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篇“ 中央古隆起“的相关文章
-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古隆起与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2024年
- 利用鄂尔多斯盆地最新二维格架大剖面,结合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与钻井资料,重新对盆地乌审旗古隆起与中央古隆起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再次厘定了盆地寒武纪—奥陶纪沉积构造格局,明确了古隆起变迁演化历程。研究结果表明:①证实奥陶纪乌审旗古隆起具有“北高南低”的构造格局。②乌审旗古隆起对寒武系沉积控制作用明显,而中央古隆起对奥陶系沉积控制作用明显。③三维地震资料证实怀远运动期(甚至怀远运动之前),乌审旗古隆起相较中央古隆起遭受了更为严重的暴露剥蚀,前奥陶纪乌审旗古隆起更高。④乌审旗古隆起活动期为前寒武纪,逐步消隐至奥陶纪基本不再活动。中央古隆起隆升于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前,在此之前盆地西南部的庆阳古隆起与北部的伊盟古隆起独立活动,马家沟组沉积前隆升形成北达伊盟古隆起、南连庆阳古隆起的“L型”中央古隆起。⑤两大古隆起共同控制了沉积相带分布,形成了盆地中、东部有利储-盖组合,前奥陶纪风化壳型气藏、中部岩性气藏及东部断缝型气藏可能是有利勘探领域。
- 陈平李维周义军裴文瑞于小伟韩伟梁国平路鹏程王雷
- 关键词:奥陶纪寒武纪中央古隆起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构造特征及演化
-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在整个盆地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控制着盆地早古生代的沉积格局,而且与下古生界天然气运聚成藏也密切相关,是盆地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因此中央古隆起一直受到学术界和石油地质工...
- 姚嘉玮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
- 中央古隆起对富县地区马五段储层发育的控制被引量:2
- 2024年
-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自1989年陕参1井发现以后,马家沟组五段风化壳气藏勘探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央古隆起对富县地区马家沟组沉积和储层的影响,未进行详细的研究,制约了该地区下古生界的油气勘探。通过对富县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特征、沉积微相、岩溶发育规律的研究,明确了中央古隆起对研究区地层沉积的控制作用以及对岩相、沉积微相展布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古隆起对富县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沉积具有继承性,整体厚度表现为北厚南薄、东厚西薄。通过沉积微相特征的研究,古隆起的边缘地区水动力较强,发育呈席状的台内滩、潮缘滩。奥陶系风化壳与中央古隆起的形态、结构、演化与保存密切相关,中央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制约了奥陶系岩溶体系的发育与保存。
- 苏娟杨飞张军涛张涛刘璐杨佳奇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奥陶系马家沟组岩溶储层
- 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古隆起基岩气藏形成条件与有利勘探区
- 2024年
- 为寻找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基岩天然气富集区,分析了其天然气成因和有利成藏条件,优选了基岩气藏有利勘探区块。研究结果表明:①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古隆起天然气组分和成因与徐家围子断陷类似,均是以甲烷为主的高—过成熟的煤型气,显示基岩气藏气源主要来自古隆起东侧徐家围子断陷。②优质烃源岩、有利储层、立体输导通道和优良盖层等有利条件耦合是形成基岩气藏的关键,沙河子组烃源岩泥岩和煤岩TOC平均分别为4.33%和32.56%,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宋站和徐西等生烃洼槽生烃强度普遍大于180×10^(8)m^(3)/km^(2),是基岩重要的气源;受风化和破裂作用影响,基岩顶、底形成的风化壳孔缝层、内幕裂缝层等有利储层孔隙度分别为4.3%和1.3%,渗透率分别为0.45 mD和6.3 mD;风化壳、断层和裂缝耦合形成“S”型、“T”型和“断缝体”型输导通道,促进了天然气的侧向运移;登娄库组泥岩厚度大、突破压力高,且其形成时间早于天然气大规模运移和充注成藏期,使得基岩气藏得以保存。③中央古隆起带可分为3个有利勘探区,北部汪家屯凸起和昌德凸起主要为风化壳气藏,发育“S”型、“T”型输导通道,气藏受输导通道和保存条件联合控制,南部肇州凸起则以基岩内幕气藏为主,发育“断缝体”型输导通道,气藏受储层厚度、物性和圈闭影响明显。
- 冉逸轩王健张熠
- 关键词:中央古隆起松辽盆地北部
-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西侧地质结构特征分析
- 中央古隆起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其在寒武纪已具雏形,奥陶纪进一步发展,加里东末期趋于消亡。该隆起是分隔下古生界祁连海沉积体系与华北海沉积体系的继承型隆起。由于中央古隆起西侧紧邻西缘南段高陡构造区,经历多期改造、应力背景...
- 陈思谦代双和周义军强敏余小雷江斐
- 关键词:中央古隆起下古生界地质结构太原组鄂尔多斯盆地断陷带
- 柴达木盆地腹部中央古隆起的形成演化及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4
- 2023年
- 利用露头、钻井、地震及大量实验分析资料,从现今地层结构、沉降-沉积速率、古水体盐度、岩石组合及沉积相展布、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等方面,论证了柴达木盆地腹部一里坪坳陷与柴西坳陷之间发育大型水下古隆起,并通过构造解析和古地貌恢复,分析其演化过程,最后从油气成藏角度阐述了古隆起对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意义。研究表明:①古新世早期,受早喜马拉雅挤压造山运动影响,形成了古隆起雏形,平面上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分隔了其东、西两侧的一里坪坳陷与柴西坳陷;始新世至渐新世,古隆起具有很好的继承性,下干柴沟组沉积时期隆起区最大面积约为3500km^(2);至中新世晚期,受柴西沉积中心向东迁移及南北向物源补给的影响,古隆起演变为宽缓斜坡。②古隆起对油气成储、成烃、成藏具有控制作用:古隆起南北两端近物源区发育规模三角洲砂体,而中心主体区远离物源,处于欠补偿咸化水体环境,发育规模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受古隆起的分隔影响,西侧柴西坳陷下干柴沟组上段—上干柴沟组已证实发育优质咸化湖相烃源岩,东侧一里坪坳陷可能发育有效烃源岩;古隆起是油气运移有利指向区,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可作为下一步有利勘探区带。
- 朱超刘占国王波宫清顺王艳清唐鹏程魏学斌伍坤宇唐丽张娜
- 关键词:古隆起油气勘探柴达木盆地
- 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基岩断裂特征被引量:2
- 2022年
- 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基岩是一个有利的油气勘探领域。以往对中央古隆起的基底特征研究较少,内幕地层、断裂特征一直不清楚。为此,结合钻探成果,根据地震反射特征识别三个基岩内幕地震反射界面,划分四套内幕岩层;根据断裂特征,将断裂划分为四种类型、四个发育期次;在断裂成因探讨的基础上形成断裂发育模式。研究认为:基岩内幕主要发育前T_(b2)地震反射界面形成的逆冲断层、后T_(b2)地震反射界面形成的逆冲断层、压扭期断层和白垩纪断陷期断层;中央古隆起基岩断裂主要形成于四个阶段,即海西挤压期、印支挤压期、早中侏罗世压扭期和白垩纪断陷期。该成果对中央古隆起基岩油气藏的勘探具有参考价值。
- 何静波刘剑伦李强强王贵艳赵婧许菲
- 关键词: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
- 浅谈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中央古隆起构造演化特征被引量:2
- 2020年
-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由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沉积经历多期构造演化而形成的叠合盆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构造运动各具特色。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濒临秦岭和祁连两大活动构造带,其构造与沉积演化长期以来受秦岭和祁连造山带的影响,油气形成和分布不可避免地也受区域构造演化影响和控制。根据钻井资料、地层资料,对盆地西南部中央古隆起的构造演化特征进行探究,为区块的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 朱瑞静穆满根檀中鑫刘建华刘科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
- 论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对石炭-二叠纪聚煤作用的控制被引量:2
- 2020年
-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自中元古代起即已存在,早古生代演化为庆阳古隆起和其北部的前鄂托克旗-靖边鞍部隆起联合而成的"L"形隆起,晚古生代在华北板块北缘持续隆升的构造背景下,来自于东西两侧的华北海与祁连海相向向中央古隆起区超覆,海水与古隆起交界处形成的滨海相及海陆交互相平行于古隆起分布,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厚煤带沿中央古隆起东西两侧及北侧、富煤带位于东北部的整体煤分布格局,其中以晚石炭世太1顶部的11煤、早二叠世早期全煤和早二叠世晚期山西组底部的5煤为主。11煤分布于盆地东经109°以东的北部区域、太2段随最大海进的到来全煤层推进至东经109°~107°、山西组海退时随海水撤出煤层退至全盆地除东径107°~109°、北纬38°以南地区外的所有区域。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煤分布受中央古隆起的控制作用明显,但随时间推进控制在逐步减小。
- 雷小乔
- 关键词:晚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层序地层沉积相
-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地质结构与成因机制被引量:24
- 2020年
- 克拉通盆地内古隆起是了解板内变形机制的重要窗口,也是油气、煤、盐、铀等矿产勘查的主要对象,一直是盆地分析的热点领域。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为例,利用新的高精度反射地震剖面与深探井资料,解剖古隆起的地质结构,刻画构造演化过程,探讨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隆起带发育在华北克拉通地块中西部,自伊盟—杭锦旗、乌审旗—定边,南延至镇原—正宁一带,呈“工”字形,面积达7.5×10^4 km^2以上;伊盟凸起为基底隆起,镇原隆起为多阶段、间隙性发育的剥蚀与沉积型隆起,定边凸起为沉积型隆起。它是基底分异构造格局与周缘板块构造事件共同控制的产物,为在中元古代裂陷基础上早古生代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发育演化的古隆起;古生代早期,邻接周缘洋盆表现为台缘隆起;石炭纪晚期—二叠纪早期,因差异升降而具陆缘隆起性质;印支晚期—燕山期以来,隐伏于天环坳陷之下埋藏沉没。鄂尔多斯盆地中央隆起带为多机制复合成因,伊盟凸起为基底强烈伸展、长期剥露剥蚀型隆起;镇原凸起为西缘断阶迁移、南缘前缘隆起叠加的复合隆起;定边凸起为断阶迁移、挤压叠加的继承性隆起。鄂尔多斯盆地中央隆起带对盆地内部的构造—沉积分异施加了重要影响,其两翼斜坡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
- 何登发包洪平孙方源张才利开百泽许艳华成祥翟咏荷
- 关键词:克拉通盆地古隆起板内变形鄂尔多斯盆地
相关作者
- 戴世立

- 作品数:15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松辽盆地北部 中央古隆起 徐家围子断陷 松辽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 张庆龙

- 作品数:92被引量:1,360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推覆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 地质构造 地体 断层
- 解国爱

- 作品数:102被引量:81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物理模拟实验 实验箱 推覆构造 物理模拟 构造应力场
- 孙六一

- 作品数:54被引量:669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马家沟组 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
- 邓昆

- 作品数:35被引量:322H指数:12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四川盆地 延长组 油气勘探 孔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