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5篇“ 人类思维“的相关文章
- 一种仿人类思维过程的点云重建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人类思维过程的点云重建方法,方法具体包括:S1、获取物体单视角三维点云P;S2、对三维点云P进行体素化处理,得到体素网格V;S3、使用编码器对点云P和体素网格V进行编码,得到点云特征F<Sub>p</Su...
- 岳继光栾锋周艳敏闫铮陆萍何斌
- 大模型拥有人类思维,咫尺还是天涯?
- 2024年
- ChatGPT一夜成名之后,Meta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却提出了质疑,ChatGPT对人类世界的理解不过是一场概率游戏,而他的目标是创建一个能够理解人类常识的世界模型撇开杨立昆理想中的世界模型不谈,目前人工智能基础大模型,大部分工作都集中在继续增加训练数据量和扩大模型规模,但现实问题是,不仅创业公司感受到了数据荒,连大型企业也感受到了数据资源的枯竭。
- 钱丽娜石丹
- 关键词:GPT人类思维CHAT首席科学家
- 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人类思维模式变革之路
- 2024年
-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角度理解一切事物,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在物质生产中,人们建立了“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二者共同制约、规定着人的本质。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不仅是思维和存在同一的基础,而且是“自然”和“历史”相统一的基础。由于实践,思维和存在既互相区别,又互相统一。实践促使自然和历史联结成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了人类认识史一次伟大的综合,第一次建立起一个本体论、认识论和历史观相统一的完整的世界观。在新世界观看来,所谓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自由和必然的矛盾,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理解和解决。
- 邱程
- 关键词:认识论本体论思维
- 人类思维与体育实践:体育的“哲学视界”与“哲学文本”
- 本研究在当前“精致化”的体育哲学发展背景下,以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体育哲学的生成、发展和重建的内在动力——哲学之思的“哲学视界”与哲学之论的“哲学文本”之间的充分必要的互动关系。从人类思维与体育实践间的哲学性关联出...
- 周乐
- 关键词:体育哲学哲学视界哲学文本哲学批判
- 语言塑造人类思维
- 我们的母语、我们的第二语言,其实为我们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视角提取和编译信息。语言能够改变我们的思维和感受,转换我们的感知和记忆,变更我们所做的决定,重新生成我们的想法和见解,从而影响我们的行动。我们从未正视和发现语言的力量...
- (美)维奥丽卡·玛丽安作
- 大数据技术应用对人类思维品质的影响分析
- 2023年
-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影响着自然世界,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对人类思维品质的冲击更甚。思维品质可归结为灵活性、创造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四个方面。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大数据技术对人类思维品质造成重大影响,导致思维灵活性从开放性走向了封闭性,思维创造性从价值理性走向了工具理性,思维深刻性从因果性走向了相关性,思维批判性从自主性走向了依从性。以大数据技术应用为分析视角,挖掘人类思维品质异化的根源,由此寻求人类思维品质兼容并蓄的可能出路。
- 邱德胜耿慧
- 关键词:思维品质智能技术
- 当机器人产生幻觉,它告诉我们关于人类思维的什么?被引量:16
- 2023年
- 像OpenAI的ChatGPT这样的聊天机器人依靠一种叫作“大型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来生成对话,而当人工智能作出似乎并不符合其训练数据的自信反应,人工智能研究界称之为“幻觉”。“幻觉”的命名缘于其与人类心理学中的幻觉现象相类似,但其实,用同样来自心理学的术语“虚构症”加以描述更为准确。当人的记忆出现空白,大脑会令人信服地填补其余部分,而语言模型也同样擅长编造与现实无关的事实,使人难以分辨真实的陈述与错误的陈述。更加致命的是“伊莱扎效应”,将人类水平的智力和理解力归于人工智能系统,它可能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迫使今天的每个人都努力找到确保能以负责任和合乎伦理的方式使用人工智能的方法。
- 胡泳
- 关键词:幻觉
- 一种模拟人类思维过程的群智感知个性化任务推荐方法
- 移动群智感知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数据收集模式,现有任务推荐方法仅基于直观数据进行无意识分析和决策,缺乏认知智能的体现。本发明提出一种模拟人类思维过程的群智感知个性化任务推荐方法,运用认知科学中的知识模拟人类思维过程,以实现...
- 刘佳王健赵国生
- “对抗性”减弱:生成式人工智能阅读交互与人类思维弱化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虽然在阅读交互中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但也需警惕其“对抗性”减弱下引发的问题,这有利于未雨绸缪,规避其带来的风险。[方法/过程]基于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逻辑的解析,阐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阅读交互语境下“对抗性”减弱的生成逻辑,并提出相关的干预措施。[结果/结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如ChatGPT,虽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但其无条件服从人类指令的设计可能降低用户的思辨能力和认知负荷。这种人机交互模式容易导致认知偏误和“回声室效应”,进而引发思维和知识的退化。为规避这一风险,用户需在与AI交互时保持批判性思维和元认知能力,以及维护自我效能。
- 黄洁梅
- 关键词:对抗性阅读思维
- 基于仿人类思维的骨科机器人核心架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 2022年
- 智能化、精准化医疗是外科手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临床对骨科机器人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和当前的机器人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种创新的仿人类思维骨科机器人核心架构,根据功能分为脑、眼、手三大模块。架构设计极度贴合医生逻辑,从而使骨科机器人的工作流程与传统手术中医生“脑-眼-手”协调工作的过程相似,实现了医生思维数据化,手术信息即时性以及可视化,手术操作过程精准化。临床应用表明该机器人具有精度高,辐射少以及手术操作时间短等优势,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杨辉胡凯夏建松朱文武杨挺
- 关键词:人工智能
相关作者
- 张浩

- 作品数:177被引量:60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创造性思维 非理性 非理性认识 思维
- 朱长超

- 作品数:45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 研究主题:诺贝尔奖 人类思维 思维 原始思维 科学家
- 江敏

- 作品数:24被引量:118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市金陵中学
- 研究主题:教学实践与思考 化学反应 知识 学科思维 社会生活
- 宁莉娜

- 作品数:43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 研究主题:逻辑 逻辑方法 穆勒 逻辑思想 逻辑分析
- 刘树保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河北峰峰矿区
- 研究主题:创设学习情境 比较法教学 积极思维 乌申斯基 人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