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4篇“ 个体记忆“的相关文章
个体记忆、民族记忆、跨文化记忆共享:音乐记忆的多重叙事
2025年
音乐常被视为唤起个体记忆的引子,但在社会记忆与文化记忆理论的视域下,记忆不仅承载着个人记忆,还涵盖集体记忆、族群记忆和城市记忆等多层次的记忆形态,具备叙述、存储与疗愈等多重功能。哈布瓦赫(Halbwachs)的社会记忆理论和扬·阿斯曼(Jan Assmann)的文化记忆理论(cultural memory)都认为,记忆不仅属于个体,也是社会与文化共同建构的结果。仅凭个体心理学视角无法充分解释社会记忆现象,个体记忆和思想必须嵌入集体记忆与社会框架之中进行理解。从《门前一口堰》《汉阳门花园》及《黑神话:悟空》游戏音乐中,通过对“为何某些音乐无法打动你?”的反思、“乡关何处”的追问、“不能忘却又不愿记起”的内心挣扎,可以发现“个体记忆”“民族记忆”“跨文化记忆共享”的交响,由此认识音乐记忆的多重叙事及其意涵。
张延莉
关键词:音乐记忆个体记忆
朱利安·巴恩斯作品中的个体记忆和历史真实
2025年
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化评论家,后现代主义文学家,在英国文坛颇具影响力,也是英国文坛三大巨头之一。本文探讨了巴恩斯在其作品中如何处理个体记忆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巴恩斯的小说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他以独特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物思维的碎片化、似是而非的回忆。在肯定个体记忆的建构性基础上,巴恩斯对历史中人物的自我身份、生命真实和日常生活进行了批判性审视。他探索了记忆与历史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记忆对于塑造个体与社会认同、理解历史影响的重要性。通过研究巴恩斯的作品,可以更好地帮助理解记忆在认识和理解过去中的作用,有助于深化对于文学作品和历史叙事的理解,为思考主观记忆个体生活提供了新视角。
李艳
关键词:朱利安·巴恩斯个体记忆历史真实自我认同
身体媒介与个体记忆:人工智能技术对记忆的构建被引量:1
2024年
人工智能技术推进了人类的数据化,促使人与机器的结合体——“赛博格”将成为新的传播主体。人在身体与智能机器的交互过程中形成了“赛博记忆”。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赛博记忆得以在不同的场景自由流动,并形成“记忆展演”的图景。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使得集体记忆与人类记忆的保存与复现有了新路径,并有望实现人类记忆遗产的智能化。基于此,本文对人工智能时代身体媒介和个体记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塑造了“赛博记忆”,促使个体记忆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变,旨在揭示人工智能对人类记忆的建构机制。
厉国刚黄丹丹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个体记忆集体记忆
基于个体记忆效应和距离效应的出行目的地识别
2024年
通过分析个体出行轨迹数据,挖掘个体出行历史记忆特征以及个体所处位置与潜在目的地的距离特征,建立新的出行目的地识别模型.利用杭州市200个匿名个体62 880次出行数据测试所建模型的效果.对基于位置的服务(LBS)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以活动为目的的分段出行数据片段,采用GeoHash网格编码方法得到网格化后的个体历史目的地集合.利用随机缺失的个体出行历史轨迹数据构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参数标定.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提升了出行目的地识别精度;对比不同模型的召回率、折扣累计收益和F1分数,所建模型优于马尔可夫模型、决策树模型以及随机森林模型;数据缺失率敏感性分析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鲁棒性.
郑思静陈勇朱奕璋陈喜群
关键词:记忆效应
《我和我的家乡》:个体记忆与空间叙事
2024年
《我和我的家乡》是继《我和我的祖国》之后又 一部同题集锦式的主旋律影片,由五个主题统一又相对独立 的故事组成。它从普通人物的视角出发,将个体记忆与民族 历史相勾连,以小见大地呈现了“个人”与“家乡”不可分 割的联系。借由乡村景观的空间展示,多元化地呈现出中国 东西南北中地区新农村的风貌,以真挚细腻的手法表达对家 乡质朴纯粹的感情,并有意识地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身份 认同。
沈翠
关键词:个体记忆空间叙事
个体记忆中的文化变迁:安仁板凳龙口述史研究
目的:安仁板凳龙是四川省达州市安仁乡的一项民间龙舞文化事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项目,是当地族群迁徙定居川东北地区的重要文化标志,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目前,学界对安仁板凳龙的相关研究在“文化内涵”与“文化流变...
胡杨
关键词:文化记忆文化变迁口述史
基于个体记忆和高斯扰动的自适应灰狼算法
2024年
针对传统灰狼算法在求解复杂优化问题时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个体记忆和高斯扰动的自适应灰狼算法(NGWO)。首先,引入一个非线性控制参数,以平衡算法中全局探索与局部开发能力。其次,为了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提高收敛精度,提出了一种拥有个体记忆的自适应位置更新公式。最后,通过结合贪心算法与自适应高斯扰动方法,增强了本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通过基准函数的测试,并与其他优化算法和改进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NGWO具有更精确的解和更高的收敛速度。
陈朗陈昌忠刘鑫
关键词:自适应个体记忆
个体记忆的叙事伦理——以池莉的《你是一条河》《来来往往》为例
2024年
以池莉《烦恼人生》、刘震云《一地鸡毛》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注重对个体情感体验和日常生活的描写,试图通过个体记忆来还原客观的生活现实。池莉的小说以个体琐碎庸常的生活为主要叙述内容,在人物命名、个体情感的叙事中体现着作者对个体与时代关系的反思。同时,对生活中“不屈不挠的活”的方式的描写,推崇着底层社会的蓬勃生命力。在池莉小说中对生活经验的理解与思考源于作家的个人经验,由此呈现的个体生存状态、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能够引起当下反思。
钱晶晶
关键词:个体记忆叙事伦理新写实小说
自我同情对高社交焦虑个体记忆偏向的影响:基于不同时间维度的视角
自我同情是指面对失败和痛苦时给予自己温暖和关怀的能力。以往有研究表明,自我同情干预在部分认知过程中存在去负性偏向效应。社交焦虑认知模型和自我图式理论均强调社交焦虑个体记忆偏向在症状维持方面的作用,因而探讨自我同情对社交...
祝珂
关键词:社交焦虑记忆偏向自传体记忆
提取不同效价信息对社交焦虑个体记忆的消极偏向及持续时间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高社交焦虑个体在社交事件发生后通常会反复提取和思考消极信息,从而导致对事件的回忆变得更加消极。提取诱发遗忘范式被认为是研究选择性提取影响记忆的经典范式。由于提取到的项目变得更容易访问,而与相同的提取线索相关...
齐丽杰
关键词:社交焦虑

相关作者

胡洁
作品数:15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变迁 市场化 中国民众 社会认同 个体记忆
陶东风
作品数:206被引量:1,106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研究 主编 大众文化 公共性 启蒙
谢凝
作品数:21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女性 女性身体 生态美 创伤记忆 《上帝之城》
邵鹏
作品数:17被引量:201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
研究主题:历史记忆 媒介 媒介融合 媒介作为 记忆
陈娜
作品数:72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教授 新闻教育 新闻史 媒介表达 中国新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