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0篇“ 二叠-三叠系界线“的相关文章
- 鄂西利川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地层的碳酸盐微相类型和早三叠世火山活动的证据被引量:5
- 2015年
- 本文对湖北利川地区两个剖面的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序进行了沉积微相分析,划分出6种微相类型,讨论了每种微相的成因和沉积环境,揭示了微相环境的演变规律。并且对早三叠世的火山活动进行了讨论,以此探讨P/T之交生物礁和微生物岩的古环境意义以及生物大灭绝的诱因。
- 余聪姚华舟赵小明杨振强
- 关键词:碳酸盐岩微相微生物岩P/T界线生物大灭绝
- 大兴安岭南部幸福之路组的时代及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来自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的证据被引量:13
- 2015年
- 多数研究者认为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断裂带为华北与西伯利亚两大板块的最后缝合带,但最后拼合时间仍存在分歧,原因之一是对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地层研究不足,尤其是对上二叠统与下三叠统接触关系研究更为欠缺。幸福之路组分布于大兴安岭南部,为一套以红层为主要特征的杂色碎屑岩组合,含有叶肢介、介形虫、双壳、植物及孢粉化石。笔者对采自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幸福之路组上段的岩屑晶屑凝灰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分析,结果为(254.3±2.6)Ma。结合已有的火山岩测年及化石资料认为,幸福之路组上段下部时代为晚二叠世,上部为早三叠世早期,大兴安岭地区上二叠统与下三叠统为连续沉积,晚二叠世晚期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拼合,古亚洲洋消失,发生南北生物群的混生,早三叠世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结束。
- 张海华郑月娟陈树旺张健公繁浩苏飞黄欣
- 关键词:U-PB年龄
- 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微生物岩基本特征与地质意义
- 二叠纪末全球生物大灭绝后,特提斯低纬度地区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普遍发育一套被称为微生物岩的特殊碳酸盐岩沉积,其时代归属、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成因机制及古环境等倍受关注。论文以川西北江油、剑阁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微生物岩为...
- 唐浩
- 关键词:微生物岩二叠-三叠系界线早三叠世
- 江西修水二叠—三叠系界线海平面下降事件与生物绝灭主幕的同时性
- 我们在江西修水发现了一个出露连续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剖面。对该剖面的研究揭示在距离PT界线之下0.8米处,也就是Hindeodus changxingensis带(相当于标准层型剖面的Hindeodus typica...
- 吴亚生姜红霞廖太平刘丽静
- 关键词:海平面下降大灭绝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二叠纪末气候变冷
- 德国中部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的古地理与相
- 陆内中欧盆地(CEB)二叠—三叠系界线(PTB)地层为陆相红层。从岩性地层角度而言,该段地层顶部是蒸发萨勃哈环境下沉积的厚约30m的镁灰岩统(Zechstein)Fulda组地层,底部是不含蒸发岩的干盐湖系统中沉积的厚1...
- Gerhard H.BachmannHeinz W.KozurMichael Szurlies
- 关键词:古地理学沉积旋回磁性地层学
- 川西北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微生物岩基本特征及意义
- 纪末全球生物大灭绝后,特提斯低纬度地区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普遍发育一套被称为微生物岩的特殊碳酸盐岩沉积,其时代归属、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成因机制及古环境等备受关注.论文描述了川西北江油、剑阁一带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内的微生物...
- 唐浩谭秀成肖劲东谭伟杨雪飞
- 关键词:微生物岩古环境
- 西藏文布当桑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牙形石SHRIMP微区原位氧同位素研究
- 近年来许多地质学家都致力于第四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模型的研究,借以了解第四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演化阶段,并预测未来的气候发展趋势以及其对生物圈的影响。但目前全球气候变化是否足以导致生物大规模绝灭,尚缺乏有力的证据。要科学地...
- 周丽芹
- 关键词:二叠-三叠系界线牙形石古气候变化
- 重庆中梁山凉风垭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牙形类生物地层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系统研究重庆中梁山凉风垭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的牙形类化石及其地层分布,应用样品居群的方法识别出2属7种,并划分为5个牙形类化石带,由下至上依次为:Clarkina changxingensis带,C.yini带,C.meishanensis带,Hindeodus praeparvus带及H.parvus带。确定Clarkina属占优势的居群与Hindeodus属占优势的居群的更替界面位于样品30-1与30-2之间,在此界面之上腕足类、类和珊瑚类等均发生了大量物种消失现象,仅有少量腕足类延续至三叠系底部,这一生物灭绝过程在时间和模式上与煤山剖面的基本一致。二叠系与三叠系的界线位于34层底部Hindeodus parvus分子首现的位置。
- 袁东勋沈树忠
- 关键词:牙形类化石带二叠-三叠系界线
- 重庆北碚老龙洞二叠—三叠系界线层中的全脐螺侏儒化:环境突变中的机会群落?
- 本文首次报道重庆北碚老龙洞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的全脐螺科的微型腹足类动物群。全脐螺科个体微小,多为盘形、圆锥形,具明显的脐,方解石质的壳壁。区分出研究层内的两类全脐螺,一类是碗形,脐宽而大,脐部深凹;壳壁厚度变化很大...
- 姜红霞吴亚生刁建波陈建阳
- 广西东攀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磁学特征及古气候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对广西东攀深水相二叠三叠系(T/P)界线剖面进行了高密度的岩石磁学研究.磁化率、饱和等温剩磁、不同S比值、FeO、Fe_2O_3/FeO曲线和磁性矿物综合研究显示:T/P界线下至界线上岩石的载磁矿物发生由低矫顽力组分向高矫顽力组分的截然转变,该转变发生在界线下约12cm处,这可能指示T/P之交气候发生由温湿向干热的转化.不同剖面T/P界线附近的磁化率曲线可以进行区域性对比;界线之下普遍存在的磁化率高值段可能指示了特殊的古气候意义.
- 陈建业冯庆来
- 关键词:岩石磁学古气候
相关作者
- 杨守仁

- 作品数:26被引量:189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牙形石 三叠纪 海滩岩 二叠-三叠系界线 古生物
- 朱相水

- 作品数:18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环境资源科学系
- 研究主题:牙形刺 二叠系 三叠系 化石 二叠-三叠系界线
- 沈树忠

- 作品数:58被引量:32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二叠纪 二叠系 腕足动物 乐平统 长兴阶
- 童金南

- 作品数:191被引量:973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
- 研究主题:早三叠世 下三叠统 生物地层 二叠纪-三叠纪 古生物学
- 刘建波

- 作品数:91被引量:61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早奥陶世 微生物岩 奥陶纪 海平面变化 牙形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