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篇“ 产量损失估计“的相关文章
甘薯病毒病害SPVD抗性鉴定方法及产量损失估计被引量:11
2014年
为了建立规范、有效的甘薯病毒病害(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SPVD)抗性鉴定方法,于2011—2012连续两年,利用田间人工嫁接病毒接穗的方法对12个甘薯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和产量损失测定。结果显示,嫁接接种后,接穗成活率接近100%,12个品种都有不同程度发病,病情指数在51.0~95.2之间;感染SPVD的甘薯植株叶绿素含量降低、蔓长缩短;单株薯块产量损失范围在55.1%~97.8%之间。研究表明,供试的12个甘薯主栽品种感染SPVD后均可引起严重的产量损失,且田间人工嫁接病毒接穗是一个有效的SPVD抗性鉴定方法。
王爽刘顺通乔奇张德胜秦艳红张振臣
关键词:抗性鉴定方法产量损失估计
稻曲病产量损失估计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为探寻稻曲病发病程度与水稻产量损失的关系,选择粳、糯、杂交籼稻的4个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适度调控病情梯度,按单穗病粒数分级,大样本取样考种的方法,建立了不同水稻类型的稻曲病产量损失模型。结果表明,稻曲病发病程度与稻谷损失率和精米下降率呈正相关且关系密切。经多种数学模型比较,Weibull模型拟合度最好。建立的稻谷减收率模型为:Y1(粳糯稻)=1-exp(-(X+0.999 99)/16.091 6)^1.180 8),R2=0.990 4;Y2(中籼稻)=1-exp(-(X-0.699 99)/24.818 8)^0.8542),R2=0.983 5。精米下降率模型为:Y3(粳糯稻)=1-exp(-(X+0.599 99)/83.499 7)^1.139 6),R2=0.965 5;Y4(中籼稻)=1-exp(-(X-0.499 99)/68.542 9)^1.456 0),R2=0.967 9。
杨丽敏陈莉许娟刘家成丁克坚
关键词:稻曲病数学模型
种苜蓿锈病与白粉病发生动态及两病复合产量损失估计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查明锈病与白粉病在当地种苜蓿上的发生动态,建立两病最终复合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模型。【方法】采用定时定点调查的方法,监测两病发生动态。对种苜蓿田进行药剂处理,造成不同病级,分别测产后用一元回归方法建立产量损失估计模型,并验证。【结果】种苜蓿锈病6月中上旬零星发病,且发病后病情进展较快,至8月中下旬种苜蓿近成熟期病情指数达到高点,接近70。种苜蓿白粉病始发于7月中旬,8月病情进展较快,至种苜蓿成熟期病情指数达到55左右。两病最终复合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模型为Y=1.671 6X+1.605 8。【结论】种苜蓿锈病及白粉病发病于结荚期与成熟期,且病情进展较快,病情指数较高,对种苜蓿危害较重。苜蓿种子产量损失率与锈病及白粉病两病最终复合病情呈正相关。
赵宗峰郭庆元赵莉张渊
关键词:锈病白粉病发病动态产量损失估计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小麦条锈病胁迫下的产量损失估计被引量:11
2011年
为利用高光谱遥感监测小麦条锈病,并对小麦条锈病胁迫下的产量损失进行估计,通过分析发生条锈病后的小麦冠层光谱及一阶微分的特征,分析病情指数对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产量和不同生育时期的光谱反射率及一阶微分光谱的相关关系,从中提取相关性高的植被指数和一阶微分参数建立产量模拟方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产量损失随着病情指数的增大而增大,光谱反射率与产量在各个生育期都表现出稳定的显著正相关关系,从中提取相关性高的植被指数(NDVI和RVI)和一阶微分参数(SDr),利用植被指数(NDVI和RVI)建立的多时相产量模拟方程,其模拟效果较好;利用一阶微分参数(SDr)建立的不同生育时期产量回归方程,模拟的精度较高。研究结果对利用高光谱遥感监测作物病害胁迫下产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王爽马占鸿孙振宇黄冲王海光闫佳会梁俊敏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遥感
苜蓿褐斑病流行预测及产量损失估计
由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Lib.)Sacc.)引起的苜蓿褐斑病是苜蓿属中最常见而且是破坏性最大的病害之一[1],该病在苜蓿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常造成牧草产量的较大损失以及干草和种...
曾亮
关键词:苜蓿褐斑病气象因子病情指数
小麦纹枯病产量损失估计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研究了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及千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损失率随着病情指数的增加而增大;千粒重随着病情指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模型,病情指数与千粒重的关系模型。
齐永霞丁克坚陈方新陈莉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产量损失率千粒重
罂粟霜霉病再侵染造成的产量损失估计及其综合防治被引量:2
2005年
李金花柴兆祥魏勇良
关键词:再侵染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产量损失估计模型的研制被引量:17
2000年
采用不同菌源梯度人工接种的方法 ,在田间造成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动态不同的18个发病小区 ,分析各期病情指数与产量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对玉米百粒重、单穗重和产量都有显著影响 ,产量损失率与病情指数呈正相关 ,产量损失率最高可达38.24 % ,而病情指数对穗数没有直接影响。利用电子计算机SPSS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了两个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产量损失估计模型 :(1)关键期病情模型(CPM) ,L=2.8219+0.7402x1 (R=0.8799,SD=5.2149,N=18)。(2)多期病情模型(MPM) :L=1.073 +0.426x1 +0.170x2 (R=0.892,SD=5.2898,N=18)。式中 :L为玉米产量损失率 ;x1 为授粉期病情指数 ;x2
傅俊范白元俊孟凡祥李素莉牟连晓薛敏菊严雪瑞王涛李朝辉陈荣丽
关键词: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早稻纹枯病的产量损失估计
1997年
郑元梅陈元洪李本金姜水贞蒋际清黄新桑季佳明杨文清
关键词:水稻早稻纹枯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产量损失估计被引量:14
1995年
通过人工接种,造成不同病情小区及病丛,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通过降低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而造成产量损失。病害引起的产量损失与病叶率及其严重度有关,经相关及回归分析发现,产量损失率与病叶率及其严重度乘积成线性相关关系,据此得产量损失模型y=5.0179+0.0831x.
童贤明徐鸿润朱灿星徐昀徐富康
关键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叶率

相关作者

赵宗峰
作品数:3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产量损失估计 锈病 发病动态 苜蓿 分子检测
陈莉
作品数:201被引量:663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小麦赤霉病菌 杀菌剂 小麦赤霉病 毒力测定 经济增长
张振臣
作品数:205被引量:766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薯 矮化病毒 烟草 甘薯病毒 甘薯病毒病
秦家忠
作品数:11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大蒜 叶斑病 CLADOSPORIUM 病原菌 侵染过程
姚文芳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大蒜 叶斑病 CLADOSPORIUM 病原菌 侵染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