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3篇“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相关文章
-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 1997年
-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ubacute Necriotizing Lymphadentirtis,SNL)亦称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Necrotizing Hyperplastic Lyrnphade opathy,NHL)是新认识的一种淋巴结肿大性疾病,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1993年第九版《实用内科学》尚未见登载。本病较少见,很易漏诊、误诊。本文综合本院2例及国内文献118例共120例SNL的临床病理特征,总结分述如下。
- 潘湘涛王成林
- 关键词: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临床病理特征《实用内科学》
- 全文增补中
- 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护理
- 2023年
- 探究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护理与治疗效果。方法 对某院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接受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治疗的30例患儿展开研究,随机划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研究组。对照组得到的是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接受了综合护理。每组都有15名病童。在研究过程中对比了两组病童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和炎症因子等方面的表现。结果 接受综合护理的研究组病童在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始护理之前,两组病童的炎症因子水平相差无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实施了不同的护理方案之后,研究组病童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诊疗期间对病症认知不足,使得临床误诊率提升。部分患儿合并感染其他病症会造成误诊或漏诊概率增加。针对不明因素的浅表淋巴结肿大或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来说,应尽早对其进行病理研究。
- 李晓晗
- 关键词: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护理方案
-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儿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NL)患儿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濮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59例HNL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HNL复发的危险因素,以此建立预测模型,并分析该模型对HNL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EB病毒IgG阳性及白细胞计数<3.5×109/L是影响HNL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HNL复发的预测模型,P=1[/1+e(0.962+0.538×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0.824×EB病毒IgG阳性-0.775×白细胞计数)]。ROC曲线显示,该预测模型预测HNL复发的AUC为0.863。结论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EB病毒IgG阳性及白细胞计数降低是影响HNL患儿复发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对患儿复发具有预测价值。
- 胡湘萍王耀光张敬芳
- 关键词:疾病复发
- 儿童与成人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儿童与成人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方法对2013—2018年在我院首诊为SN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起病年龄将患者分为儿童组(≤16岁)和成人组(>16岁),分别进行组间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比较。结果共纳入SNL患者105例,成人组45例,儿童组60例。两组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0,P<0.05)。临床表现中,儿童组发热、淋巴结压痛、皮疹患者所占比例与成人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1~4.907,P<0.05);两组受累淋巴结部位、肝肿大、脾肿大等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红蛋白降低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3,P<0.05);而两组血小板降低、谷丙转氨酶升高、谷草转氨酶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等指标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与成人SNL在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儿童中男性多见,发热、淋巴结压痛、皮疹较成人更常见,贫血在成人中更为常见。
- 李丹张冲林毅张秋业
- 关键词: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血红蛋白成年人
-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疗意义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CSNL)的诊疗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及内科收治的CSNL患儿51例为CSNL组,同期选择门诊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受试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并观察CSNL治疗效果。结果 51例CSNL患儿中,治愈38例,好转12例,无效1例。治疗前CSNL患儿CD3^+、CD4^+、CD19^+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和CD4^+/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治愈患儿和12例好转患儿治疗中、后外周血CD3^+、CD4^+、CD19^+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和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的指标又显著高于治疗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CD19^+,可作为临床CSNL诊疗的重要评估指标。
- 朱林超张书峰王旭辉王霖王晓晖孙英
- 关键词: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CD3^+CD4^+/CD8^+CD19^+
- 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淋巴结活检确诊的儿童SNL的临床资料,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对性别、年龄、既往免疫系统疾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与复发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结论:(1)31例SNL中有8例反复发作,其中1例进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复发组与无复发组既往合并其他免疫系统性疾病、确诊前发热持续时间及淋巴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是儿童SNL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重视合并其他免疫系统性疾病的患儿有复发或进展为SLE的可能性。
- 黄娜俞海国张雅媛樊志丹
- 关键词: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预后
- 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65例临床分析
- 目的:总结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特点,避免误诊误治.
方法:对本院11年收治的65例SNL患儿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1)全部病例均有发热,时伴有寒战,热程2~6周不等;部分有间歇热倾向.(2)淋巴...
- 郝国平王玲玲
- 关键词:预后因素
- 小儿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SNL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提高对儿童SNL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SN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5例患儿经淋巴结活检确诊为SNL;以学龄儿童为主,男女之比约为2.2:1;临床表现有发热(44例),淋巴结大(45例),伴有肝大和(或)脾肿大(10例)、多形性皮疹(5例);实验室检查多数患儿白细胞总数减少(38例)、C反应蛋白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LDH升高;急性期多有病毒及支原体感染;其中1例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4个月后诊断为SLE,复发4例,其余患儿预后良好。结论 SNL属良性自限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预后多良好;对不明原因发热伴淋巴结大患儿,应早期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诊断。
- 盛红玲张秋业
- 关键词: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儿童发热
- 4例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治体会
- 2012年
- 目的探讨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原则。方法将本科4例SNL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例患儿均经淋巴结活检确诊,共同症状发热及淋巴结肿大,抗生素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HNL病因不确定,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确诊依靠淋巴结活检,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
- 张慧洁闫会丽
- 关键词: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
- 儿童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的病因、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提高对SNL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确诊的SNL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病以学龄儿为主,平均年龄(10.4±2.9)岁,男女之比1.8∶1.临床表现主要为淋巴结肿大、压痛14例(100%),发热13例(92.9%),皮疹、肝脾肿大各2例(14.3%).14例患儿白细胞计数(2.3~7.4)×109/L,平均(3.90±0.35)×109/L,其中白细胞降低10例(71.4%),未见白细胞升高;12例C反应蛋白检测,8例轻度升高(10~30mg/dl);13例患儿行血沉检查,11例(82.6%)高于正常水平(20mm/h),平均40mm/h,最高达70mm/h;8例患儿行抗核抗体检测,2例阳性;12例患儿行抗EB病毒抗体检查4例阳性,11例行血支原体-IgM检查1例阳性,6例行柯萨奇病毒抗体检测1例阳性,柯萨奇、EB病毒混合感染1例;淋巴结组织活检可见大小不一的碎屑状坏死,坏死周围可见组织细胞增生,很少出现浆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结EB病毒DNA检测阴性.8例患儿给予强的松1.5~2.0mg/(kg·d)治疗,效果显著.病情稳定后复查血常规,5例白细胞恢复正常;复发1例,其余患儿预后良好.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发热伴淋巴结肿大、疼痛的患儿,应尽早行淋巴结活检确诊,该病呈自限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少数有复发,应长期随访.无证据证明EB病毒在SNL的发病中起作用,白细胞恢复正常可作为病情好转的指标之一.
- 李一卿
- 关键词: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发热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