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32篇“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相关文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骆成榆编著
经脑脊液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技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经脑脊液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技术(NGS)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ICNS)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95例经脑脊液病原体培养或PCR测定病原体DNA确诊的ICNS患者。均行脑脊液病原体NGS检测,以经脑脊液病原体培养或PCR测定病原体DN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脑脊液病原体NGS诊断不同类型ICNS的诊断效能,并比较不同类型ICNS患者临床症状、脑脊液生化结果。结果NGS检查显示,病毒性脑炎43例,化脓性脑膜炎27例,结核性脑膜炎4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20例。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膜刺激征阳性率高于病毒性脑炎(P<0.05);脑脊液病原体NGS诊断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诊断化脓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特异度、准确度高于诊断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的特异度、准确度(P<0.05)。结论经脑脊液病原体NGS可用于ICNS早期鉴别诊断中,临床可结合脑脊液生化指标辅助评估ICNS类型,为临床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马国梅李辉王亚丽曹端华韩敬哲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高通量测序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与细菌培养对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与细菌培养对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儿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于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疑似CNSI病儿120例脑脊液标本,并行mNGS检测和细菌培养。计算诊断CNS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估两种方法诊断CNSI的临床价值,比较两种方法送检至收到反馈结果的时间。结果纳入的120例疑似CNSI病儿中,临床诊断出CNSI病人78例。mNGS阳性70例,细菌培养阳性30例,两种检验方法结果相一致的26例,细菌培养结果阴性而mNGS结果阳性30例,在42例非CNSI病人中,mNGS阳性但细菌培养阴性病人4例,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均为阴性4例。mNGS检测出的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病毒和真菌检出构成比依次降低(64.3%>20.0%>11.4%>4.3%),细菌培养检测出的30例阳性均为革兰阴性菌。根据CNSI临床诊断标准,mNGS和细菌培养诊断CNSI的灵敏度为89.7%、38.5%,特异度为83.3%、100.0%,阳性预测值为90.9%、100.0%,阴性预测值为81.4%、46.7%,mNGS诊断CNSI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88(0.81,0.95)高于细菌培养诊断CNSI的AUC 95%CI为0.65(0.54,0.76)(P<0.05)。mNGS检测自标本送检至临床医师收到结果所用时间为(38.36±4.85)h显著低于细菌培养(198.51±8.47)h(t=26.35,P<0.001)。mNGS检测细菌阳性的结果反馈时间(32.47±3.14)h显著低于细菌培养(92.68±10.52)h(t=15.63,P<0.001)。结论mNGS对疑似CNSI的病儿具有较高的临床效能,病原体检测出率高,更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
杨艳祁亚平田启运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细菌培养儿童
视频脑电图联合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对伴惊厥发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视频脑电图(VEEG)联合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对伴惊厥发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于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00例伴惊厥发作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均行VEEG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通过检测脑脊液判断是否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将其分为感染组(36例)和非感染组(64例),比较两组VEEG检测异常情况(包括正常、正常范围、界限性和异常),以及与CRP、PCT水平,分析VEEG联合CRP、PCT诊断结果与脑脊液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EEG联合CRP、PCT的诊断效能。结果:感染组36例患儿中VEEG检测正常范围2例(占5.56%),界线性11例(占30.56%),异常23例(占63.89%);非感染组64例患儿中正常54例(占84.38%),正常范围6例(占9.38%),界线性3例(占4.68%),异常1例(占1.56%)。感染组异常情况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81,P<0.05);感染组CRP和PCT水平亦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9、5.410,P<0.05);VEEG联合CRP、PCT诊断与脑脊液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867);ROC分析显示,VEEG联合CRP、PCT诊断伴惊厥发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63、86.11%和98.44%,AUC、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VEEG单独诊断。结论:伴惊厥发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VEEG异常情况,CRP和PCT水平与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伴惊厥发作患者相比差异显著,临床应用VEEG联合CRP、PCT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张海燕吴莉莉尹远远张颖
关键词:C反应蛋白(CRP)惊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65例肺炎克雷伯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2018—2023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65例肺炎克雷伯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为肺炎克雷伯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附属脑科医院患者中,临床症状符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且脑脊液培养为肺炎克雷伯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65例发生肺炎克雷伯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中,1~6个月患儿共12例,占18.5%;>60岁患者26例,占40.0%;患者主要来自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有16例患有胶质瘤(24.6%)、13例患有脑积水(20.0%);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CRKP菌株;CRKP组与非CRKP组在侵袭性操作、多联抗菌药物使用、外周血PCT>0.5μ·L^(-1)、脑脊液总蛋白>0.45·L^(-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克雷伯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见于低龄患儿及老人,该类患者免疫力低,并伴有严重基础疾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原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合理的治疗。
王余成胡亚倩杨大恒曹彤周晋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肺炎克雷伯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碳青霉烯耐药
脑脊液生化化验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意义
2025年
深度探寻脑脊液生化化验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里的临床价值,特别是其在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早期甄别环节所发挥的作用,剖析不同感染类型下脑脊液生化成分的变动态势。方法 择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 72 例患者,将其划分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组(即实验组)以及健康对照组。借助腰椎穿刺的方式采集脑脊液样本,对其中蛋白质浓度、糖浓度、白细胞计数、氯化物浓度以及乳酸浓度这五项关键生化指标展开测定。运用统计学手段对两组数据予以分析,以评估其间的差异性以及临床诊断意义。结果 实验组与健康组在这五个指标上均呈现出极为显著的差异。具体而言,实验组脑脊液蛋白质浓度为 1.52±0.45 g/L,相较于健康组的 0.32±0.15 g/L 明显偏高(P<0.001);脑脊液糖浓度(1.12±0.30 mmol/L 对比 2.58±0.45 mmol/L,P<0.001)以及白细胞计数(21.6±7.3× 10/L 相较于 1.1±0.4× 10/L,P<0.001)显著攀升,而氯化物浓度(124.6±19.4mmol/L 与 132.8±14.7mmol/L 相比,P<0.001)和乳酸浓度(3.98±1.23 mmol/L 对照 1.12±0.26 mmol/L,P<0.001)则显著下降。结论 脑脊液生化化验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领域意义非凡。通过对蛋白质、糖、白细胞、氯化物以及乳酸等指标展开分析,能够卓有成效地区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健康状态,并且生化变化同感染类型、严重程度紧密相连,为临床工作提供了精准无误、切实可靠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辅助工具。
刘静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新生儿蜡样芽孢杆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
2025年
本文报道1例蜡样芽孢杆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新生儿。患儿系出生胎龄33周+1早产儿,生后转孕母分娩医院儿科,因反复发热于2022年10月5日(38日龄)转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患儿生后多次脑脊液及头颅MRI检查均提示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脓肿,但多次血培养及脑脊液培养均阴性。38日龄时脑脊液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示蜡样芽孢杆菌群,予万古霉素、后续序贯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病情好转,67日龄出院。98日龄随访,头颅MRI较前好转,症状缓解。2岁时电话随访,患儿生长发育未见异常。
俞蓉王靓容志惠
关键词:蜡样芽孢杆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早产儿母乳
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PCR结果及临床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疑似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患者脑脊液PCR病原体检测结果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CNS感染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脑脊液常规检查,采用多重PCR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脑脊液中病原体。最终确诊CNS感染的患者根据PCR检测结果分为PCR阳性组和PCR阴性组,将非CNS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临床实验室资料。采用Upset图归纳PCR阴性CNS感染患者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特征与PCR阴性CNS感染的关系。结果140例患者最终96例确诊CNS感染,96例CNS感染患者中有56例PCR阳性,据此分为PCR阳性组(56例)、PCR阴性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3组发热时间、脑膜刺激征、脑电图重度改变、意识障碍比例、脑脊液白细胞数、脑脊液蛋白量及颅脑CT异常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阳性组脑膜刺激征比例、脑脊液白细胞数、脑脊液蛋白量、脑电图重度改变比例高于PCR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set图显示,PCR阴性CNS感染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主要集中在脑脊液白细胞数>50×10^(6)/L、脑电图重度改变、脑脊液蛋白量>0.2 g/L、脑膜刺激征及发热时间>4 d;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膜刺激征(OR=7.040)、脑脊液白细胞数(OR=1.323)、脑脊液蛋白量(OR=8.989)、脑电图重度改变(OR=16.667)与PCR阴性CNS感染有关(P<0.05)。结论早期PCR阴性的患者可通过判断其临床特征来预测CNS感染,对于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王洋赵辉李辉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多重PCR检测脑脊液
儿童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早期识别与研究进展
2025年
发热是神经外科术后的常见现象,而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率为1.9%~9.2%。尚缺乏神经外科术后发热患儿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统一标准,但此类患儿临床多经验性应用抗感染药物,因此存在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过度、耐药菌占比增加等问题。本文旨在综述儿童神经外科术后发热的机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早期识别及诊治研究进展,以期协助儿童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王依李科纯王丽娟钱素云
关键词: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黑龙江医院收治的45例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收集脑脊液6 ml,分别进行mNGS与常规检测后进行比较。结果经过mNGS技术检测,成功识别出共计26例可疑病原体,同时,脑脊液微生物培养技术检测出3例疑似存在的可疑病原体。在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方面,mNGS组的灵敏度、准确度以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微生物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NGS组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方面均相近于微生物培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评估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时,相较于脑脊液微生物培养检查,mNGS的优势显著,但仍应结合多种检验方法综合判断,以达到准确判断的目的。
南在元冯德琳王春雨石佳慧
关键词:儿童中枢神经系统

相关作者

刘钢
作品数:197被引量:1,132H指数:1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肺炎链球菌 脑膜炎 儿童患者 细菌性脑膜炎
何俊瑛
作品数:242被引量:572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脑脊液细胞学 脑膜癌病 脑炎
张育才
作品数:372被引量:1,852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脓毒症 儿童重症 脓毒性休克 严重脓毒症
王玉光
作品数:353被引量:3,326H指数:2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艾滋病 间质性肺疾病 中医 手足口病 中医证候
曹敬荣
作品数:99被引量:574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脑脊液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阴道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