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0 篇“ 二次枝 “的相关文章
铝合金汽缸盖孔隙率和二次枝 晶间距的改善方案 本文主要通过对铝合金汽缸盖燃烧室孔隙率和二次枝 晶间距的改善提升过程,简要讲诉模具对铝合金汽缸盖燃烧室孔隙率和二次枝 晶的影响。 李伟关键词:孔隙率 二次枝晶间距 基于二次枝 晶间距的差压铸造A356铝合金疲劳寿命预测 2024年 差压铸件由于复杂的结构、凝固条件不均匀,其内部的二次枝 晶间距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导致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性能。目前,产品设计阶段的有限元分析采用统一的材料疲劳性能模型,导致模拟与试验结果存在偏差。通过对差压铸件不同位置区域进行二次枝 晶间距测量和材料疲劳试验,建立了差压铸造A356铝合金的疲劳寿命、应力和二次枝 晶间距的定量关系式,得到了不同二次枝 晶间距对应的S-N曲线。经过试验验证,该定量关系式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预测疲劳寿命的对数相对误差最大绝对值在2%以下。同时,还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疲劳断口进行了观察,阐述了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机制。 徐佐 乔海波 邱正 夏书乐 刘书基 朱志华关键词:差压铸造 A356合金 二次枝晶间距 基于金相图片与OpenCV技术的二次枝 晶间距测量系统 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解决传统测量方法中过分依赖经验、操作时间较长、缺乏专业软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OpenCV自动分析金相图测量二次枝 晶间距的方法,并开发了相应自动计算系统。通过50组金相组织的测量试验验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测量系统与传统方法的测量误差不超过15%,耗时相比于传统方法缩短了75%以上。 李胜民 谢垚 李军义 殷亚军 沈旭 计效园 王东新 周建新关键词:OPENCV 二值化 机器视觉 二次枝晶间距 灰枣不同枝 龄二次枝 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2023年 为了明确灰枣不同枝 龄二次枝 果实品质差异性,比较同一树龄灰枣树不同枝 龄二次枝 的果实品质指标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为灰枣不同枝 龄果实品质形成机理研究及科学整形修剪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新疆红枣主栽品种“灰枣”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枝 龄不同的二次枝 果实21项品质指标,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建立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并根据综合品质得分进行优良度排序。灰枣不同枝 龄二次枝 果实21项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CV)均有所差异,其中P、Mn、Cu和总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5.0%,其中果实P含量的CV最大,为19.2%;Vc、Ca和Fe含量及色差值b^(*)的CV均在10.0%~15.0%之间;总黄酮和Zn含量、色差值L^(*)和a^(*)的CV均在5.0%~10.0%之间;其余品质指标的CV均小于5.0%。经因子分析提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3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100.00%,第1公因子(f1)的贡献率为44.81%,主要由果实表面色差值L^(*)、a^(*)、b^(*)、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和Mg含量8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了果实表面颜色、果实大小等果实外观品质指标。第2公因子(f2)的贡献率32.21%,由蛋白质、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总糖、K、总酸和Cu含量7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了果实酸甜口感品质及部分矿质元素含量的高低水平。第3公因子(f3)的贡献率22.99%,由P、Zn、Ca、Mn、Fe和Vc含量6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了大部分果实矿物质元素和Vc含量的高低水平。总之而言,灰枣4种枝 龄二次枝 果实综合品质优良度排序为3年生二次枝 果实>4年生二次枝 果实>2年生二次枝 果实>1年生二次枝 果实,在灰枣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枝 龄二次枝 果实的不同优势,形成因地制宜的灰枣栽培模式,整形修剪中多留2年生以上的结果枝 ,应尽量减少1年生二次枝 上结果。 木合塔尔·扎热 故丽米热·卡克什 吴正保 吴正保关键词:综合评价 果实品质 灰枣 枝龄 基于二次枝 晶间距变化特征的连铸方坯CET位置判断新方法 被引量:5 2022年 从碳钢连铸坯实际凝固组织入手对典型枝 晶二次枝 晶间距(secondary dendrite arm spacing,SDAS)进行测量分析,并发现了铸坯表面向中心凝固过程中的SDAS突增现象。结合铸坯横断面二维温度场数值模型分析可知,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olumnar to equiaxed transition,CET)的过程会影响铸坯内部的传热过程,这种影响最终以典型枝 晶SDAS突增的形式体现出来。基于典型枝 晶SDAS突增现象,确立了铸坯内部CET定量判定的新方法,即将典型枝 晶SDAS最大增加率的起始位置确定为铸坯内部CET起始位置。计算所得CET位置与铸坯内部温度梯度变化拐点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8.3%,且与生长速率变化区间相对应,同时也与实际凝固组织形貌转变位置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郭东伟 郭坤辉 张福利 张飞 张飞 曹江海关键词:凝固组织 枝晶间距 偏析 引种栽培条件下大花黄牡丹二次枝 及顶芽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确定引种栽培条件下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 及其顶芽生长发育特点、引种地和原产地花芽分化进程,为大花黄牡丹的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南栾川引种栽培的成年株大花黄牡丹为对象,观测其二次枝 及其顶芽的生长发育动态,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大花黄牡丹在引种地(栾川和拉萨)及原产地(林芝)三地的二次枝 顶芽花芽分化进程。【结果】(1)在栾川栽植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 的生长期从5月上旬持续到9月中旬,其中5月上旬-6月上旬为生长高峰;但部分花枝 的腋芽发育停滞,不形成二次枝 。(2)栾川栽植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 的生长可分为三类:第1类占比28.57%,于7月中旬形成顶芽并开始花芽分化,次年正常开花结实;第2类主要位于花枝 /果枝 中下部,形成顶芽但不分化,次年仅营养生长;第3类不形成顶芽,入冬后至次年春受冻干枯。(3)原产地林芝大花黄牡丹二次枝 56.25%的顶芽可分化成花芽,次年开花结实,未观察到第3类二次枝 。(4)在引种地和原产地,大花黄牡丹的二次枝 顶芽分化过程一致,历经6个分化阶段后,最终形成含1个主花蕾、2~3个侧花蕾、腋芽原基和叶原基的复合芽,主花蕾较侧花蕾分化时间早;腋芽原基位于第3~4个叶原基基部,次年在花枝 上发育形成新的二次枝 。(5)引种地和原产地顶芽花芽分化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引种地栾川分化起始晚,历时相对较长(88~97 d),引种地拉萨及原产地林芝花芽分化较早,历时相对较短(近70 d)。【结论】栾川引种栽培的大花黄牡丹花芽分化比例低,分化起始较晚,持续时间较长,但能够形成稳定且正常花芽分化、开花结实的二次枝 ,其自然环境可作为选择大花黄牡丹的引种栽培地点的参考。 陈庭巧 袁涛 解梦雨 唐英 曾秀丽关键词:大花黄牡丹 二次枝 花芽分化 大花黄牡丹二次枝 对结实率的影响及胚珠败育生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研究大花黄牡丹二次枝 生长对结果率和结实率的影响,以及败育胚珠的发生时期和胚珠败育的生理机制,为大花黄牡丹日后的引种栽培及人工调控结实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引种栽培的大花黄牡丹为试验材料,于2019-2021年连续3年在花果期进行二次枝 发育与果实发育的田间控制试验,按照花蕾和二次枝 处理的不同,分为A、B处理组和对照,其中A组保留不同花蕾,去除所有二次枝 ;B组保留所有二次枝 ,去除不同花蕾;对照组保留所有花蕾和二次枝 ,统计各处理的结果率和结实率;在花后12~50 d定期采集胚珠,对比分析正常胚珠与败育胚珠不同时期的生理生化指标(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含量以及脱落酸(ABA))差异。【结果】1)花后10~30 d是大花黄牡丹果实的生长高峰期,也是胚珠败育主要发生时段;花后13 d正常胚珠与败育胚珠外部形态差异明显。2)A组中,保留所有花蕾的植株结实率均较高,且高于对照组;B组中,多数去除花蕾处理组结实率高于对照组,其中仅保留最下方侧花处理结实率最低。3)花后13~14 d,大花黄牡丹正常胚珠中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同时期的败育胚珠中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花后12~13 d,败育胚珠中淀粉含量最低,之后持续上升,而正常胚珠花后14 d时淀粉含量最高,之后迅速下降;花后13 d,败育胚珠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正常胚珠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花后13~15 d,败育胚珠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正常胚珠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花后13~50 d,大花黄牡丹正常胚珠和败育胚珠的S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正常胚珠的SOD活性始终高于败育胚珠。4)花后13~20 d,大花黄正常胚珠中的IAA、GA、ZR含量,以及(GA+IAA+ZR)/ABA、GA/ABA和IAA/ABA均明显高于败育胚珠,ABA含量和 陈庭巧 袁涛 乔红雍 徐珂关键词:大花黄牡丹 结实率 胚珠败育 二次枝 内源激素 铝合金铸件凝固过程二次枝 晶臂间距模拟计算 被引量:7 2020年 以铸造CAE温度场为基础,根据Furer-Wunderlin二次枝 晶臂间距计算方法,建立了预测铝合金铸件凝固过程二次枝 晶臂间距的计算模型。计算了ZL101A阶梯形铸件在凝固过程中不同部位的局部凝固时间和各个时刻的二次枝 晶臂间距大小,对铝合金试验铸件进行金相组织观察,测量计算得到了铸件的实际二次枝 晶臂间距大小,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 车家宝 廖敦明 孙飞 陈涛关键词:铝合金 二次枝晶臂间距 凝固 水稻早熟大穗品系7-37二次枝 梗数的QTL定位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通过水稻穗部性状的改良尤其是增加二次枝 梗数更有助于实现水稻的大穗和高产。本研究以7-37作为二次枝 梗数QTL定位的亲本材料,通过小穗广亲和品种02428与7-37杂交并自交获得02428/7-37F2,然后对该F2群体中随机选取的284个单株主茎穗的二次枝 梗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二次枝 梗数呈典型的正态分布,说明二次枝 梗数受多基因控制,属数量性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利用从339对SSR引物中筛选出的均匀分布于12条染色体上的58对多态性引物对F2群体中的284个单株进行PCR扩增分析,再利用QTL Icimapping作图软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7-37的二次枝 梗数进行了QTL分析和作图,结果在4号染色体25.0~30.5 Mb区间内和6号染色体6.6~30.8Mb区间内分别定位出了二次枝 梗数相关QTL位点,LOD值分别为5.73和2.56,贡献率分别为8.95%和4.38%,加性效应分别为-5.71和-3.85,显性效应分别为-2.83和-1.30。这些研究结果为下一步二次枝 梗数QTL位点的精细定位、克隆和功能分析提供了研究基础。 郑卓 江振方 王复标 孙惠敏关键词:水稻 QTL定位 二次枝 晶取向对镍基高温合金晶粒竞争生长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采用精密铸造法制备板状双晶和三晶试样,研究晶粒的二次枝 晶取向对晶粒竞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一次枝 晶取向相同的双晶,随二次 晶界角增大,晶界位置始终位于板状试样的中间,2个晶粒之间几乎不存在竞争生长。对于一次枝 晶取向不同的三晶,汇聚晶粒和发散晶粒的竞争生长情况不同。在汇聚生长的情况下,择优取向枝 晶与非择优取向枝 晶互相阻挡,导致晶界向择优取向晶粒倾斜,这与经典的WaltonChalmers模型不一样。并且二次 取向不影响汇聚晶粒的竞争生长。在发散生长的情况下,择优取向枝 晶与非择优取向枝 晶都能分枝 出新的枝 晶,使晶界向非择优取向晶粒倾斜,这与Walton-Chalmers模型一样。此外,二次 取向不影响发散晶粒的竞争生长。 张小丽 冯丽 杨彦红 周亦胄 刘贵群关键词:镍基高温合金 定向凝固
相关作者
李绍清 作品数:100 被引量:252 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红莲型 细胞质雄性不育 野生稻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吴翠云 作品数:240 被引量:1,007 H指数:15 供职机构:塔里木大学 研究主题:果实品质 骏枣 红枣 库尔勒香梨 果实 涂美艳 作品数:206 被引量:598 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猕猴桃 枇杷 果实品质 猕猴桃溃疡病 溃疡病 林敏娟 作品数:106 被引量:404 H指数:12 供职机构:塔里木大学 研究主题:果实品质 抗寒性 裂果 骏枣 果实 孙传清 作品数:221 被引量:1,863 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编码基因 普通野生稻 野生稻 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