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2篇“ 两广二号“的相关文章
电晕人工孵化对家蚕品种“两广二号”原原种及原种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2024年
蚕业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是二化性家蚕品种,通过人工孵化技术解除其蚕卵的滞育,可以实现全年多批次养蚕。以华南蚕区现行二化性家蚕品种“两广二号”的亲本(原原种、原种)为材料,调查蚕卵经电晕人工孵化后对幼虫的生长发育、强健性以及产茧和产卵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晕处理组的蚕卵孵化率与浸酸组相仿,孵化幼虫的龄期经过也相似;电晕处理组家蚕的强健性略优于浸酸处理组,产茧量也高于浸酸处理组,且有些亲本品种表现出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原原种自交单蛾产卵量及原种杂交的单蛾产卵量在电晕处理组与浸酸处理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证明,电晕人工孵化技术对“两广二号”原原种及原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没有不良影响,可应用于家蚕种茧育。
张雨丽蒋满贵王平阳王霞崔秋英黄旭华张桂征
关键词:家蚕解除滞育电晕处理经济性状两广二号
两广二号小蚕对微量吡丙醚耐受性研究
2023年
吡丙醚是一种苯醚类农药,在防治果蔬害虫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喷洒时常会发生漂移现象污染桑叶,进而对养蚕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给两广二号小蚕(1~3龄)添食含不同浓度吡丙醚的桑叶,调查龄期经过、结茧率、死笼率、茧层率及丝质成绩等指标。结果表明,两广二号小蚕对不同浓度吡丙醚耐受性差异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吡丙醚添食浓度为0.005 mg/kg时,小蚕蚕期延长1.67 d,吡丙醚添食浓度为0.010 mg/kg和0.015 mg/kg时,小蚕蚕期延长2d,表明添食吡丙醚浓度和小蚕蚕期延长时间呈正相关关系,添食浓度越大,熟蚕时间推迟越长;处理组的病蚕率、上蔟率、结茧率、死笼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处理组家蚕全茧量、茧层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吡丙醚浓度为0.005mg/kg和0.010mg/kg时表现为显著差异,浓度为0.015mg/kg时表现为极显著差异;处理组中蚕的解舒光折、丝量和纤度三个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丝质成绩中其他指标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该农药使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莫柳静韦师妮廖乃有杨杰梁小静叶建蔚徐开遵磨长寅
关键词:吡丙醚两广二号小蚕期耐受性
两广二号蚕品种秋季人工饲料饲养试验
2022年
两广二号蚕品种的1~2龄蚕用人工饲料饲养与桑叶饲养对比表明:全蚕期经过人工饲料饲养比桑叶饲养平均延长了13 h;良蛹率、全茧量、茧层率和400头蚕的产茧量等指标人工饲料饲养的蚕比桑叶饲养的蚕分别平均低3.82%、1.46 g、1.08%和19.74 g;茧丝长、解舒率、解舒丝长差异不明显;茧丝纤度、缫折、万米吊糙、清洁、洁净等接近。认为两广二号品种适宜人工饲料饲养。
彭云武楚渠孟刚凌君陈静
关键词:两广二号小蚕人工饲料
桑蚕两广二号日系雄蛾不同交配次数对蚕种质量的影响
2022年
桑蚕一代杂交种是以多元杂交方式进行繁育,生产上存在利用雄蛾多次交配的需求。研究针对桑蚕两广二号品种日系原种存在繁育系数低的问题,试验研究用原种7532×湘晖的雄蛾进行多次交配对蚕种质量的影响,探讨制定合理的雄蛾多次交配方案,以期为优化蚕种繁育方式,提高蚕种生产经济效益提供参考。试验结果,两广二号日系原种7532×湘晖的雄蛾交配7次,除雄蛾第5次和第7次交配外,其他雄蛾交配次的良卵量、良卵率、不受精卵率等数据均比对照好;而且所有交配次的蚕卵质量均符合平附种合格蚕种质量标准要求。试验证明,两广二号品种日系原种7532×湘晖的雄蛾多次交配对蚕种质量没有影响,每次雄蛾成功交配率是影响蚕种产量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可以利用两广二号日系原种雄蛾进行6次交配,但必须做好雄蛾保护;优化方案是第1天交配3次(时间分别为2.0 h、3.0 h、3.0 h)、第2~4天各交配1次,交配时间依次为4.0 h、5.0 h、6.0 h;当天拆对后的雄蛾应及时放到冷库以5.0℃~8.0℃冷藏保护。
陶积阳韦廷秀
关键词:雄蛾多次交配两广二号产卵量不受精卵率
广西家蚕“两广二号”血液型脓病传染因子及其偏相关分析
2022年
为了研究影响广西家蚕血液型脓病传染的主要因子,探索蚕病精准防控时机与策略,通过对气候条件、病蚕混育率、饲养密度、龄期经过以及药物防控等因子进行偏相关分析,分析各因子对蚕期血液型脓病发生危害的影响力。结果表明,当蚕群中有染病个体时,高温多湿环境是诱导和加快蚕座传染的主要因子;家蚕血液型脓病蚕座传染很强,病蚕混育率是主要传染因子,与发病率的相关系数最高;蚕座密度对病毒次生传染,显示过高的养蚕密度增加了传染发病率;感染龄期对病毒次生传染,表现为龄期越小,次生传染越严重;防控药物介入可降低次生传染发病率,新鲜石灰粉防控效果较好,增加施用次数可降低危害。所有影响因子中,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蚕混育率是首要的因子,其次是混育龄期,第三是药物施用,呈现负相关,第四是饲养季节,最后是饲养密度。每天施用一次的药物处理仍然会出现病原逃逸的现象,宜增加施药次数减轻危害。本研究结果可为广西家蚕血液型脓病防治提供参考。
唐亮唐名艳潘志新蒋满贵赵烨芸余武昌李标虞崇江董桂清
关键词:家蚕血液型脓病传染因子
两广二号新品系原种繁育试验
2021年
两广二号新品系芙蓉(新)、932(新)、湘晖(新)、7532(新)原原种为材料,原品系芙蓉、932、湘晖、7532原原种为对照,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下饲养,按照两广二号原种制种形式制种,比较发育经过、种茧成绩及制种成绩。通过比较,得到的结论为:两广二号4个新品系原原种与对照原原种的蚕期发育经过基本一致,种茧死笼率均低于对照,全茧量、茧层量与对照相差都在0.01 g以下,茧层率也基本接近;收茧量、制种量比原品系有所增加,芙蓉(新)×932(新)、932(新)×芙蓉(新)、湘晖(新)×7532(新)、7532(新)×湘晖(新)的千克茧制种量分别达到10.73张、11.06张、10.47张及11.62张,分别比对照提高3.67%、4.14%、5.33%、3.57%,克蚁制种量分别达到37.44张、35.00张、34.00张及35.91张,分别比对照提高5.64%、5.07%、9.89%、5.80%。
兰艳妮吴静颜黄扬玉李枫烨谭福洋浦月霞
关键词:两广二号新品系原种
两广二号改良复壮研究与新品系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两广二号4个高温系亲本为材料,利用亚热带强健性家蚕品种改良复壮技术,进行系统改良复壮,优选强健性好、茧丝质量优、单蛾卵量多、良卵率高等综合性状好的个体继代,建立了4个新的品系。通过在高温多湿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芙蓉(新)虫蛹统一生命力为96.71%,比对照提高2.20个百分点;932(新)虫蛹统一生命力96.27%,比对照提高2.40个百分点;湘晖(新)虫蛹统一生命力96.46%,比对照提高3.10个百分点;7532(新)虫蛹统一生命力95.94%,比对照提高2.80个百分点;整体表现为新品系强健性高,茧质优良,各项性状稳定,虫蛹统一生命力都超过95%。采用全龄感光技术对两广二号4个新亲本进行化性稳定性筛选,2个中系新亲本蚕种越年卵率达到99.5%,比对照提高7.10个百分点;2个日系新亲本蚕种越年卵率达到100%,比对照提高5.40个百分点。应用综合性状更优的两广二号新品系组配的一代杂交种,公斤茧粒数比对照少22粒,张种产茧量提高1.83 kg,健蛹率提高0.94%。经丝质测试,两广二号新品系组配的一代杂交种丝质成绩与原两广二号相仿。
浦月霞吴静颜兰艳妮李枫烨谭福洋黄扬玉闭立辉
关键词:两广二号新品系复壮
两广二号新品系一代杂交种繁育试验被引量:1
2021年
为进一步了解经复壮改良后形成的两广二号新品系的繁育性能,对两广二号新品系进行一代杂交种繁育试验,比较新品系的发育经过、种茧调查成绩及繁育成绩。结果显示,两广二号新品系原蚕发育比较快,日系7532×湘晖(新)的龄期经过比7532×湘晖缩短2 h,中系932×芙蓉(新)的龄期经过比932×芙蓉缩短3 h。两广二号新品系原蚕体质强健,日系7532×湘晖(新)种茧的死笼率比对照降低2.82个百分点,中系932×芙蓉(新)种茧的死笼率比对照降低2.22个百分点,经配对样本t值检验,差异显著。两广二号新品系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茧质指标与对照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杂交种繁育性能优良,两广二号新品系的繁育系数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反交种的公斤茧制种量和克蚁制种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42%和5.41%,正交种的公斤茧制种量和克蚁制种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34%和7.02%,经配对样本t值检验,反交种的公斤茧制种量、克蚁制种量及正交种的克蚁制种量差异显著。因此复壮改良后的两广二号新品系一代杂交种良繁性能优异,适宜亚热带地区蚕种繁育单位开展蚕种繁育。
石海潜吴静颜石溪李枫烨谭福洋兰艳妮叶建蔚黄扬玉
关键词:两广二号新品系一代杂交种
两广二号家蚕蚕蛹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品质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两广二号家蚕蚕蛹在不同地域和季节的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含量并评价其品质,为筛选优质食用和药用蚕蛹原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广西6个县(市、区)春、夏和秋季两广二号家蚕蚕蛹18个样品(分别以A1~A3代表广西横县春、夏和秋季蚕蛹样品、B1~B3代表广西象州县春、夏和秋季蚕蛹样品、C1~C3代表广西平果市春、夏和秋季蚕蛹样品、D1~D3代表广西那坡县春、夏和秋季蚕蛹样品、E1~E3代表广西宜州市宜州区春、夏和秋季蚕蛹样品、F1~F3代表广西环江县春、夏和秋季蚕蛹样品)的主要营养成分、常量微量元素、活性物质及有害矿物质元素含量,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和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18个蚕蛹样品中,蛋白含量最高的为B2(63.78%),其次为D1(62.79%);脂肪含量最高的为C1(41.70%),其次为B1(39.10%);总糖含量最高的为D3(6.11%),其次为A3(6.06%);总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为F2(43.38%),其次为E2(42.19%);钙含量最高的为D1(2.69 g/kg),其次为F1(2.30 g/kg);镁含量最高的为A1(7.82 g/kg),其次为E1(7.04g/kg);铜含量最高的为F1(540.58 mg/kg),其次为A1(364.90 mg/kg);锌含量最高的为D1(229.36 mg/kg),其次为D3 (145.84mg/kg);铁含量最高的为F1(58.16 mg/kg),其次为E1(57.49 mg/kg);锰含量最高的为D2(28.15 mg/kg),其次为E1(23.54 mg/kg);硒含量最高的为D2(4.86 mg/kg),其次为F3 (0.81 mg/kg);多糖含量最高的为B1 (3.11%),其次为C1和D1 (均为2.40%);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为F2(12.70%),其次为C2 (12.40%);总黄酮含量最高的为A2 (10.80 g/kg),其次为B1 (10.67 g/kg);多酚含量最高的为C1(14.46 g/kg),其次为A1(14.17 g/kg);总生物碱含量最高的为D1和E1(均为2.90 g/kg),其次为C1(2.60 g/kg)。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营养成分品质综合评价分值排列前3位的样品依次为F1、D1和A1,说明广西环江县、那坡县和横县春季蚕蛹的综合营养品质较高;活性物质
刘开莉梁贵秋陆春霞肖潇周晓玲许忠裕潘志新
关键词:两广二号蚕蛹营养成分活性物质
家蚕品种两广二号创发种量超亿张的历史最高记录被引量:7
2021年
简要介绍了家蚕品种两广二号的育成、推广和获奖等情况,统计分析了该家蚕品种1992—2020年在广西和广东2省(区)的发种量,达到13194.40万张,创造了单对蚕品种发种量的历史最高纪录。
冯家新叶夏裕李标胡智明蒋满贵
关键词:家蚕品种两广二号蚕种发种量

相关作者

韦秉兴
作品数:36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研究主题:家蚕 两广二号 农药 家蚕血液型脓病 敌敌畏
王先燕
作品数:78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
研究主题:家蚕 强健性 细纤度 三眠蚕 三眠蚕品种
郭定国
作品数:65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
研究主题:家蚕 强健性 细纤度 育成 三眠蚕
钟苏苑
作品数:66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
研究主题:家蚕 原原种 强健性 细纤度 三眠蚕
张桂玲
作品数:69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
研究主题:家蚕 强健性 细纤度 育成 三眠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