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07篇“ 乘数效应“的相关文章
水利数据要素构建与乘数效应激活路径
2025年
依托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水利行业全力夯实水利数据要素发展基础。目前水利行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数据资源体系,但是水利数据要素化过程尚未完成,数据开发利用程度仍需加强,数据治理和融合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且面向数据要素市场化的行业制度尚不完备,市场需求不明确,流通交易通道未打通,市场化场景尚需探索。总结水利数据要素化总体思路与任务,研究并提出了水利数据要素化建设方案,主要包括构建完善高质量水利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实现水利数据资产化,建立水利数据要素制度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多元流通的水利数据要素市场,健全水利数据要素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探索提出“以数强基、以数增效、数字赋能、数惠民生”水利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激活路径。从健全数据要素市场体制机制、促进水利数据要素流通、夯实数字孪生水利算据基础、探索跨界协同的要素体系建设、拓宽水利建设投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思考与建议。
邹晓涛金思凡黄天称张文强童钟
关键词:乘数效应
公共数据乘数效应效率研究:以养老数据为例
2025年
[目的/意义]公共数据是数据要素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公共数据乘数效应效率,有助于考察我国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发挥情况,剖析影响其成效发挥的原因,为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界定公共数据乘数效应效率的概念内涵,构建多维度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对样本平台的养老主题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公共数据乘数效应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效应以及冗余不足率。[结果/结论]我国公共数据乘数效应效率存在三方面问题:管理和技术水平滞后所导致的资源利用率低;资源规模不足所导致的产出收益较低;配置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冗余和不足。由此提出建议:提升管理效能、协同开放运营,加强政策制度保障、扩大资源投入规模,优化资源配置、营造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生态,以全面提升公共数据乘数效应效率。
袁莉王丹
关键词:公共数据乘数效应数据包络分析
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打造宁波数据价值新高地
2025年
当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数据在企业生产行为中所展现出来的要素驱动力量更加明显,正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增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如美国的“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战略、德国的“工业4.0”战略、英国的“制造2050”计划、日本的“工业重生”战略等,这些举措都提到了构建大数据驱动的工业新生态,凸显了数据要素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迫切性和战略性。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公布,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围,提出数据要素正在成为企业进行决策、生产、营销、交易、配送、服务等商务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投入品和重要的战略性资产。
禹久泓
关键词:战略性资产乘数效应要素市场化数据价值人工智能
苏州市扩大赛事经济乘数效应的路径探究
2025年
赛事活动对举办地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多维度的特点。本文借鉴经济学的乘数理论,阐述了赛事活动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丰富市民生活等方面的乘数效应,并指出赛事活动乘数效应既存在正面效应,又存在负面效应。本文分析了江苏省苏州市赛事活动的发展基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苏州扩大赛事活动正面乘数效应的实践路径:政府和市场有效分工合作,促进赛事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赛事搭台,产业赋能,实现赛内外经济双循环;统筹资源,构建多层次赛事体系;打造赛事IP,以赛事塑造城市名片。旨在更好地发挥赛事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推动苏州赛事经济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刘素平李杨
关键词:赛事活动乘数效应
基于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的农村产业价值链分析与风险防控
2025年
农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证。目前,农村产业振兴遭遇多重挑战,如规模化带来的压力、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度不足以及人才瓶颈等。基于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为农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思路。在分析农村产业数据要素的特点和价值链各环节的主体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的多个领域,涵盖农产品市场预测、病虫害预测与质量控制、农产品价值的实现、产品追溯与消费者保护以及农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等。在推进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的过程中,需要提升管理水平,从而有效应对数据质量、数据安全和数据技术等方面的风险。
朱峰徐晓然
关键词:乘数效应价值链
要素高效集聚与首都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兼论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
2025年
强化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形成吸引高端要素集聚的引力场,是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本文在系统分析劳动、技术、资本三类基础要素高效集聚对首都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的基础上,从数字贸易规模和数字知识累积两个方面引入数据要素,对上述影响机制进行了拓展,并以2010~2022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为实证依据,对其乘数效应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整体上,要素高效集聚能带动首都经济圈实现高质量发展,但呈现出明显的“U”型特征;具体地,技术和资本要素集聚对其带动效应表现出“U”型特征,而劳动要素集聚则为倒“U”型。特别地,引入数据要素集聚能够充分发挥其在技术与劳动要素市场的乘数效应,数字贸易规模扩大使得劳动与技术要素高效集聚对首都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带动效应更强,且数字知识集聚的乘数效应主要体现在技术要素集聚驱动高质量发展方面。通过上述发现本文以期为充分发挥新时代数据要素优势,助推首都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进而引领建设全国高端城市群提供经验支撑。
徐生霞王力荣张娅茹
关键词:首都经济圈乘数效应
释放“乘数效应” 携手共创未来——第二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在天津举行
2025年
1月8日至10日,第二十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贸促会(CCPIT)、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IAEE)、独立组展商协会(SISO)、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联合主办,中国国际商会、天津市贸促会共同承办,旨在为国内外会展行业精英提供一个广泛交流与深度合作的平台。
于云霞
关键词:中国国际商会会展行业乘数效应中国会展经济
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的乘数效应——基于研发异质性与企业产权性质视角
2025年
本文在一个含有企业产权性质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引入研发活动异质性及投入产出结构,对比研究政府应用研究支出与基础研究支出对国有部门及非国有企业部门的异质性影响,并对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乘数进行估算。模拟结果显示,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及基础研究支出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作用,其中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具有较强的即期影响,但其影响效应的持续性不足;基础研究支出能够产生较长期的影响,但其影响效应具有时滞性。通过计算各类乘数发现,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及基础研究支出乘数均逐渐增大,但基础研究支出的长期乘数要显著大于应用研究支出;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将对非国有企业部门产生更强的乘数效应;投入产出结构、研发支持偏向性及信贷融资偏向性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乘数具有显著影响,当剥离投入产出结构后,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及基础研究支出乘数均明显减小,当消除研发支持偏向性及信贷融资偏向性后,政府应用研究支出乘数及基础研究支出乘数均明显增大。本文为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支出结构,有效发挥政府财政科技支持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潘雄锋徐海涛
中国制造业就业乘数效应及其变动趋势:基于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估计
2025年
制造业就业乘数效应是经济学相关领域的前沿基础性议题,就业乘数变化是人口与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转变的重要反映。本文使用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估计了2000—2020年制造业对本地服务业就业的长期乘数效应。研究发现,2000—2020年总体制造业就业乘数为0.59,但呈现出典型的阶段性特征与转折性变化,2000—2010年制造业就业乘数达到0.62,2010—2020年已没有显著的就业乘数效应。第一个十年中,制造业对生活性服务业就业乘数较强,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就业乘数较弱。第二个十年中,制造业对生活性服务业就业甚至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制造业就业乘数效应的转折性变化反映出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转变,与中国人口、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具有同步性,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独特性。持续观察制造业就业乘数效应,有助于理解中国人口与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快速转变的过程,更好地把握人口与经济新常态下的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与宏观经济政策。
程杰
关键词:制造业就业乘数
电子消费券与政策乘数效应
2024年
电子消费券是各地政府实现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由于其具有杆杆效应乘数效应,推动经济增长短期效果明显,但是,存在使用范围、使用主体、使用规则等问题,弱化了电子消费券释放消费潜力效果。通过分析多地实施效果,发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投机获利、发放不公、效果受限、挤出效应和长期效果不明显问题。得出结论,电子消费券固然可以带动经济发展,但属于过渡性政策,要谨慎使用,并寻找长期有效策略拉动经济增长。为达到该目标,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转变发行方式,提高公平程度、加强监管力度,预防投机行为、规范发放门槛,最大化“乘数效应”、构建推动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Electronic consumption vouchers are 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ies implemented by local governments to drive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consumption. Due to their pole and multiplier effects, they have significant short-term effects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there are issues with the scope, subject, and rules of use, which weaken the effect of electronic consumption vouchers on unleashing consumption potential. By analyzing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s in multiple locations,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speculative profits, unfair distribution, limited effectiveness, crowding out effects, and unclear long-term effects in the use proces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electronic consumption vouchers can certainly dr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ey belong to transitional policies that should be used with caution and long-term effective strategies should be sought to drive economic growth.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transform the issuance method, improve fairness, strengthen supervision, prevent speculative behavior, regulate the issuance threshold, maximize the “multiplier effect”, and build a long-term mechanism to promote consumption growth.
冉丽
关键词:乘数效应经济增长

相关作者

党东耀
作品数:52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媒介融合 媒介 媒介素养 新媒体 乘数效应
李秀敏
作品数:90被引量:56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人力资本 产业结构 东北亚 实证检验 经济增长
吴忠民
作品数:336被引量:2,391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主题:社会公正 社会矛盾 社会 公正 社会成员
王佩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乘数效应 外贸乘数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多元回归模型 实证分析
陈红春
作品数:13被引量:570H指数:7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
研究主题:生态价值 乘数效应 可持续发展 大都市 城市房地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