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608篇“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文章
-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 “新视野·文化遗产保护论丛”是作者在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十年时间的工作经历、心得经验的总结。本书记录了10年间在各种会议、座谈会、报告上的演讲,反映了文化遗产保护者在这10年间的工作部署、取得的成果以及仍然面临的问题。
- 单霁翔著
- 关键词:文化遗产
-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泉州古城功能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 2025年
-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在“世遗”时代中具有发展红利,泉州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空间和主要载体,进一步优化古城功能格局、实现古城的遗产价值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泉州古城的保护利用成效和短板,对比借鉴其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的优秀经验,提出“后申遗”时代泉州古城的保护利用提升路径,通过优化特色功能格局、营造宜居社区生活和推进数字化服务水平,促进古城保护提质、新区联动、功能疏解与产业外溢,打造国际海丝名城的文化核心与标杆。
- 刘梦雨
-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
-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四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进行时
- 2024年
- 我国是举世公认的文明古国,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在2021年8月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长城等遗产保护状况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这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在世界遗产保护方面的领先地位。
- 张志然
- 关键词:世界遗产保护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方立法研究
- 2024年
-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要求世界遗产所在国应通过适当的法律措施对世界遗产进行保护管理。目前,我国共有39项世界文化遗产和4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各项遗产在遗产分布、遗产形态、遗产管理区域等方面具有特殊性。随着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的出台,以及国际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地方世界遗产保护条例需要在现有法律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新理念和新要求,突出地方特色,完善世界遗产保护法律体系。
- 贾孟奇
-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 中国博物馆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合作路径研究——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守护与重光”展览为例
- 2024年
-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当前世界文化遗产面临严重的威胁和挑战。随着参与全球事务程度的不断深入,中国始终积极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国际治理,中国博物馆行业也充分发挥能力和担当,与相关国际组织和机构深度合作,用文明的力量守护文明。今后,中国博物馆行业应该进一步强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能力: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贡献中国理念;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行动,贡献中国力量;强化文明交流多元合作路径,贡献中国方案;积极作为,努力担当,在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中提升国际影响力。
- 张雪嫣
- 关键词: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
- 以申遗带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 开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新局面——专访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 李群
- 2024年
- 当地时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此,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接受了记者专访。
- 施雨岑王鹏陈冬书李群
- 关键词:北京中轴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语境流变、阶段演进与创新发展被引量:5
- 2024年
-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在不同思潮情境下形成了为特定语境所界定的阶段性特征与创新式特点。以“世界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为基础,梳理基于语境流变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三大历时性演进特征(地方性、国家性、世界性),以及保护运动的三大阶段性特点(前世遗时期的“静态式”和“区系混杂式”保护、后公约时期的“活态式”和“时空谱系式”保护、21世纪的“多元协同式保护”和“公众参与式”多元保护)。在近现代国际语境流变的前提下,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出现了自“中国文物”到“中国文化遗产”再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演进与范式转换,构建了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为核心、中国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中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等为补充的多元保护体系。在新时代,基于文化思想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呈现可持续文化多样性保护的新特点。
- 陆琦刘国维
-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阶段演进文化思想
- 故宫的系统性保护实践:争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典范
- 2024年
- 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承载者。故宫博物院作为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机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全力推进“四个故宫”建设,努力将故宫博物院建成国际一流的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王旭东
-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体系及策略探讨
- 2024年
- 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作为管理遗产地的重要工具,既是《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对缔约国提出的重要要求,也符合遗产地自身保护管理的需求。中国的遗产保护经历了近40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体制。但面对变化中的遗产理念和中国国情,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如何在立足于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和创新性,还需从规划的重要内容和规划审批程序上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规范体系,以期为我国文化自信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吕宁安程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 2023年
-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诞生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世界遗产的申报和保护管理工作在中国也走过了37个年头。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从早期的文物保护逐步走向保护管理。从《公约》诞生到197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发布第1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操作指南》)及其此后不断地修订更新,管理始终占据着世界遗产工作至关重要的位置,而编制和执行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规划,又是申报世界遗产、维护遗产价值的最基本要求和手段。
- 沈阳
- 关键词:世界遗产公约遗产价值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