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2篇“ 丛枝病植原体“的相关文章
- 一种甘薯丛枝病植原体TaqMan荧光定量检测引物及其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甘薯丛枝病植原体TaqMan荧光定量检测引物及其试剂盒和检测方法,该引物及探针组,专用于甘薯丛枝病植原体特异性检测;本发明还基于所述引物探针组设计了荧光定量(QPCR)试剂盒;所述检测引物组如下:正向引物...
- 李华伟许泳清邱思鑫张鸿李国良祝金栋邱永祥林赵淼纪荣昌许国春罗文彬汤浩
- 半寄生植物广寄生侵染过程初探及其丛枝病植原体鉴定
- 广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为桑寄生科半寄生灌木,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目前发现该种能广泛寄生豆科(Fabaceae)、桑科(Moraceae)、蔷薇科(Rosaceae)和芸香科...
- 席亦民
- 关键词:吸器转录组丛枝病
- 广东花生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被引量:2
- 2022年
- 2020年在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田间发现表现明显丛枝、小叶,类似植原体感染症状的花生病株。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病原进行鉴定。以花生病叶的总DNA为模板,利用植原体16S rRNA和SecY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广东花生丛枝病植原体(PnWB-GDSX-2020)16S rRNA基因片段(1 430 bp,GenBank登录号为MZ427281)和SecY基因片段(1 709 bp,GenBank登录号为MZ437794)。序列一致性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PnWB-GDSX-2020的16S rRNA序列与16SrⅡ-A、16SrⅡ-D和16SrⅡ-V亚组植原体一致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进一步利用iPhyClassifier对16S rRNA序列进行在线虚拟RFLP分析,结果显示,PnWB-GDSX-2020的虚拟RFLP图谱与16SrⅡ-V亚组的参照株系‘Praxelis clematidea’ phyllody phytoplasma (GenBank登录号:KY568717)酶切图谱一致,相似系数为1.00。因此,PnWB-GDSX-2020属于16SrⅡ-V亚组成员。所获得的PnWB-GDSX-2020 Sec Y基因序列与花生丛枝植原体的一致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本文确定了广东花生丛枝病相关植原体的分类地位,为当地病害诊断、检测以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汤亚飞林祺佘小漫李正刚于琳蓝国兵何自福
- 关键词:植原体分子鉴定
- 用于溃疡病菌、褐斑病菌和丛枝病植原体的多重检测的核酸、试剂盒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组用于同时检测溃疡病菌、褐斑病菌和丛枝病植原体三种病原菌的核酸、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其中,用于多重PCR同时检测三种病原菌的核酸包括分别用于检测溃疡病菌、褐斑病菌和丛枝病植原体的上、下游引物;用于荧光定量PCR...
- 李伟张翠萍
- 用于溃疡病菌、褐斑病菌和丛枝病植原体的多重检测的核酸、试剂盒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组用于同时检测溃疡病菌、褐斑病菌和丛枝病植原体三种病原菌的核酸、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其中,用于多重PCR同时检测三种病原菌的核酸包括分别用于检测溃疡病菌、褐斑病菌和丛枝病植原体的上、下游引物;用于荧光定量PCR...
- 李伟张翠萍
- 丛枝病植原体侵染对甜樱桃叶片矿质营养和游离态氨基酸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以被丛枝病植原体危害的甜樱桃植株和健康植株为试材,通过测定叶片矿质元素和游离态氨基酸含量变化,分析植原体引起的甜樱桃叶片营养状态转变。结果表明,植原体危害引起甜樱桃叶片中Mg、B、Mo含量升高,N、Ca、Fe、Mn、Cu含量降低;感病叶中丙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含量升高,色氨酸、丝氨酸、酪氨酸、谷氨酰胺、组氨酸、谷氨酸含量降低,其中色氨酸和丝氨酸在感病叶中的含量仅为健康叶的5.8%和11.8%。
- 谭钺魏海蓉王甲威王延书刘庆忠孟宪鹏
- 关键词:丛枝病植原体甜樱桃矿质营养
- 黄蒿丛枝病植原体的鉴定及其16SrDNA序列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黄蒿为菊科蒿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在医学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植原体是一类重要的病原物,常引起丛枝、小叶、黄化、簇生等症状。从山东泰山山涧采集到表现丛枝症状的感病黄蒿植株,以叶片总DNA为模板,利用植原体通用引物对R16F2n/R2进行PCR扩增,获得了大小为1 244 bp的片段,与葡萄黄化(Stolbur)植原体(AF248959)和纸花黄化植原体(JX128698)一致性分别为99.4%和99.8%。系统进化树显示,黄蒿丛枝病植原体(登录号:KT899994)与葡萄黄化(Stolbur)植原体(AF248959)和纸花黄化植原体(JX128698)处于同一分支。植原体分类鉴定在线工具i Phy Classifier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片段与16Sr XII-A亚组代表性植原体(AF248959)相似系数为1.0,表明黄蒿丛枝病植原体归属于16Sr XII-A亚组。利用葡萄黄化(Stolbur)植原体特异性引物对STOL4f/r进行PCR扩增,获得大小为1 754 bp的片段,与葡萄黄化(Stolbur)植原体(AF248959)一致性为99.5%,i Phy Classifier分析结果显示,该片段(登录号:KU759570)与AF248959相似系数为1.0,验证了植原体通用引物对R16F2n/R16R2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综上,将黄蒿丛枝病植原体的分类地位确定为16Sr XII-A亚组。
- 余贤美王洁付丽翟浩孙清荣
- 关键词:分子鉴定RDNA序列分析
- 泡桐丛枝病植原体保存体系建立规范
- 天津滨海新区泡桐丛枝病植原体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天津滨海新区泡桐丛枝病病原进行分类鉴定。采用植原体16S rDNA通用引物R16mF2/R16mR1对患病植株总DNA进行PCR扩增,得到约1.4 kb特异性片段。克隆测序、Blast比对和iPhyClassifier分析结果表明,天津滨海新区泡桐丛枝植原体16S rDNA基因片段长1 432 bp,与国内泡桐丛枝植原体PY株系相似性最高,达99.86%,归属于16SrI组(aster yellows group,翠菊黄化组)D亚组。系统树构建与分析显示,泡桐丛枝病天津滨海株PaWB-TJBH与16SrI其他亚组亲缘关系较近,同在16SrI组进化枝上,与16Sr I-D组亲缘关系最近;16S rDNA序列RFLP电子酶切图谱表明,PaWB-TJBH属于16SrI-D组一个成员,与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一致。
- 胡佳续唐芳张莹姜一赵璟源刘鹏廖芳
- 关键词:泡桐丛枝病植原体RDNA
- 周年温度变化对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分布和消长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为探讨温度变化对泡桐树体内丛枝病植原体分布和消长的影响,利用巢式PCR和直接PCR研究了植原体在泡桐不同器官内的分布及相对含量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病程度泡桐中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布不同,发病程度相同泡桐不同器官内植原体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在中等发病程度的泡桐中,丛枝病植原体全年存在于枝条内,并且其含量随温度升高逐渐升高,8月份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叶片内植原体含量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加,7月份含量最高,随后减少,10月份降到最低;根部植原体含量随温度升高也相应增加,在9月份达到最高,之后开始降低,全年含量变化较小,且含量最高值较叶片和枝条中低。表明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在寄主体内的消长与温度的周年变化关系紧密。
- 曹亚兵翟晓巧介大委范国强
- 关键词:PCR温度
相关作者
- 王真辉

- 作品数:198被引量:911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 研究主题:橡胶树 死皮 巴西橡胶树 假臭草 康复
- 陈秋波

- 作品数:123被引量:1,213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 研究主题:橡胶树 假臭草 化感作用 橡胶林 刚果12号桉
- 李光明

- 作品数:9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
- 研究主题:丛枝病 假臭草 丛枝病植原体 橡胶林 土壤有机碳
- 田国忠

- 作品数:166被引量:868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研究主题:植原体 泡桐丛枝病 枣疯病 泡桐 丛枝病
- 蔡红

- 作品数:138被引量:309H指数:9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植原体 云南烟草 香石竹 烟草丛顶病 总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