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篇“ 丛林斑疹伤寒“的相关文章
mNGS协助诊断无焦痂型丛林斑疹伤寒1例
2022年
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被叮咬部位出现特异性焦痂和溃疡是该病诊断的最主要依据,没有焦痂和溃疡的患者往往很难识别。本文报告1例54岁男性患者,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及全身多个脏器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因无特征性焦痂,且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效果不佳,给诊疗带来困难。病例标本送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明确病原体为恙虫病东方体。换用左氧氟沙星及阿奇霉素治疗后患者症状很快好转,最终痊愈出院。mNGS已被证明比传统培养方法更敏感,在早期诊断恙虫病方面优于传统临床方法,尤其是对于没有典型焦痂的患者。
李沁芸成龙谢荣张和平
关键词:丛林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
用于诊断和预防丛林斑疹伤寒的重组嵌合抗原
提供重组嵌合抗原,其包含多种丛林斑疹伤寒虫株(如Karp、Kato(Ktr56)、Gilliam(Gmr56)和TA763(TAr56))的重组56kDa蛋白的表达产物的未修饰和修饰的反应性多肽片段。本发明用于基于针对嵌...
钦·韦-梅伊查奥·希恩-钟
在急性丛林斑疹伤寒感染中HIV-1受抑制现象
2002年
汪宇
关键词:HIV-1感染
云南省恙虫病高发地区居民恙虫病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2025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恙虫病高发地区居民恙虫病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方法:2023年7月—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自行编制问卷对云南省恙虫病高发地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238份。其中16.48%的居民从未听说过恙虫病,68.58%的居民听过恙虫病,但对此不甚熟悉,仅有13.09%和1.86%的居民对恙虫病比较熟悉或非常熟悉。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外活动种类、户外活动频次、是否患过恙虫病、现住址类型是农村恙虫病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外活动频次、现住址类型为参加恙虫病健康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外活动频次、是否患过恙虫病为参加恙虫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云南省恙虫病高发区居民对恙虫病知晓率偏低,健康教育需求较高,需要根据居民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恙虫病知晓水平。
周瑜陈朝闻明小力任天广
关键词: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知晓情况健康教育
恙虫病罕见神经系统表现的临床特点分析
2024年
目的总结分析恙虫病的罕见神经系统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方案、预后。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收录的恙虫病累及神经系统罕见临床表现的相关文献,筛选后提取文献中的一般信息,综合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恙虫病在神经系统的罕见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案、预后。结果文献检索筛选后共纳入34篇研究文献,其中33篇病例报道、1篇回顾性研究。总计48例恙虫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其中恙虫病引起的横贯性脊髓炎及长节段的急性脊髓炎5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3例、脑血管病6例、小脑炎5例、帕金森综合征4例、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3例、脑神经病变6例、吉兰-巴雷综合征16例。临床表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患者47例、合并皮肤焦痂患者26例。检测方法:采用ELISA检测20例、IFA检测18例、PCR检测1例、mGS检测1例、IFA和PCR检测4例、ELISA和IFA检测3例、未检测1例。治疗:服用多西环素42例、利福平2例、阿奇霉素1例、米诺环素1例,未使用抗生素2例。3例预后不好。结论恙虫病罕见神经系统表现可以为多样,其中以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病率相对较高,大部分患者有发热等流感样症状,半数患者可有皮肤焦痂,可采用ELISA或IFA检测方法进行确诊,早期服用多西环素疗效好。
王琴何建丽焦琳娜宋志彬
关键词: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神经系统多西环素
恙虫病呼吸系统并发症及诊断技术进展
2024年
恙虫病是一种虫媒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恙虫病立克次体,主要流行于亚太地区,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恙虫病的基本病理是全身中小血管炎,临床表现多样化,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恙虫病累及呼吸系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临床表现从轻症到重症具有异质性,早期容易被误诊,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重症发病率显著增高。本文对恙虫病的各种传统和新型实验室诊断技术作了总结和优缺点比较,目前临床诊治恙虫病多为经验性,亟待开发一种早期、快速、精准、成本可控的病原学诊断技术。
倪磊金亦婷孙晔殷堃李庆云
关键词:丛林斑疹伤寒恙虫病立克次体
一例恙虫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
2024年
恙虫病又称为丛林斑疹伤寒,是一种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以皮疹、淋巴结肿大、发热为主要表现,病情严重者会导致脏器损害、高热、毒血症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临床上均存在不同程度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查体可见皮肤特异性焦痂、溃疡、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经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恙虫病[2],恙虫病在我国的分布范围甚广,恙虫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地区,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福建、广西、云南等地[3],国内绝大多数省份都曾接收到相关病例报告。我国恙虫病疫情在八十年代末迎来了高峰期,报告病例数量约为2500例。由于部分医务人员对该病认识有限,出现误诊和漏诊现象,导致患者延误治疗而死亡。本文对一例恙虫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整理如下。
梁婷刘婉弟黄冬果
关键词:恙虫病立克次体浅表淋巴结肿大丛林斑疹伤寒心功能不全患者病例数量焦痂
位于少见部位的无焦痂恙虫病1例
2024年
目的报道1例由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Ot)感染引起的不典型皮疹病例,以增进临床医师对该致病微生物及相关疾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收治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1例恙虫病(scrub typhus,ST)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男,77岁,主诉左前臂皮疹持续1周,并伴有4天的发热,初次入院时被诊断为软组织感染,接受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包括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然而治疗后患者体温未见下降,皮疹亦未见改善。通过病原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检测结果显示Ot阳性,随后口服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治疗,5小时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病情明显好转并获准出院,1个月后复诊未见并发症。结论ST病例相对较为罕见,且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尤其是在无典型皮疹表现的患者中诊断相对困难。尽管ST的总体死亡率较低,但若未能及时诊断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致病微生物及其感染的认识,尽早识别感染并积极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冯瑜郎小青王港郭书萍
关键词:丛林斑疹伤寒病例报告
上海市输入性恙虫病1例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1例外省输入性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流行病学史,明确恙虫病诊断和预防控制要点。【方法】针对长宁区内1例确诊的恙虫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诊疗过程及流行病学资料,并做风险评估。【结果】患者既往有云南西双版纳旅居史,并出现反复高热,耳后有结痂与黄豆大小淋巴结肿大,面部及躯干见红色皮疹等症状,恙虫病东方体核酸阳性,给予系统治疗后痊愈。患者常住上海,冬季存在宿主与传播媒介的可能性低,故疫情传播风险较低。【结论】恙虫病在发病初期临床表现并不典型,需要关注流行病学史与特异性症状,并加强对重点人群开展恙虫病健康宣教。
朱麟何晓定
关键词: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恙虫病东方体风险评估病例分析
腾冲市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24年
目的 了解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人群恙虫病的流行状况,为科学防制恙虫病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1—10月随机选取5个乡(镇)的5个自然村的居民开展恙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采集静脉血后采用ELISA法检测恙虫病东方体IgG抗体,开展恙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5个乡(镇)共采集人群血清样本636份,恙虫病东方体IgG抗体阳性率为11.79%(75/636);其中各年龄组的血清恙虫病东方体IgG阳性率分别为:0~<21岁组5.22%(7/134)、21~<41岁组8.64%(14/162)、41~<61岁组19.77%(34/172)和≥61岁组11.90%(120/168),41~<61岁、≥61岁年龄组的阳性率高于0~<21岁和21~<41岁年龄组(P<0.01或P<0.05)。各乡镇的人群血清恙虫病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芒棒镇18.95%(29/153)、新华乡15.32%(19/124)、清水镇11.30%(13/115)、荷花镇7.26%(9/124)和滇滩镇4.17%(5/120),芒棒镇和新华乡的人群血清阳性率高于清水镇、荷花镇及滇滩镇(均P<0.05)。结论 腾冲市人群恙虫病东方体IgG阳性率较高,提示存在较多的恙虫病隐性感染病例,应加强恙虫病的监测与防控。
刘安恒方蓉杨洁张国珍王加志
关键词: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血清学恙虫病东方体

相关作者

张剑锋
作品数:204被引量:988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急性肺损伤 甘草酸二铵 META分析 百草枯中毒 百草枯
吴家兵
作品数:197被引量:1,552H指数:20
供职机构: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调查 恙虫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万俊峰
作品数:46被引量:545H指数:10
供职机构: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分析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恙虫病
杜曾庆
作品数:150被引量:557H指数:13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手足口病 病原学分析 儿童 川崎病 病原学
赵仲堂
作品数:157被引量:1,192H指数:18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病例对照研究 糖尿病 影响因素 恙虫病东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