的分析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胆囊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55例患者术后标本及临床资料。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ER-2、VEGF-A、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3种标志物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并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结果55例患者的癌组织中HER-2高表达15例(27.2%)、VEGF-A高表达23例(41.8%)、PD-L1高表达18例(32.7%),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HER-2表达组在肿瘤位置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VEGF-A表达组在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度、肿瘤位置、N分期、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PD-L1表达组在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疾病分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A19-9水平、HER-2表达为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术前CA19-9水平、肿瘤最大直径、N分期、VEGF-A、PD-L1表达为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HER-2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相比于HER-2低表达患者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HER-2、VEGF-A、PD-L1对于胆囊癌患者的临床意义重大,是潜在的靶向治 杨阳 张文华 王万祥关键词:胆囊肿瘤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生存素、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Yes相关蛋白表达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研究生存素(Survivin)、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HER-2)、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GCDFP15)、Yes相关蛋白(YAP)表达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56例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病理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比较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表达情况;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2年,根据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复发转移情况将其分为Ⅰ组(51例)和Ⅱ组(105例),统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癌组织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及癌组织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单一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癌组织Survivin、HER-2、GCDFP15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YAP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组织(均P<0.05)。Ⅰ组低分化、临床分期Ⅲ期患者占比高于Ⅱ组(均P<0.05)。Ⅰ组癌组织Survivin、HER-2、GCDFP15阳性表达率高于Ⅱ组,YAP阳性表达率低于Ⅱ组(均P<0.05)。分化程度为低分化、临床分期Ⅲ期及Survivin、HER-2、GCDFP15蛋白阳性表达均为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92、1.992、2.059、1.815、1.857,均P<0.05);YAP蛋白阳性表达为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转移的保护因素(OR=0.489,P<0.05)。癌组织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联合预测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四者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乳腺癌的发生与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表达情况有关,且患者术后2年复发转移的发生与其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表达情况有关,同时Survivin、HER-2、GCDFP15、YAP蛋白联合可有效提高对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卜烨 张晨洁关键词:生存素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复发 曲妥珠单抗与帕妥珠单抗双靶向治疗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实施双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与帕妥珠单抗)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准物抑制情况。方法 选取60例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乳腺科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以治疗方案差异为依据分作两组,30例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者纳入对照组,30例行双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与帕妥珠单抗)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抑制情况[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6.67%,比对照组的76.67%高(P <0.05)。治疗后,两组CEA、CA15-3水平均降低,且组间对比观察组更低(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中,双靶向治疗(曲妥珠单抗与帕妥珠单抗)可促进临床疗效进一步提升,使血清肿瘤标志物得到有效抑制,且安全性理想。 刘剑峰 王显臣 代广全关键词:HER2阳性 曲妥珠单抗 靶向治疗 肿瘤标志物 免疫组化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的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不同免疫组化评分标准下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HER2)蛋白表达情况及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石蜡组织标本100例,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信息。采用三种不同评分标准对所有病例行全自动免疫组化(IHC)检测HER2蛋白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HER2基因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0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三种不同评分标准下HER2的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27%和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HC评分标准1下HER2蛋白表达3+,2+,1+,0+与基因扩增的一致性分别为50.0%,12.5%,2.9%和0。IHC评分标准2下HER2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的一致性分别为71.4%,15.0%,2.9%和0,IHC评分标准3下HER2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的一致性分别为100.0%,20.0%,2.9%和0,IHC评分标准3下HER2蛋白与基因扩增一致性最高。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9例(9.0%)。HER2基因扩增与年龄、性别、病理分期、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结论:三种评分标准检测HER2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评分标准3下HER2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的一致性最高。HER2基因扩增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临床上应优先选用评分标准3进行HER2蛋白表达检测。 李慧明 徐芳华 袁敏 张志勤关键词:免疫组化 荧光原位杂交 结直肠癌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腺癌MRI征像与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ER、PR表达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索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人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Her2)表达与乳腺癌磁共振成像(MRI)征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本院行乳腺癌手术患者125例临床资料,均于月经后1~2周行MRI检查,由2名专业副主任医师根据MRI图像对病灶组织进行诊断分析MRI征像,包括肿瘤直径、肿瘤形态、强化方式、肿瘤边缘、早期强化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查肿瘤组织中ER、PR、Her2表达。结果:MRI检查,不同肿瘤直径、边缘、形态和TIC的患者PR阳性表达率存在差异,不同肿瘤形态、TIC的患者ER阳性表达率存在差异(均P<0.05);其余不同MRI征像患者ER、PR、Her2阳性表达率未见差异(P>0.05)。肿瘤边缘与ER、Her2阳性表达均呈负相关性(P<0.05),早期强化方式与Her2阳性表达负相关性(P<0.05),其余MRI征像与ER、PR、Her2阳性表达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ER、PR、Her2与乳腺癌MRI征像如肿瘤直径、形态、边缘、强化方式等存在相关性。乳腺癌MRI征像可作为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初步评估,为临床乳腺癌患者的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高洋 王鹏飞 姚雷 丁建峰关键词:乳腺癌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伊尼妥单抗用于治疗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阳性晚期乳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24年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伊尼妥单抗与其他靶向药物联合治疗1例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病例的有效性。患者为一名59岁女性,在(新)辅助治疗阶段接受过曲妥珠单抗治疗,后于2020年12月诊断为乳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和骨转移。在晚期一线治疗中,患者接受了白蛋白紫杉醇联合伊尼妥单抗和帕妥珠单抗的治疗方案,获得了近15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在晚期二线治疗中,采用了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的方案,PFS已超过20个月,且患者的耐受性良好。该治疗方案为经曲妥珠单抗治疗后复发的HER2阳性乳腺癌晚期一线患者带来了良好的生存获益,相关文献复习也支持了本研究的结论。本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有助于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但是,仍需进行更多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张明坤 张聚良关键词:HER2阳性乳腺癌 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在胃癌诊疗过程中的意义及中医药对其预后的干预2024年 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又称P185,其主要编码为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蛋白。它介导信号的主要传导途径是Ras/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和磷酸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通路等。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被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现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另外,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基因的过表达还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治疗监测及预后指标,并且是肿瘤靶向治疗药物选择的一个重要靶点。胃癌在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2位,且发病群体逐渐年轻化,故尽早发现、明确诊断以及精确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的根本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医药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文章从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的生物学功能、对胃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复习,并依据中医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特点论述中医药在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胃癌诊疗过程中的意义,旨在为采用中医药对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胃癌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综合性的理论依据及临床方法。 吴月霞 张艺馨 张晓双 周永坤 朱勇关键词: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胃癌 中医药 超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与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11、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与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HER2)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6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前经超声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RI值、PSV值,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癌组织中Survivin、MMP-11、HER2的表达,分析Survivin、MMP-11、HER2表达与超声RI、PSV值的关系。结果:观察组RI、PSV值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癌组织中Survivin、MMP-11、HER2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不同病灶直径、临床分期患者RI、PSV值,不同病灶直径、临床分期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中Survivin、MMP-11、HER2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癌组织中Survivin、MMP-11、HER2表达与PSV、RI值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超声检测RI、PSV值对术前判断乳腺癌有一定价值,RI、PSV值与乳腺癌癌组织Survivin、MMP-11、HER2表达均相关,Survivin、MMP-11、HER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志泉 陈岩 高姗 刘彦丽 靳元关键词:乳腺癌 超声 SURVIVIN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影像学在胃癌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鉴于靶向治疗标志物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2 (HER-2)的分子靶向药物已被证实可以显著增加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获益,因此,准确评估HER-2状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病理组织标本的获取通常需要进行有创手段,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而且还存在组织获取不足等实际问题。因此,无创评估胃癌HER-2状态的方法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MRI、PET/CT等影像学方法在评估胃癌HER-2状态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这些影像学技术不仅可以提供肿瘤的形态学信息,还可以提供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分子信息,为预测胃癌HER-2状态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尽管这些影像学技术在无创评估胃癌HER-2状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不同成像模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仍需进一步验证,影像组学的分析方法和特征提取仍需优化和完善等。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正确评估和预测HER-2状态的相关影像学研究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伊力亚斯·亚尔买买提 阿里甫·依马木 买孜热古·衣买尔 再米然·努尔塔关键词:胃癌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