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53篇“ 人均碳排放“的相关文章
- 浙江省人均碳排放时空变异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以浙江县域为研究基本单元,利用Scientific Data碳排放数据,通过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进行了人均碳排放时空变异特征测度及影响因子分析。研究表明:2009年-2019年浙江人均碳排放呈现“北高、南低”两极聚类特征与“高值减少、低值增加”区域差异缩小的态势。影响因子中,人口密度主要为负影响,影响程度由浙西向浙东递减;GDP主要为正影响,影响程度主要由浙南、西向东北递减;建设用地比例主要为正影响,影响程度主要由浙西向浙东递减。最后,基于人均碳排放与影响因子差异,划分六大聚类区域,提出碳排放与地区发展的协调建议。
- 徐博文罗成书沈嘉瑜马亚利
- 关键词:人均碳排放县域
- 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收入差距对人均碳排放规模影响的研究
- 2024年
- 在产业结构演进中,协调好收入差距与人均碳排放规模的关系有助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文章采用199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为中介渠道,实证分析收入差距对人均碳排放规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居民收入差距与人均碳排放规模正相关,使用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二者均保持正相关;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均是收入差距收敛推动人均碳排放规模降低的中介渠道,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推升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及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正向演进导致人均碳排放规模降低,并且这一演进具有区域异质性特征。文章旨在为高质量发展下协调推进收入差距的缩小及“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借鉴。
- 邓阳
- 关键词:产业结构高级化收入差距人均碳排放
- 人均碳排放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人均碳排放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人均碳排放分析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采集频率实时提取待测区域的人员数量,根据所述人员数量计算得到统计周期内的人员总量;获取所述待测区域的碳排放总量,根据所述碳排放...
- 曲磊田志国沈世通王志
- 人均碳排放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人均碳排放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人均碳排放分析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采集频率实时提取待测区域的人员数量,根据所述人员数量计算得到统计周期内的人员总量;获取所述待测区域的碳排放总量,根据所述碳排放...
- 曲磊田志国沈世通王志
-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城市示范区域人均碳排放量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为了实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国家大力推进了生态、低碳示范区域的建设,然而这类示范区域的碳排放量数据几乎没有得到统计,这对进一步分析示范区域的低碳措施、产业结构优化等问题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论文提出了一种预测城市示范区域人均碳排放量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示范区域低碳综合发展情况超前于所在城市发展的事实以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科学理念,在此之上,利用城市的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预测城市示范区域的人均碳排放量。以18个国家级新区为例进行统计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预测出大多数新区的碳排放量数据,东部新区人均碳排放量分布于5~14吨CO_(2)/人的范围内,中部新区人均碳排放量大致范围为3~8吨CO_(2)/人,西部新区人均碳排放量在2~14吨CO_(2)/人之间。
- 白一飞张伟荣刘加平于洋
- 关键词: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人均碳排放和效益协调视角下的中国分省碳减排潜力数据集
- 2019年
- 在人均碳排放和效率协调基础上,计算区域碳减排潜力,对于更好地促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人均碳排放和效益协调视角下的中国分省碳减排潜力数据集》是基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国泰安金融数据库"中1997–2015年中国29个省级地区(海南、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因数据不全,没有统计)的数据开发得到。研发的流程包括:首先,按照各省的投资隐含平减指数将历年的固定资本形成额统一折算成1952年不变价的数值;然后,根据所设定的折旧率和基期资本存量,运用永续盘存法对历年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得到资本存量数据;将1997–2015年各省名义GDP除以1952年为基期的GDP平减指数得到以1952年为基期的实际GDP;根据化石燃料燃烧以及水泥的消耗量以及对应的碳排放系数折算得到各省碳排放总量,再除以年末总人口数计算得到人均碳排放量;利用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表征碳排放强度;通过Super-SBM模型测算碳排放效率;基于Markov链框架测算人均碳排放和效率的俱乐部趋同指数,以分析人均碳排放和效率原则在考察中国碳减排潜力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制定碳减排政策时的侧重点,进而在人均碳排放与效率协调的视角下重新测算出各省份的碳减排潜力,得到人均碳排放与效率协调视角下的中国分省碳减排潜力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1)1997–2015年中国29省资本存量;(2)1997–2015年中国29省以1952年为基期的实际GDP;(3)1997–2015年中国29省人均碳排放量;(4)1997–2015年中国29省碳排放强度;(5)1997–2015年中国29省碳排放效率(Super-SBM模型);(6)1997–2015年中国29省能源消费数据;(7)中国人均碳排放与效率的Markov转移概率结果;(8)不同时长下人均碳排放和效率的俱乐部趋同指数模型;(9)人均碳排放与效率的区域固化程度差异性�
- 周迪华诗润
- 关键词:人均碳排放碳排放效率
- 一种计算航班不同舱位人均碳排放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航班不同舱位人均碳排放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航班出发地机场、目的地机场各自的经纬度坐标并计算地面距离值;根据大圆弧航线校正系数,计算大圆弧距离校正值,即航班飞行距离;获取该航班机型不同飞行距离对...
- 任宇恒王君郑洪峰
- 贵州省人均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2018年
- 为了研究贵州人均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对碳排放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和分析,然后根据可量化因素:人均收入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工业化水平和环境规章强度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而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碳排放量和人均收入存在正向关系;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工业化水平提高是导致贵州省人均碳排放量增长的重要因素;环境规章强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均碳排放。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 王丽
- 一种计算航班不同舱位人均碳排放量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航班不同舱位人均碳排放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航班出发地机场、目的地机场各自的经纬度坐标并计算地面距离值;根据大圆弧航线校正系数,计算大圆弧距离校正值,即航班飞行距离;获取该航班机型不同飞行距离对...
- 任宇恒王君郑洪峰
- 城市化、产业结构与人均碳排放——理论推演与实证检验被引量:8
- 2016年
-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持续推进,我国的产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也是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构建模型分析城市化、产业结构和碳排放的关系,并进一步使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和异质斜率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化、产业结构变化和碳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化和人均碳排放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出现该关系的深层次机理在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占比上升,而服务业的能源消耗强度比工业小,因此人均碳排放会出现拐点。根据回归结果计算各省市到达人均碳排放拐点的时间,发现东部地区已经达到或几年内即将到达拐点,而中西部地区则平均需要十五年才能到达拐点。未来各省在制定减排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其所处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阶段,采取差异化的产业引导政策。
- 方齐云曹金梅
-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结构二氧化碳排放
相关作者
- 黄蕊

- 作品数:40被引量:405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碳排放 能源消费量 森林碳汇 人均碳排放 影响因素
- 王铮

- 作品数:454被引量:6,401H指数:43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碳排放 气候保护 减排 经济增长 气候变化
- 郑佳佳

- 作品数:4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碳排放强度 碳排放 人均碳排放 市场化 西部大开发
- 王铮

- 作品数:58被引量:8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碳排放 碳 网络结构 枢纽城市 减排方案
- 王安建

- 作品数:221被引量:2,649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矿产资源 历史数据 物理模型 能源 地球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