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161篇“ 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文章
- 中国近现代史
- 本书是历史学家章开沅和马敏主持编写的中国近代史教材,本书具有新特点:一在编写体例上,每章内容后都增加了本章小结,学习综述,参考书目和思考题。二在编写内容上,有简有繁,取舍得当重点突出,是面向大中专院校的新型历史教材。
- 章开沅
- 关键词:近代史
- 中国近现代史
- 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历史学)建设项目 安徽师范大学特优强专业(历史学)建设项目 安徽师范大学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建设项目:全书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历史,如中国...
- 房列曙
- 关键词:现代史近代史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创新探索
- 2025年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传统教学存在“重历史,轻政治”“重理论,轻实践”“重成绩,轻能力”等弊端。改革《纲要》课程教学,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层面进行努力。教学内容的重构既要明确《纲要》的政治引导属性和价值观塑造功能,也要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方法的创新既要让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也要让实践教学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教学考核既要增加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也要完善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 于静陈李欣斓葛天尧朱洪杰
-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创新红色资源校史
- 伟大抗战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探究
- 2025年
- 伟大的抗日战争孕育了伟大抗战精神,承载着中华儿女的血与泪,铭记着中国人民的伤与痛,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与崛起。伟大抗战精神记录过去,映照现在,照亮未来,成为引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奋勇前进的精神坐标。中国青年是整个社会最鲜活、最旺盛、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群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始终冲锋在前,始终伫立在中国社会变革的最前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个时代赋予了当代青年新的历史重任,广大青年任重而道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培育勇敢担当作为、刚健勇毅新时代青年的核心课程,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强化其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未来相结合,一马当先,当仁不让,用热血的青春铸就家国的未来。
- 周桂香
-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青年成长
-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研究
- 2025年
-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政课,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之中是必行之举。红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能够增强《纲要》课教学的政治高度、历史厚度、思想深度和情感温度。在融入的过程中,需突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目标的导向性,注重红色文化资源说理价值的典型性,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内容特征的鲜活性,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类型特征的多元性,侧重红色文化资源分布特征的地域性。在此基础上,将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载体、实践教学及课程考核等六个方面有机结合,构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六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此外,教师需要提升融入意识、锤炼融入能力、注重相关研究并加强团队合作,以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中的有效融入。
- 王鑫宏王政炎
-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衔接的困境与路径研究
- 2025年
- 教学衔接是推动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环节。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教学衔接中仍然存在着教学内容重复度高、教学层次不清晰、梯度不明确、教学手段固化、教学交互渠道封闭等问题。优化教学内容,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方式单一化、同质化;打破学段壁垒,推进教学纵向贯通和横向融合,实现协同育人是优化教学衔接的可行路径。解决好教学衔接分离与割裂的问题,有利于推动各门思政课的上下左右联动,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申蔚竹
- 关键词:教学衔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广东红色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运用
- 2025年
- 近代广东有着深厚的革命历史传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广东红色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利于我们保护红色文化遗产,弘扬革命精神,充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内容,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增强大学生对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认同。为实现广东红色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与网络教学中运用广东红色文化资源,切实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 李洋洋
- 关键词: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融媒体时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探究
- 2025年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融媒体时代应不断推进课程教学体系创新,形成有效的授课体系,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根据该课程“以史育人”的内在特点,确定其教学体系创新理念为:注重课堂教学过程整体设计,增强学生课堂存在感;构建精彩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亲和力;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抓好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探索求知的主体地位。
- 赵峰峰
-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体系教学创新
- 淮海战役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当代价值
- 2025年
- 淮海战役精神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生动教材,对加强高校红色文化建设、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要丰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开展红色教育教学实践,搭建网络教学与互动平台,从而实现淮海战役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衔接,让红色成为青春底色,为广大青年补足红色基因之“钙”。
- 刘姝含
- 以红色文化扩充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的路径研究
- 2025年
- 辽宁作为“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和“雷锋精神发祥地”,见证了革命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六地”红色文化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文化性和地域性,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称“纲要”课)是高校思政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独特作用。以“六地”红色文化赋能、扩充“纲要”课教学内容,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激发学生了解党史国情的积极性,提升育人实效。
- 王宇君廉旭
-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育人实效雷锋精神资政育人教学内容
相关作者
- 司岩梅

- 作品数:14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大学生 高校 中国近现代史
- 张注洪

- 作品数:57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研究主题:中共党史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 史料学 文献史料 中国史研究
- 仝华

- 作品数:98被引量:124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 研读
- 宋进

- 作品数:62被引量:205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思潮 邓小平
- 杨军

- 作品数:261被引量:1,868H指数:2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邓中夏 电力系统 高温超导电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