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 篇“ 中下三叠统 “的相关文章
豫西济源地区中下 三叠 统 遗迹网络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豫西济源地区下三叠 统 和尚沟组和中三叠 统 二马营组均为陆相河湖相沉积,本研究在和尚沟组和上覆二马营组中下 段分别识别出遗迹化石5属6种和7属9种,这些化石材料成为探究大灭绝事件后陆地造迹生物复苏的良好材料。运用遗迹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和尚沟组和二马营组中下 段遗迹网络,相关参数显示自早三叠 世和尚沟组沉积期至中三叠 世二马营组中下 段沉积期,遗迹网络节点增加,平均度、平均加权度和图密度有所降低,网络直径、平均聚类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呈明显增加趋势,遗迹网络复杂化以及造迹生物对恶劣环境适应性的增强,这些可能是二叠纪—三叠 纪之交灭绝事件(Permian-Triassic Mass Extinction,PTME)后生物复苏的潜在标志。推测PTME后华北地区生物复苏和生态恢复可能遵循着类似的模式,但后续研究仍需陆相实体化石证据的佐证与补充。 许欣 邢智峰 郑伟 齐永安 李婉颖 吴盼盼 张湘赟 万恩召 和俊淼 李妲关键词:三叠纪 生物灭绝事件 遗迹化石 川东北中下 三叠 统 含钾地层测井识别研究 2020年 在分析川东北早中三叠 统 蒸发岩成钾地质背景及岩性组合的基础上,开展了含钾地层测井识别方法的研究。系统 分析了不同测井曲线对各岩性地层的响应特征,同时结合不同岩性地层对不同测井方法的响应不同,初步建立了自然伽马(GR)-声波时差(AC)-井径(CAL)、自然伽马(GR)-电阻率(RT)曲线重叠综合识别含钾地层模式,从而拓展了测井资料在四川盆地钾盐勘查中的应用,为四川盆地利用以往钻井资料进行钾盐勘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刘铸 唐学渊 仲佳爱 盛德波 王富明 庞博关键词:钾盐 测井识别 杂卤石 富钾卤水 云南乌蒙山区中下 三叠 统 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以彝良地区为例 被引量:2 2019年 通过对云南乌蒙山区彝良地区中下 三叠 统 6条野外地质剖面测量及500余片岩石薄片镜下观察,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将该地区中下 三叠 统 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岩石类型主要为泥铁质粉砂岩、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含钙质泥质粉砂岩、细粒岩屑砂岩、钙质胶结细粒岩屑砂岩、含生物屑泥晶灰岩、泥灰岩、泥灰岩-含海绿石铁质生物屑亮晶砂屑灰岩、微晶灰岩-泥晶灰岩-含海绿石泥晶砂屑灰岩、亮晶鲕粒灰岩、含粉砂质泥质微晶灰岩、微晶灰岩等。结合沉积物的结构特征、组分及其组合特征,认为彝良地区中下 三叠 统 的沉积相主要为海岸和碳酸盐岩开阔台地相。 申滔 杨斌 蔺吉庆 冀盘龙 刘期胜 涂宗林关键词:嘉陵江组 中下三叠统 沉积相 层序地层学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上二叠统 ——中下 三叠 统 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古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33 2019年 为探索陆相湖泊环境记录中二叠纪—三叠 纪之交古气候演化的信息,以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陕西铜川石川河剖面上二叠统 石千峰组(P3s)和三叠 系的刘家沟组(T1l)、和尚沟组(T1h)、纸坊组(T2z)为研究对象,对界面上下地层开展了系统 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通过主量和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以及TOC测试对古盐度、古氧化还原环境和古气候演化规律进行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在二叠系—三叠 系(P/T)界线附近主、微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发生较明显的变化,气候环境代用化学指标的波动指示了从晚二叠世至早中三叠 世鄂尔多斯盆地的古气候、古环境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上二叠统 石千峰组形成于河流-三角洲沉积环境,氧化程度相对低,古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下三叠 统 刘家沟组与和尚沟组的紫红色砂泥岩代表水体较浅的河流-三角洲相,强氧化环境,气候干旱炎热;而到中三叠 统 纸坊组沉积期,湖平面上升,元素的迁移作用加强,氧化程度变弱,气温降低,气候转为半干旱半湿润气候。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鄂尔多斯盆地陆相P/T界线上δ^13CPDB存在显著负偏,与全球范围内的海相P/T界线具有一致性,说明在华北地台陆相P/T界线上同样存在气候突变和生物灭绝等重大地质事件的沉积记录,与海相地层可对比。 谭聪 袁选俊 于炳松 刘策 李雯 崔景伟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古气候 鄂拉山地区中下 三叠 统 洪水川组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兴海五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查明区内中-下三叠 统 洪水川组(T_(1-2)h)可分为三段,分别为:砾岩段(T_(1-2)h1)、砂岩段(T_(1-2)h^2)和火山岩段(T_(1-2)h^3)。依据组合、成分、典型沉积结构构造等特征,将洪水川组沉积体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浅海-半深海浊流沉积体系、半深海-深海沉积体系。 刘图杰 葸得华 雍化常 杨怀超关键词:扇三角洲 四川盆地中下 三叠 统 盐卤水水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四川盆地中下 三叠 统 盐卤水钻孔采样分析数据,以四川盆地为研究区,以中下 三叠 统 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地层中卤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统 计方法中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盐卤水水化学组成及成分进行分析,揭示了中下 三叠 统 盐卤水水化学成分相关性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盐卤水矿化度与各离子之间存在较好线性相关性,与Cl^-相关程度非常高,相关系数在0.986**以上。川西、川中、川西南构造区内,TDS、K^++Na^+、Cl^-均呈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01**以上。川北区内,TDS与K^++Na^+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13,川南区内,K^++Na^+和TDS、Cl^-相关系数为0.613**,相关性一般。川东区内,TDS与K^++Na^+呈较差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仅为0.084。川北区内,K^++Na^+只与SO_4^(2-)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20,SO_4^(2-)与HCO_3^-相关性好,相关系数为0.721**,Cl^-与除K^++Na^+外的阳离子均呈良好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638**以上,与阴离子均呈负相关性。川东区内,TDS与Ca2+、Cl^-、HCO_3^-均呈现好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729以上,SO_4^(2-)、HCO_3^-与其他离子均呈好的正相关性。 唐起 李晓 王维 陈怡西 何洋关键词:中下三叠统 水化学成分 四川盆地 油气发现过程模型预测蜀南地区中下 三叠 统 与二叠统 勘探前景 被引量:1 2017年 油气发现过程模型揭示了钻井数与气田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一般应用于成熟探区的资源评价与勘探预测。通过建立蜀南地区中下 三叠 统 与二叠统 老气层的发现过程模型,进行勘探潜力计算结果表明,蜀南地区中下 三叠 统 与二叠统 气田原始存在数量66.37个,已经发现53个,预计还有13.37个气田待发现。随着勘探进程,新增气田的发现速度越来越慢。 张静平 周川闽 刘庆松 张晓伟关键词:中下三叠统 二叠统 四川盆地中下 三叠 统 盐卤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钾盐资源的需求增大,在中国的各大沉积盆地陆续都展开了钾盐资源勘探工作。四川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沉积盆地,卤水资源丰富,特别是在三叠 系地层中发现了富钾卤水,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本文研究四川盆地中下 三... 何洋关键词:水文地球化学 三叠系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中西部中下 三叠 统 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本文研究四川盆地中西部中下 三叠 统 水文地质特征,主要分析其地下水系统 规律。文章在研究区自然地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概况的收集总结基础之上展开,将区内中下 三叠 统 分为裸露区和埋藏区两个部分进行讨论。从岩溶发育、地下水... 杨在文关键词:四川盆地 中下三叠统 水化学分带 地下水系统 湖北兴山峡口中下 三叠 统 岩石学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湖北兴山峡口剖面中、下三叠 统 发育齐全,化石丰富,沉积标志可靠,出露良好,是研究上扬子地区海相地层的理想剖面之一.根据地层划分与对比,自下而上可分为下三叠 统 大冶组、嘉陵江组和中三叠 统 巴东组,总厚度1218m.该剖面以石灰岩为主,其次为白云岩,含少量岩溶角砾岩及碎屑岩.石灰岩可进一步划分为泥晶石灰岩、蠕虫石灰岩、鲕粒石灰岩、砂屑石灰岩、生屑石灰岩和泥质石灰岩等;白云岩可细分为泥(粉)晶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根据岩性、古生物化石、沉积构造等相标志分析,该剖面早、中三叠 世整体上依次经历了开阔陆棚、斜坡、开阔台地、局限台地、潮坪等沉积环境,台内局部发育浅滩.早三叠 世大冶期整体上为海退背景,属于开阔陆棚斜坡沉积环境,嘉陵江期主要形成4个海进海退旋回,属于开阔台地局限台地潮坪沉积环境;中三叠 世巴东期,主要以海陆交互沉积为主,整体上为局限台地沉积环境.初步分析表明,研究区中、下三叠 统 具有良好的烃源岩条件和储集条件. 张震 鲍志东 胡广成关键词:下三叠统 岩石特征 沉积环境
相关作者
鲍志东 作品数:231 被引量:2,951 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岩相古地理 松辽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塔里木盆地 扶余油田 冯增昭 作品数:81 被引量:1,711 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岩相古地理 古地理学 奥陶纪 台地 沉积物 李相博 作品数:142 被引量:1,495 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砂质碎屑流 深水沉积 于炳松 作品数:227 被引量:2,787 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奥陶系 成岩作用 黑色页岩 胡光明 作品数:93 被引量:353 H指数:11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研究主题:层序地层学 沉积岩石学 柴达木盆地 侧积体 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