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24篇“ 不同灌水量“的相关文章
不同灌水对温室黄瓜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025年
为获得温室黄瓜最适灌水指标,本研究采用完全区组排列设计,分析了5个不同灌水对温室黄瓜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2处理的灌水(240 m^(3)/亩)条件下,黄瓜植株保持较强的光合作用,在茎粗、单株结瓜数、单株产、折合亩产与水分利用率等性状的数值上最大,分别为1.13 cm、11.52个、2.01 kg、6383.76 kg和26.60 kg/m^(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等也最高。这一研究结果可为本区温室黄瓜实现高产优质化生产及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蔡敏虎勇斌史霞王慕蓉申诗陈修斌
关键词:温室黄瓜灌水量水分利用效率
不同灌水对日光温室黄瓜农艺性状与光合效率的影响
2025年
为探究不同灌水对日光温室黄瓜农艺性状和光合效率的影响,以津园60黄瓜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灌水的处理,分别为CK(253.39 mm)、A1(153.39 mm)、A2(453.39 mm)、A3(653.39 mm)和A4(853.39 mm),研究其对设施黄瓜的主要农艺性状(株高、茎粗、叶面积、节间长度、干物质含及根冠比、根长)、叶片叶绿素相对含(SPAD值)、光合效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_(s))、蒸腾速率(T_(r))和胞间CO_(2)浓度(C_(i))]以及单果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处理,在A3处理下黄瓜各农艺性状指标均有明显升高,同时单果质在A3处理下达到最大,为169.2 g。此外,在黄瓜叶片光合效率方面,A3处理相较于其他处理,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明显上升,而胞间CO_(2)浓度明显降低,其中光合速率最高可达到23.40μmol·m^(-2)·s^(-1)。综合分析,津园60黄瓜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灌水为653.39 mm时可明显促进黄瓜生长发育,提高黄瓜光合效率和产品质
陈丽琴刘刚王惠林胡亮亮
关键词:黄瓜日光温室灌水量农艺性状光合效率
不同灌水不同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产的影响
2024年
分析不同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产不同灌水下的具体表现,保证小麦灌水的科学性、合理性,为不同小麦品种的种植奠定良好基础。试验以河南省小麦为研究对象,选取2个小麦品种,设置4个处理,分析不同灌水不同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产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T1品种,J3、J4处理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高于J1、J2处理,其中J3处理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最大,株高分别为57.3 cm、61.4 cm、83.3 cm、92.3 cm,叶面积指数分别为4.2、4.6、5.1、5.5,叶绿素含分别为3.7 mg/g、4.7 mg/g、5.0 mg/g、5.8 mg/g;对于T2品种,J3、J4处理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高于J1、J2处理,其中J3处理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最大,株高分别为58.1 cm、61.4 cm、84.2 cm、91.7 cm,叶面积指数分别为3.9、4.0、4.3、4.7,叶绿素含分别为3.9 mg/g、4.8 mg/g、5.1 mg/g、5.7 mg/g;对于T1品种,J3处理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最大,分别为541.4万穗/hm^(2)、36.6个、45.5 g、7864.2 kg/hm^(2);对于T2品种,J3处理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最大,分别为546.5万穗/hm^(2)、35.7个、44.1g、7636.1 kg/hm^(2)。由此可见,越冬期160 m^(3)/km^(2)+拔节期140 m^(3)/km^(2)为最佳灌水方案。
白雪
关键词:小麦灌水量农艺性状
褪黑素对不同灌水下日光温室延后栽培葡萄的生理调控效应
葡萄是一种对水分需求较高的重要经济作物。然而,我国西北地区普遍面临干旱缺水问题,这对于当地葡萄产业可持续规模化发展是一个重要挑战。缺水使植物细胞分裂和分化减慢,活性氧积累,质膜受损,引起植株脱水,导致叶片和主茎生长减慢或...
李斗
关键词:葡萄褪黑素不同灌水量生理特性果实品质
不同灌水对油葵干物质累积和产的影响
2024年
为了确定河西走廊灌区油葵的最优灌溉模式,在武威市中心灌溉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灌水对油葵干物质累积和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较少会使油葵干物质积累过早趋于平稳,累计值较低,过剩的灌水则会使得干物质累积进入快速上升期的时间较晚,致使快速累积期的持续时间较短,干物质更多以茎、叶累积为主。开花期适时灌水有利于干物质累积。油葵全生育期耗水与产呈抛物线关系。综合分析得出,全生育期灌水4次(播种期600 m^(3)/hm^(2)、苗期400 m^(3)/hm^(2)、现蕾期400 m^(3)/hm^(2)、开花期400 m^(3)/hm^(2)),总灌水1800 m^(3)/hm^(2)为最优灌溉模式。此条件下,油葵产为3725.09 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1.49 kg/m^(3),达到了高产节水的目的。
吕婷
关键词:油葵灌水量干物质累积耗水量
不同灌水对厚皮甜瓜生长、果实性状及产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本试验以厚皮甜瓜品种天都银蜜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对厚皮甜瓜生长、果实性状及产的影响,以期为双模小拱水肥一体化合理灌水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合理灌水能够促进厚皮甜瓜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其产,但浇水过则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及产。厚皮甜瓜植株生长随着时间的增长呈现先迅速生长后缓慢生长趋势,T2、T4处理甜瓜生长各个指标均高于对照(T1处理)。在T2处理条件下,厚皮甜瓜的果实纵径、中心固形物含、边部固形物含、单瓜重和亩产最大,分别是21.60 cm、14.24%、9.46%、2.18 kg、2 631.85 kg/亩。结合灌水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过程中生长指标、果实性状和果实成熟产的影响,经过综合比较分析,在该试验同等肥力和栽培环境条件下,建议灌水为200 m3/亩。
王万蓉宋伟魏俊梅姚小琴刘相博依明江·图尔迪
关键词:厚皮甜瓜灌水量生长量果实性状
不同灌水不同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和产的影响
2024年
探究灌水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和产的影响,为宝鸡地区小麦节水灌溉提供参考依据,采用裂区实验设计,以弱抗旱性小麦品种周麦27和强抗旱性小麦品种洛旱22为对象,设四个水分处理:CK(越冬期240 m^(3)/km^(2)+拔节期210 m^(3)/km^(2))、W1(越冬期160 m^(3)/km^(2)+拔节期140 m^(3)/km^(2))、W2(越冬期80 m^(3)/km^(2)+拔节期70 m^(3)/km^(2)、W3(越冬期0 m^(3)/km^(2)+拔节期0 m^(3)/km^(2)),研究不同灌水对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干物质、产性状及籽粒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灌水的减小,整个生育期小麦株高、叶绿素含、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呈现下降趋势,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不同灌水处理下洛旱22各指标降幅均低于周麦27,且洛旱22在W1、W2处理下的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CK,W1处理下,洛旱22产下降不明显,说明洛旱22通过提升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稳定了产;(3)整个生育期周麦27在W1与CK处理下的叶面积指数差异不显著;拔节期和孕穗期,周麦27在W1与CK处理下的干物质差异不显著,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与产密切相关,使得W1处理下周麦27穗数下降不明显;(4)当灌水为W3(越冬期0 m^(3)/km^(2)+拔节期0 m^(3)/km^(2))时,小麦产急剧下降,周麦27和洛旱22相较CK下降幅度分别为51.4%和40.6%。综合节约用水和产问题,本试验条件下,越冬期160 m^(3)/km^(2)+拔节期140 m^(3)/km^(2)灌水处理是获得小麦高产最佳灌水方案。
孙军仓燕鹏陈三乐
关键词:小麦灌水
不同灌水和栽培方式对土壤养分及菊芋产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于2021—2022年开展大田裂区试验,以灌水为主区,3个灌水分别为3 750 m^(3)·hm^(-2)(W1)、4 500 m^(3)·hm^(-2)(W2)、5 250 m^(3)·hm^(-2)(W3),栽培方式为副区,2种方式分别为垄作(B1)、平作(B2),探索不同灌水和栽培方式对河西荒漠化地区菊芋产、品质和土壤养分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的增大,0~20 cm土层土壤全氮、碱解氮、总磷、有效磷含呈下降趋势,而速效钾含先上升后下降,其中W2B1处理表现最佳;W2B1处理菊芋株高、茎粗、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质和产均高于其他处理,增幅分别为1.94%~19.79%、2.71%~28.87%、8.22%~31.68%、12.22%~57.81%和12.31%~58.01%。W1B1处理菊芋块茎总糖、还原糖、可溶性糖和菊糖含均高于其他处理,增幅分别为7.25%~18.19%、1.35%~6.19%、4.20%~39.67%和7.58%~19.10%。菊糖含表现为W1B1>W2B1>W2B2>W1B2>W3B2>W3B1,灌水增大不利于菊糖在块茎中积累;相同灌水定额下,垄作方式比平作更有利于块茎菊糖积累。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处理对菊芋产和品质以及土壤养分含的影响发现,灌水4 500 m^(3)·hm^(-2)配合垄作方式效果最佳,灌水5 250 m^(3)·hm^(-2)配合平作方式效果最差。
施志国王振龙宿翠翠周琦高正睿周彦芳
关键词:灌水量栽培方式菊芋土壤养分主成分分析
不同灌水和施氮对膜下滴灌甘薯生长的影响
2024年
针对山东地区甘薯灌水和施肥不合理,产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于2020年和2021年在山东省日照市中国农业大学特色马铃薯优质高产试验示范基地,选用“普薯32号”进行了2 a膜下滴灌甘薯田间试验。试验考虑了灌水与施氮2个试验因素,设置3个灌水水平(不灌水,P0;滴灌湿润比为30%,P1;滴灌湿润比为60%,P2)和3个施氮水平(氮肥90 kg/hm^(2),N1;氮肥180 kg/hm^(2),N2;氮肥270 kg/hm^(2),N3),共9个处理。试验测不同水氮处理条件下的甘薯田间土壤水分、甘薯生理生长、产及构成因素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和施氮影响土壤含水、贮水、水分分布和甘薯生长。N2处理的甘薯生长旺盛,会促进0~5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消耗,从而降低土壤贮水。2021年N2处理的土壤贮水较N1与N3处理分别降低17.8%与17.7%。2021年P2处理的平均甘薯蔓长较P0、P1提高29.3%、14.8%。相同灌水条件下,甘薯的单株结薯数和产随施氮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2020年,N2P2处理的甘薯产较N1P2、N3P2分别增加19.9%与3%;2021年,N2P2处理的甘薯产较N1P2、N3P2分别增加18.7%与24.5%。相同施氮条件下,甘薯产灌水增加而增加,2021年,N2P2处理的甘薯产较N2P0、N2P1分别增加14.4%与24.2%。总体上,N2P2可以促进甘薯生长,提高甘薯产和水分利用效率,适宜山东地区膜下滴灌甘薯种植。
李剑平汪兆辉唐永齐吴静鹏薄君鑫葛越尧梓莹谷华张友良
关键词:膜下滴灌甘薯土壤水分分布水分利用效率
深松耕作和不同灌水对通辽苏打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解决通辽苏打盐碱地土壤耕层变浅、理化性状恶化、产低下等问题,基于通辽市科左中旗盐碱试验地,设置仅旋耕+2 100 m^(3)/hm^(2)灌水(CK)、深松+1 500 m^(3)/hm^(2)灌水(A1)、深松+2 100 m^(3)/hm^(2)灌水(A2)、深松+2 700 m^(3)/hm^(2)灌水(A3)4组处理,比较深松耕作和不同灌水对于通辽苏打盐碱地土壤含水、pH值、电导率、全盐及玉米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旋耕,深松耕作能够打破犁底层,播种前20~40 cm土层中,A1、A2、A3处理的土壤含水较CK分别增加了-14.41%、23.42%、37.84%;收获后0~5、5~10、10~20 cm土层中,A2和A3处理的土壤pH值较CK分别降低了0.83%、2.14%、0.71%和0.70%、2.50%、1.06%,而A1处理较CK明显升高;收获后0~5、5~10、10~20 cm土层中,A1、A2、A3处理的电导率较CK明显降低,多数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收获后0~40 cm土层中,A1、A2、A3处理的全盐较CK明显降低,多数差异达显著水平;在玉米的产构成要素中,A1、A2、A3处理的穗长、十穗鲜质、穗周长、轴质、纵向籽粒数、百粒鲜质、百粒干质和玉米产较CK均有明显提升,其中以玉米产提升最为显著,较CK分别提升了32.12%、27.98%、63.18%。深松耕作能够有效打破土壤犁底层,配合合理灌水能够显著降低耕作层土壤盐分,同时大幅提升玉米产。综上所述,深松耕作配合2 700 m^(3)/hm^(2)灌溉(A3)为本试验盐碱地玉米种植的适宜处理。对于合理确定通辽盐碱地深松方案具有一定技术参考。
王本龙周春生周春生娄雨欣
关键词:深松耕作苏打盐碱地玉米产量灌水量

相关作者

张源沛
作品数:82被引量:709H指数:15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灌水量 不同灌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枸杞 耗水规律
郑国保
作品数:88被引量:402H指数:11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枸杞 灌水量 不同灌水量 橡胶草 宁夏枸杞
孔德杰
作品数:84被引量:455H指数:14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灌水量 不同灌水量 光合特性 耗水规律 枸杞
朱金霞
作品数:90被引量:445H指数:12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灌水量 不同灌水量 耗水规律 枸杞 橡胶草
郭生虎
作品数:104被引量:589H指数:14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肉苁蓉 灌水量 桃儿七 不同灌水量 梭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