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11篇“ 专业化分工“的相关文章
- 垂直专业化分工对零售企业成本管理决策的优化效应研究
- 2025年
- 高质量的成本管理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驱动力。基于2010-2023年上市零售企业年度数据,本文利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合的方法,研究发现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与零售企业成本粘性负相关,即提高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可以缓解零售企业成本粘性现象,优化成本管理决策。同时,通过检验影响机制与内外两个情景的异质性发现:第一,降低存货持有和提高存货效率的“柔性生产”策略是垂直专业化分工优化成本管理的具体机制;第二,该优化效应更显著地存在于交易成本和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中。研究结论表明,对零售企业而言,聚焦主责主业、提高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是破解成本粘性现象、提升成本管理决策质量的有效手段。
- 陈芒芒
- 关键词:成本粘性成本管理垂直分工
- 数字经济创新对中国城市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的影响
- 2025年
- 数字经济创新有助于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中国城市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以277个城市为研究样本,检验数字经济创新对中国城市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创新能够推进中国城市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创新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降低贸易成本、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及优化数据要素配置推进中国城市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促进中国城市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的过程中,数字经济创新在高创新能力水平城市和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基于此,提出多措并举纵深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多路并进推动城市技术进步、因地制宜促进中国城市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的对策建议,为中国城市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提供有益启示。
- 王阿娜
-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专业化分工人力资本
- 司法体制改革与企业专业化分工:基于交易成本和市场规模的视角
- 2025年
- 作为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司法体制改革能够缓解司法地方化问题,为企业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营造了法治化营商环境。文章以最高人民法院在地方设立巡回法庭为例,基于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司法体制改革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巡回法庭设立有助于提升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且在考虑到被解释变量的测度方式、竞争性政策、政策内生性干扰等问题后,研究结论保持稳健。进一步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劳动分工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分别从外部交易成本和市场规模的视角进行了机制检验,研究发现巡回法庭设立既能够降低企业外部交易成本,也有利于企业享受超大规模市场红利,使其更多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从而提升了专业化分工水平。鉴于专业化分工对企业生产率的潜在促进效果,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进行了相应的拓展性分析,发现巡回法庭设立显著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上述研究结论对理解司法体制改革如何影响市场主体的资源配置方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曹友斌
- 关键词:司法体制改革专业化分工
- 技术不确定性视角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专业化分工
- 2025年
- 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技术驱动的专业化分工有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本文从技术不确定性视角出发,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信息、企业创新行为与专业化分工之间的作用机制,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分工的作用方向,验证了专业化分工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并进一步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发展的新兴程度弱化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推动作用,而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程度及通信技术的进步则增强了数字化转型对专业化分工的促进效果。支持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专业化分工专注核心业务领域,有助于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打造新质生产力。
- 余东华马路萌
- 关键词:专业化分工企业创新行为全要素生产率
- 市场一体化、专业化分工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18个城市群的视角
- 2025年
- 城市群作为分工协作的重要平台,其市场一体化加深专业化分工程度,以此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文章基于2002—2022年中国18个城市群20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城市群视角下的市场一体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并探讨专业化分工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机制作用。研究发现,城市群市场一体化不仅提升了本地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水平,而且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城市市场一体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较为显著,东部地区城市市场一体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较为显著;外围城市受到市场一体化的显著正向影响,但中心城市市场一体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总效应不显著;2012年以后较2012年以前年份市场一体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加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城市群市场一体化通过加深专业化分工程度,进而推动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发展。
- 李荫
- 关键词:专业化分工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
-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基于创新效率与专业化分工的中介作用
- 2025年
- 新质生产力作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与支撑,其驱动因素的研究对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选取2015—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结论经过内生性、稳定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中介效应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和专业化分工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异质性分析揭示,与国有、中西部地区以及处于成长期和衰退期的企业相比,非国有、东部地区以及处于成熟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正面推动作用更为突出。本文研究结论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丰富了相关实证研究,以供参考。
- 施欢欢江禹睿袁阳
-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专业化分工
- 公平竞争、要素自由流动与企业专业化分工
- 2024年
- 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来看,中国多数产业在发达国家主导的价值环流中仍面临“低端锁定”的困局。微观企业采取专业化分工,收缩经营边界深耕核心业务,以夺取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成为新发展格局下的重要战略决策。中国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规模,为企业专业化分工、畅通国民经济内循环和推动高质量外循环提供了先天条件,有助于充分发挥大国经济的纵深优势。但各地区不同程度的行政垄断问题导致先天的优势条件在现实情况下收效甚微,成为企业分工深化的堵点问题。
- 刘欣苗丁志国
- 关键词:专业化分工公平竞争先天条件分工深化低端锁定竞争优势
- 数字经济与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基于长三角的经验证据
- 2024年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是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在测度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考察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提升;(2)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制造业及高新技术行业企业,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水平提升具有更强促进作用,且该影响在长三角核心地区、数字经济高水平地区以及非资源型城市中更显著;(3)机制分析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降低企业资产专用性程度以及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两个途径促进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上述结论揭示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分工的机理,拓展了企业边界的相关研究,可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启示。
- 胡艳栗明钰唐睿
- 关键词:数字经济垂直专业化分工资产专用性长三角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证据
- 2024年
- 近年来,不确定性冲击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理论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增加企业的交易成本并加剧融资约束,进而对企业分工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和不确定性指数,实证研究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显著降低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2)机制检验表明,增加外部交易成本和加剧融资约束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专业化分工水平的两大主要途径。(3)在资产专用性更高的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市场规模较小的企业,不确定性对分工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4)进一步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利于企业专业化生产,并最终降低了企业生产率。本文为认识不确定性冲击与企业边界调整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政府更好地平抑不确定性冲击的负面影响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 聂爱云江春云沈立锦
- 关键词:专业化分工交易成本融资约束
-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与企业专业化分工
- 在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要形成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局面,是离不开精细、协调、有序的分工体系的。企业应该逐渐通过将非核心业务外部交易化,而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核心产品和服务上,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优势、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
- 刘雅楠
- 关键词:交易成本
相关作者
- 郑志刚

- 作品数:185被引量:2,269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 研究主题:公司治理 国企 上市公司 经理人 董事会
- 刘业进

- 作品数:82被引量:208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哈耶克 交易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 教育服务 文化演化
- 王得新

- 作品数:52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市委党校
- 研究主题:京津冀 制造业 专业化分工 都市圈 产业结构
- 陈柳钦

- 作品数:1,264被引量:7,335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
- 研究主题:产业集群 城市 高新技术产业 低碳经济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何雄浪

- 作品数:234被引量:1,208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区域经济 新经济地理学 经济增长 产业集群 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