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3篇“ 中古时期“的相关文章
中古时期河湟地区政权形态嬗变研究
2025年
自汉代以来,河湟地区首次纳入中原王朝的管辖,其所包含的政治与军事意义就非比寻常。中古时期,中原王朝将河湟视作西部国门,两汉时期设置州县,屯田戍边,南北朝时期则广设军镇,开拓边疆。同时,西部的游牧势力也充分利用当地的河谷地形,建立起游牧政权,进行割据自立,最终河湟地区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形态。
张弘毅
关键词:中古时期政权嬗变
科技史视域下中古时期官文书用纸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2025年
以纸代简,书写材料的变化对中国古代的文书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逐渐成熟、完善,从而推动了官文书用纸制度的形成。隋唐时期,造纸业有了极大进步,从而推动官文书用纸制度日渐完备。官文书用纸制度肇端于汉末三国时期,逐步确立于两晋南北朝时期,日益完善于唐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各地的造纸业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因此南北政权官文书用纸制度的确立进程有所差异,且在纸张使用方面存在材质的不同。隋唐时期,官文书的纸张材质消除了十六国北朝时期与东晋南朝时期的南北差异,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官文书用纸制度的逐步确立与日益完善,反映出中央权力、社会秩序和等级关系的不断强化。
陈涛
关键词:中古时期官文书造纸技术
中古时期的财产刑——农牧文化互动下的制度变迁
2025年
中国上古赎刑的本质在于由将犯人逐出共同体之外,改为留于共同体之内。之后,作为五刑易刑之赎的重刑性质发生变化,轻刑特质凸显,适用范围扩展,实现了正刑化。罚金在五刑之外,在性质上不属于放逐刑,到了秦代,它亦从次刑跻身正刑。魏晋南朝大致继承了秦汉以来的财产刑传统。在北朝,在游牧族群法制的影响下,秦汉以来的财产刑发生变化:罚金作为一个独立刑种消失,赎刑“退化”为特权与例外。由《唐律》集大成的限制性赎刑是农牧互动,法制由多元凝聚为一体过程的产物。
张春海
关键词:赎刑罚金
中古时期波斯饮食体系流变——从琐罗亚斯德到伊斯兰时代
2025年
中古时期,波斯地区经历了政治和宗教的双重变革,其饮食体系也从以琐罗亚斯德教法为核心的萨珊饮食转变为以伊斯兰教法为核心的阿拉伯饮食。萨珊帝国时期,波斯的宗教饮食延续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传统,以琐罗亚斯德教法为核心,主要特点为崇尚圣火,适度饮酒,二元化动植物,并发展出奢侈豪华的宫廷饮食。阿拉伯帝国时期,波斯的宗教饮食以伊斯兰教法为核心,主要特点为不吃血液与猪肉,禁止饮酒,喜欢甜食,偏爱香料,宫廷饮食则继承萨珊宫廷的传统模式,并进行了创新。这种转变体现了信仰转向对饮食习惯的影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变迁。
韩旭
关键词:饮食
中古时期“仙人云车图”范式渊源探讨——以麦积山第127窟顶部藻井壁画为例
2025年
通过对卷轴画《洛神赋图》及天水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潼关税村隋墓等处有关“仙人云车出行图”壁画的对比研究,可以概括梳理出此类图像从产生、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宫廷范式的形成,并在南北朝时广泛传播的基本线索;认为127窟顶部藻井壁画是一幅基于佛教帝释天信仰、中国传统丧葬思想和道教升仙思想综合而成的帝后升天图像。127窟顶部藻井壁画既是古代艺匠们非凡想象力和高超艺术创造力完美结合的产物,也是一个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高度融合的产物。
唐冲高翾
关键词:石窟壁画
山西中古时期道教造像碑研究
道教造像碑的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主,山西道教造像碑因时间晚、数量少等原因,常常作为关中地区道教造像碑研究的附庸而被忽略。山西道教造像碑在发展过程中虽受关中地区的影响,但是亦存在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山西道教造像碑的梳理与分析...
杨伦财
关键词:造像碑道教中古时期
中古时期欧洲建筑阶段性亲自然特征辨析被引量:1
2024年
近年来,双碳“1+N”政策体系逐步构建完成,从亲自然视角出发探析代表性建筑的亲自然特征,有益于为当代低碳建筑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中古时期是欧洲建筑的类型、艺术、技术取得巨大突破的重要时期,是建筑与自然关系发生转变的重要节点。以威廉姆·布朗宁(William Browning)提出的14项亲自然设计模式为基础,翻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中古时期欧洲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结合亲自然设计模式中“空间中的自然模式”“天然类似物模式”“空间的本质模式”三类,对中古时期欧洲代表建筑亲自然特征进行归纳,探析不同影响因子作用下的亲自然影响效应,提炼其中经验智慧,最后形成“双碳”背景下的亲自然设计建议。
蒋博雅陈昇徐晟陶伊奇
关键词:中古时期欧洲建筑特征辨析
中古时期陇籍作家赋作文献考述被引量:1
2024年
赋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学体裁,作品宏富,影响深远,其中陇籍赋家及其作品在中国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魏晋至元末,陇籍赋家见于文献者21人,赋作169篇,本文对赋家生平概略、赋作存世情况及其功用类型作了考述和分析。这些作品题材多样、体式完备,整体上反映了中古时期陇人赋作的基本面貌,对赋史研究和地域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路尧
关键词:中古时期
宗教与中药:中古时期茯苓与宗教的互动
2024年
中古时期茯苓的认识和利用呈现出药用、食用、仙用等三方面。药用方面,中古时期茯苓疗病祛疾的范围呈扩大趋势,赤、白茯苓以及茯神出现在药方之中,表明中古时期茯苓已经按部位入药。食用方面,魏晋时期服食风气益兴,道家饵食茯苓来养生修身,进而认为可以得道升仙。仙用方面,茯苓成为仙药与道家服食有关,但茯苓成仙药的时期应该更早,或与松树有关,加之受巫思维的长期熏染,茯苓便被附着了通神致灵的仙用属性。
郭幼为
关键词:白茯苓茯神服食中古时期
中古时期彝汉审美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中古时期是彝汉交流最为密切的时期,也是彝汉双方文化的一个高峰,中古时期彝汉双方都涌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所以这个时期的彝汉审美交融是值得研究的。中古时期,彝汉之间有过战争,有过文化交流,有过艺术交流,而审美交融是...
刘胜杰
关键词:中古时期

相关作者

胡大雷
作品数:249被引量:333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体 《文选》 中古 士人 玄言诗
李方
作品数:25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中古时期 唐代 唐朝 水渠 中原王朝
周建波
作品数:188被引量:432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金融 票号 工业化 洋务运动 晋商
夏滟洲
作品数:54被引量:116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音乐 社会身份 伎乐 音乐创作 中古时期
刘全波
作品数:89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敦煌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类书 编纂 类书编纂 《初学记》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