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6篇“ 人口容量“的相关文章
生态足迹视角下贵阳市适度人口容量研究
2024年
根据生态足迹理论,通过建立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使用自然生态承载力等方法,分别对贵阳市201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测算与分析,对贵阳市2035年生态适度人口容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贵阳市2018年域市生态足迹为1.3827 hm^(2)/人,可利用生态承载力为0.3324 hm^(2)/人,生态赤字为1.0503 hm^(2)/人,预测贵阳市长期生态适度人口容量约为923万人。按照贵阳市人口规划在2035年建成千万级人口特大城市,还需通过提高建成区使用效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存量来提升人口容量。据此,为提高贵阳市适度人口容量以及减轻人口压力提出政策建议。
冯晓伟葛彤欧阳才宇
关键词:人口容量生态足迹人口规划适度人口可持续发展
基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公馆类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研究 ——以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居住类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是近年来学者和规划实践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公馆类历史文化街区是居住类历史文化街区中较...
许雷
关键词:环境人口容量城市更新
“从超载到盈余”:石漠化C县人口容量转变与生态重建
人口是一个地区最基本的组成因素,一个地区的发展和变化都与人口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人口容量更是成为了整个社会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人口容量的变化和发展都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口容量状态既包括人口容量超...
叶小艳
关键词:石漠化生态人口容量生态重建
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以“人口容量”为例
2024年
科学素养培养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科学素养培养为导向,将科学素养组成要素的四个方面,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态度融入地理教学,助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以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人口容量”为例,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课后思考等环节进行融入科学素养的地理教学设计,为一线教学提供新思路。
赵璐万敏
关键词: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
基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研究——以南京市颐和路11-1片区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集聚效应使得部分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人口压力大、基础设施不足、空间活力缺失等问题。文章以南京市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11-1片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街区功能置换和空间重组的模式。将人口容量的研究引入街区的保护更新中,作为规划的前期工作,文章着重研究了容量的量化分析和效能分析的方法,以期提高更新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适用性。研究结合街区特征和数据的可获性,确定环境人口容量指标主要为空间容量、交通容量、设施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4个维度,选取计算模型得出4项容量指标的数值区间,并采用木桶原理确定理想的瞬时环境人口容量和日均环境人口容量。结果显示,街区的瞬时容量高达4.90m2/人,环境容量需要做好疏解工作。
方遥殷敏魏云张宇王伟杰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环境人口容量
基于用地及住宅建筑的人口容量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城市化水平快速增长,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资源消耗速度增快,高强度、大容量成为城市中心区建设的主要趋势,建筑容量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和合理分配。本文以武汉市主城区三环线内住宅建筑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条件下的人口容量。结果表明:在三环线内,部分老街区的低层建筑过于密集,土地的开发利用率低,建筑高低错落、参差不齐的现象严重,分布有城中村;三环线内人口容量布局不合理,人口总量尚未超出规划容量,现有住宅建筑人口容量超出规划人口容量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汉口与武昌,可选取区位较好的老旧小区进行合理改造。
陈静何兴富
关键词:人口容量宜居城市
核心素养视域下自然辩证法与地理课堂的融合构建——以人教版“人口容量”一节为例
2021年
以人教版教材(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容量"为例,把自然辩证法中的辩证思维和人地协调的生态思想融入课堂,说明了将自然辩证法思想渗透到地理课堂的优势、必要性,以及在运用此方法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张毓艳何红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地理课堂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安徽省人口容量测算
2020年
本文从土地、水域等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论述地区人口容量的决定因素,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安徽省生物资源和能源消耗进行分析测算,估算地区人口容量;同时运用单要素法和经济承载力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文章认为,安徽省处于资源超载状态,生态赤字较大,人口容量已接近阀值。最后提出控制人口总量规模,保护森林湿地以及湖泊水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能耗以及逐步改善能源利用结构等对策建议。
程仁
关键词:经济增长人口容量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
秦巴山地小城镇人口容量探究——以青木川镇为例
2020年
在青木川镇"三生空间"调查的基础上,从生产空间效率提升出发估算人口容量扩展。研究发现:(1)青木川生态空间面广质优,但生产空间效率低,致使生活空间闲置比例高;(2)大量人口外流是青木川生产空间效率低、生活空间闲置严重的原因;(3)基于生产空间效率提升,青木川人口容量可扩展幅度较大。
邢海虹
关键词:人口容量
基于适度人口容量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分析——以宁夏5个地级市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通过构建经济承载力、土地承载力、可供水资源承载力、建设用地承载力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模型综合测度研究区5市理论城镇化发展水平,从而与实际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银川市与石嘴山市实际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理论城镇化发展水平,且城市人口潜力指数大,具有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2)吴忠市、中卫市和固原市实际城镇化水平低于理论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偏低,且人口潜力指数较小,不具备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以此为依据,为不同人口密度等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1)对于人口极密集区与密集区,一方面应加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引导作用,推动人口市民化进程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2)对于人口中等区,一方面,加强中心城市的拉力作用,另一方面,创造农村推力作用,着力解决城镇化过程中流动人口的"后顾之忧";(3)对于人口稀少与极稀区,一方面应鼓励就地城镇化,另一方面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本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王重玲程淑杰朱志玲王梅梅
关键词:人口容量承载力新型城镇化

相关作者

鲍文
作品数:132被引量:399H指数:11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农业 气候变化 草地资源 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
朱伯伦
作品数:18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人口容量 小镇 实证研究 网络环境
穆光宗
作品数:438被引量:4,928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研究主题:人口 人口老龄化 人口问题 中国人口 人口发展
徐建刚
作品数:332被引量:4,531H指数:3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GIS 城市规划 可达性 城市 淮河流域
丁金宏
作品数:121被引量:1,677H指数:19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人口研究所
研究主题:人口 流动人口 迁移 大城市 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