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2篇“ 人均财政收入“的相关文章
- 减税降费推动人均财政收入增长的研究——基于江苏省A股上市公司样本的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为应对经济增长的放缓趋势,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普遍性减税降费和针对性减税降费政策,目的是促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本研究基于2015—2020年江苏省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建立涵盖减税降费和人均财政收入的指标体系,并构建实证回归模型,从宏观层面系统地探究减税降费与财政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税收负担的变化对于所在地区人均财政收入有着正向的影响,减税降费对于推动人均财政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长期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但是减税降费的效果受当地经济水平和行业发展的影响较大。鉴于此,建议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和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采取结构性减税和差异化减税策略,因地制宜地制定减税降费政策。
- 付裕苑佳雪
- 关键词:经济增长财政收入
- 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基于人均财政收入视角被引量:2
- 2023年
-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通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之一。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持续采取系列举措,不断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人均财政收入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是评价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评价依据。本文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作为样本,以人均财政收入为切入点,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分析存在问题和成因,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为广东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 刘佳宁王茜
- 关键词:人均财政收入
- 西北五省人均财政收入差异分析
- 2020年
-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但相比中东部地区而言,还存在较大差距。考察了2007—2017年西北五省人均财政收入的差异。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西北五省人均财政收入与人均GDP和人均税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经济的发展进步可以提高财政收入,这对缩小西北地区人均财政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 徐梦妍
- 关键词:人均财政收入面板数据
- 中国东部地区人均财政收入的变动特征:1981~2011年
- 2013年
- 文章考察了1981~2011年中国东部地区11个省(直辖市)在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增长背景下的人均财政收入的变动特征。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东部地区11个省(直辖市)人均消费、人均投资和人均进出口对人均财政收入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和经济快速增长,直接促进了东部地区人均财政收入的增长;人均财政收入受影响程度因11个省(直辖市)开放程度、市场成熟程度以及经济发展程度而有差异;开放程度较低的省,其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延续效应也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时间较短,消费和投资结构在各省(直辖市)存在差异。
- 曾康华关坤
- 关键词:经济增长人口变动人均财政收入
- 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的核心成因——基于2003-2010年中国省际数据的分析与引申
- 一、导论我国各区域之间在居民收入、公共服务提供等多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促进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
- 马骁陈建东赵艾凤林谦
- 关键词:人均财政收入区域间第三产业基尼系数分解省际数据
- 文献传递
- 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的核心成因--基于2003-2010年中国省际数据的分析与引申被引量:12
- 2012年
- 本文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核心成因。首先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法,考察了2003-2010年各类财政收入来源对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的贡献,发现在此期间区域间人均GDP差异呈现出先增加后缩小的趋势,人均财政收入差异虽呈现出收敛态势,但仍然非常显著,远大于人均GDP差异,导致该现象的关键因素是营业税。由于营业税主要源于第三产业,本文继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讨论了产业发展对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的影响,得出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区域财政收入差异形成的核心原因的结论。该结论对缩小区域财政差异的政策选择有启发作用。
- 马骁赵艾凤陈建东林谦
- 关键词:人均财政收入基尼系数营业税
- 安徽省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文章利用泰尔指数,对2005-2010年间安徽省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进行了测度,并与同期人均GDP差异进行了对比;同时,运用截面数据模型考察了三次产业对人均财政收入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对与二、三产业高度相关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地区差异的剖析,得出组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最大,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改善组间差距。据此,我们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陈焱蒋秀峰陈建东
- 关键词:财政收入泰尔指数截面数据
- 2005-2009年安徽省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研究
- 进入二十一世纪,安徽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安徽省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成员,国务院新近批复的国家级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又将安徽长江流域纳入国家战略规划。结合区位、人口、经济水平等特点,探讨安...
- 蒋秀峰
- 关键词:财政收入泰尔指数截面数据
- 文献传递
- 湖北省县级财政供养人员人均财政收入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财政供养人员是指通过财政支付个人收入及办公费用的人员(在本文的研究中不包括优抚人员及村干部)。本文选择县级财政供养人员人均收入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把省政府确定的发展县域经济的72个县(市、区)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人均收入的综合分析和比较分析,本文得出以下观点:(1)全省县级财政收入总额较小,在全省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2)县级工商税收'块头'太小,在全省工商税收和县级一般预算收入中所占比重太低;(3)县级财政收入质量不高;(4)县级财政收入缺乏持续增长的后劲;(5)县级转移支付金额在可用财力中占有较大比重,上级对县级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6)发展县域经济、做大'蛋糕'、开辟财源。
- <湖北省县级财政供养人员人均财政收入分析>课题组
- 关键词:财政供养人员财政供养人口工商税收税收收入
- 回首四十年 创新再出发 奋力续写新时代科技创新“德清模式”新篇章
- 2025年
- 德清五山一水四分田,面积不大、资源不多,却创造出了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的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25%。纵观近40年来发展的历程,德清始终尊重创新、崇尚创新、力行创新,形成了“从点上先行探索向全域创新突破升级、从科研联合体向区域创新共同体深化、从创新模式向创新生态演进、从追赶科技创新向走向科技前沿迭代”的科技创新“德清模式”。回望过去,科技创新之于德清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回顾40年来德清发展由弱到强、从高速向高质量的变迁过程,正是科技创新让德清成为了不一样的县域。通过创新,德清形成了融于发展根脉的浓厚氛围。
- 王波
- 关键词:人均财政收入科技创新能力人均GDP
相关作者
- 徐日清

- 作品数:42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 研究主题:国家财政 城市财政 财政收支平衡 综合财政 财政
- 栾大鹏

- 作品数:45被引量:102H指数:4
- 供职机构:人民论坛
- 研究主题:排名 不确定性 人民论坛 测评 三实
- 陈建东

- 作品数:79被引量:502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个人所得税 居民收入差距 收入不平等
- 蒋秀峰

- 作品数:2被引量:3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 研究主题:财政收入 截面数据 区域间 泰尔指数 人均财政收入
- 马骁

- 作品数:81被引量:438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财政 财政制度 高等教育 现代财政 基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