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3篇“ 中尺度雨团“的相关文章
一次极端降水的中尺度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CMWF ERA-Interim 0.125°×0.125°分析资料、FY-2G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对2017年8月18-19日漯河极端降水的中尺度特征及降水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过程在200 hPa高空分流区、500 hPa高空槽以及副热带高压、低层急流切变、地面低压倒槽等天气尺度系统合理配置及其相互作用下发生。(2)探空显示漯河上空具有较高的对流潜势,有利于中尺度初生和发展。低层饱和、厚暖云层、弱风切变有利于暴产生,高CAPE值、高比湿和高降水效率是极端的重要原因。(3)中尺度对流云一个随槽前西南气流东移北上,一个随低层切变线南压,相向合并发展为M_(β)CS,有利于暴增强。不同于以往本地区的云"同向合并",持续的列车效应以及低质心高效率的中尺度对流单体后向传播导致强回波长时间维持,极端降水发展。(4)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和强辐合心对强降水起到动力触发作用,有利于对流发展。冷池出流与交汇北上的东南风和偏东风相互作用,导致水平温度梯度增大形成和冷池前侧锋生加强,一方面致使组织化发展和单体后向传播,另一方面也在降水区下游触发新生,冷池持续增强。(5)本次过程整层风场较弱,且低层气流传播速度大于引导气流速度,平移与传播方向的反向夹角大,导致两者矢量和大幅度偏离了引导气流方向,同时产生的减速效应导致暴中尺度系统移动缓慢,导致极端降水形成。
武威顾佳佳
关键词:极端降水雨团
内蒙古典型暴过程的中尺度观测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利用FY-2E逐时云顶黑体亮温资料(TBB)、闪电定位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和逐时降水资料,对20092013年6~8月内蒙古7例暴天气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暴的降水强度在1~3h即可达到暴或大暴量级,中尺度活动是内蒙古暴过程形成原因,而80%活动是中尺度对流系统(MCS)造成的。MCS内TBB不超过一52℃冷云区和地闪密度大值心对强度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冷锋云系MCS造成的多原地生成和消亡,TBB不超过52℃冷云区面积小,维持时间为2~8h,地闪密度增长缓慢而且发生频次低;冷涡云系跳跃式出现在MCS冷云区或冷空气流人一侧,出现’FBB不超过一62℃冷云区,出现频次高,持续出现时间可长达24h,地闪密度增长迅速且发生频次高。7次暴过程约有60%伴有地闪活动,地闪密度达到最大值时刻预示未来1~3h最强出现和MCS发展到成熟。地面加密风场中尺度辐合线先于MCS和出现,中尺度辐合线造成的局地辐合可作为MCS发展的启动机制。
常煜
关键词:暴雨过程中尺度雨团中尺度对流系统地闪密度
动能EOF分析和β中尺度的能量转换
2014年
本文针对2008年上海8月25日暴过程,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其较好模拟的结果,应用EOF分析方法对其做了动能偏差场的统计动力诊断。探讨了该暴过程各种尺度天气系统,特别是β中尺度,其有效位能向动能的转化机制。所得主要结论有:对该暴过程,动能偏差场EOF分析的第一、二、三模态可分别称为暴背景模态、暴系统模态和暴模态。在该暴落区附近,低层各模态动能偏差场水平梯度的绝对值均较大,系统演变也较剧烈,且尤以暴模态为甚;这表明低层暴模态该处风场具有强烈的非地转性,有着强辐合,运动是非平衡的,其性质为重力惯性波(含涡旋—重力惯性混合波)。在某等压面上,有效位能的时间变化与位势偏差的时间变化相同,而前者的水平梯度则与后者的空间梯度大致相同,这样讨论某层前者的变化就归结于讨论该层后者的变化。暴来临前在该暴落区附近,前三个模态都有有效位能向动能的转化,其表现为动能的增长和有效位能的下降,且以暴模态表现更突出。暴模态的尺度为β中尺度,这表明该尺度的系统在有效位能向动能转换起着关键作用,且扮演着有效位能与涡旋场动能之间转换的介角色。
于杰张继权张铭
关键词:EOF分析Β中尺度雨团能量转换
低纬高原地区一次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
对2001年5月31日~6月1日发生于低纬高原地区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确定大尺度环流形势场、降水过程及模拟正确的基础上,对引发强降水的主要A,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模拟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再诊断分析研究。...
董海萍赵思雄曾庆存
关键词:强降水中尺度雨团低纬高原数值模拟
低纬高原地区一次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
对2001年5月31日~6月1日发生于低纬高原地区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确定大尺度环流形势场、降水过程及模拟正确的基础上,对引发强降水的主要A,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模拟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再诊断分析研究。...
董海萍赵思雄曾庆存
关键词:强降水中尺度雨团低纬高原数值模拟
一次区域性暴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结合多普勒雷达产品特征对2007年7月18~19日烟台地区出现的一次区域性暴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个强降水自西北向东南移过半岛是产生这次大暴的主要原因。冷锋带状回波与冷锋前方块状回波结合后迅速发展,有气旋出现。700hPa干舌、500hPa弱冷平流和强上升区的存在是出现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原因。
姜俊玲张雪冬党英娜石磊
关键词:暴雨中尺度雨团中气旋
低纬高原地区一次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对2001年5月31日~6月1日发生于低纬高原地区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确定大尺度环流形势场、降水过程及模拟正确的基础上,对引发强降水的主要A,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模拟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再诊断分析研...
董海萍赵思雄曾庆存
关键词:强降水中尺度雨团低纬高原数值模拟
低纬高原地区一次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对2001年5月31日~6月1日发生于低纬高原地区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确定大尺度环流形势场、降水过程及模拟正确的基础上,对引发强降水的主要A,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模拟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再诊断分析研...
董海萍赵思雄曾庆存
关键词:强降水中尺度雨团低纬高原数值模拟
低纬高原地区一次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对2001年5月31日-6月1日发生于低纬高原地区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确定大尺度环流形势场、降水过程及模拟正确的基础上,对引发强降水的主要A,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模拟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再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A所在区域未发现有明显的气旋系统(或扰动),但在其发展强盛期,仍具有明显的中尺度动力和热力结构特征;低层正涡度心先于降水系统的发展,而垂直上升运动是低层气流辐合抬升的结果;A的形成与近地层气流辐合线密切相关,并与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密切关联;南风分量对强A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受其大尺度环流场的影响,A的发展演变与印缅槽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对中尺度A的水汽来源分析表明:在中尺度系统发展成熟前有较强的向A区域的水汽输送,并且水汽主要来源其西南侧,即孟加拉湾。
董海萍赵思雄曾庆存
关键词:强降水中尺度雨团低纬高原数值模拟
“碧利斯”的中尺度和雷达回波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对“碧利斯”雷达回波分析表明:雷达回波受着三个阶段不同天气尺度的影响。第一阶段是台风低压强偏北气流的作用,强中尺度出现在强风的左侧;第二阶段是台风辐合线与西南急流的共同作用,强中尺度出现在西南急流左侧辐合线辐合最强的地方;第三阶段是台风低压过境时北侧强旋转风的作用,强中尺度出现在东南急流与东北急流间气旋性曲率最大的地方。三个阶段的回波性质不尽相同,降水性质也差别很大。对这三个阶段主要的雷达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结论,有益于今后在雷达回波监测网熟练掌握不同天气尺度的雷达回波中尺度的发生发展,使其在短时临近预报、联防预警信息及预警信号的发布起到重要作用。
周文志孙莹唐熠廖慕科蒋丽娟
关键词:热带气旋中尺度雨团雷达回波分析预警信号

相关作者

赵思雄
作品数:138被引量:2,925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暴雨 数值模拟 强降水 中尺度对流系统 中尺度
徐宝祥
作品数:51被引量:527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雷达 双线偏振 双线偏振雷达 多普勒天气雷达 降雨
石定朴
作品数:8被引量:9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卫星云图 暴雨过程 松花江流域 盛夏 中尺度雨团
许秀红
作品数:28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气象
研究主题:交通事故 暴雨 安全等级 道路交通事故 气象条件
曾庆存
作品数:247被引量:2,189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模式 季风 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