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92篇“ 上消化道穿孔“的相关文章
- 上消化道穿孔急诊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急诊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江门市中心医院2015年10月至2023年10月确诊上消化道穿孔并行急诊手术的3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术后肺部感染分成感染组(280例)和非感染组(70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组吸烟(P<0.001)、高血压(P=0.008)、术前胃管植入(P<0.001)、休克(P<0.001)、糖尿病(P<0.001)、穿孔原因(P=0.004)的占比均高于非感染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高血压是上消化穿孔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吸烟和高血压是上消化道穿孔急诊手术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 阮海刚王成兴
- 关键词:上消化道穿孔急诊手术肺部感染
- 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UGIP)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汶上县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4年6月收治的101例UGIP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按术后感染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n=22)与非感染组(n=79),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对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1例患者中,共有22例发生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1.7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60min、低蛋白血症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性别、穿孔部位、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60min、合并低蛋白血症为影响UGIP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UGIP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后感染的发生与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60min、合并低蛋白血症关系密切,临床需高度重视,做好预防工作,减少感染发生。
- 吴远恩
- 关键词:上消化道穿孔腹腔镜修补术
- 腹腔镜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4年1月莆田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根据治疗术式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47)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n=49)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水平较术前均上升,但与对照组相比,腹腔镜组各项指标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效果确切,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抑制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 黄金胜吴仕超吴雪雷
- 关键词:上消化道穿孔腹腔镜修补术疗效胃肠功能
- 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治疗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
- 2025年
- 分析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手术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 以64例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为样本,摸球分组,有普通组、探究组,均有32例,普通组行围术期常态护理,探究组行围术期优质护理,均在2021年9月-2024年9月入选,记录恢复指标,统计并发症,观察应激情况并比较不良心理,调查满意率。结果 下床、排气、排便、出院时间等在探究组短于普通组,术后3dVAS评分在探究组低于普通组,P<0.05。并发症在探究组有3.13%(1/32)的发生率,而普通组却有18.75%(6/32)的发生率,即探究组低于普通组,P<0.05。术前落实NE、CRP的检测,探究组、普通组未形成差异,P>0.05。术后落实NE、CRP的检测,均有升高表现,而探究组低于普通组,即探究组升高幅度更小,P<0.05。施护前落实SAS、SDS评分的分析,探究组、普通组未形成差异,P>0.05。施护后落实SAS、SDS评分的分析,探究组均低于普通组,P<0.05。满意率在探究组为96.88%,该内容在普通组为78.13%,即探究组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 围术期优质护理能缩短恢复时间,缓解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术后的疼痛感,且应激反应较为轻微,可改善不良心理问题。
- 梁思捷贡燕烨
- 关键词:不良心理
- 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预后新型评估系统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构建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预后的新型评估系统及应用机器学习分类器,有助于入院快速预测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在2017年6月—2023年7月收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急诊外科诊断为老年上消化道穿孔的95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并对患者的术后严重并发症进行分级。采用二阶聚类分组(TWO-STEP cluster grouping,TSC)对其预后进行自动分组,分为预后良好组(GP组,70例)和预后不良组(PP组,25例)。利用机器学习分类器综合入院多因素对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效果。结果:PP组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GP组;对比TSC评估系统和术后严重并发症(severe adverse events,SAE)分级对住院日的区分度,发现TSC评估系统相较于SAE分级有更好的区分度(TSC:P<0.001,SAE:P=0.01)。进一步对比两组患者的入院情况,发现PP组年龄明显高于GP组[77.00(71.50~82.50)岁vs 72.00(67.00~78.00)岁,P=0.043],其术前外周血白蛋白的水平明显低于GP组。对比不同机器学习分类器对TSC评估系统的预测效能,发现自适应增强分类器的预测效能最优,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7(95%CI:0.52~1.00,精确度为0.86)。结论:TSC评估系统能有效针对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超高龄和低白蛋白血症是上消化道穿孔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自适应增强分类器有助于入院快速预测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预后,协助临床诊疗。
- 陈帅黄藏典涂鹏声张俊榕陈先强
- 关键词:预后
- 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
- 2024年
- 分析对于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56例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23年5月-2024年3月就诊病例,根据入院顺序对其实施均分,每组患者28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并联合围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试验组,比较两种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两组围术期情况、生活质量变化以及并发症(恶心、腹胀、感染、再穿孔、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析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于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在首次排气、首次进食、首次下床、首次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试验组显著缩短(P<0.05);经护理,生活质量(GQOLI-74)改善明显,且试验组更为理想(P<0.05);并发症方面,试验组显著降低(3.57%vs28.57%)(P<0.05)。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实施治疗中,通过围术期护理应用,病人术后可更快恢复,对其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可预防并发症,值得研究推广。
- 苏雅单萍
-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围术期护理干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
- 急腹症上消化道穿孔中多层螺旋CT(MSCT)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 2024年
- 探究急腹症上消化道穿孔中多层螺旋CT(MSCT)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90例急腹症上消化道穿孔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人)。结果 观察组检出率、确诊率、定性诊断准确率、定位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在急腹症上消化道穿孔临床诊断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更精准的确定患者病灶位置以及发展情况,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 杨少亮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 上消化道穿孔急诊修补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上消化道穿孔急诊修补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研究中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期间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穿孔急诊修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疼痛情况、心理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生活质量相比较,经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情况相比较,护理前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状况相比较,护理前两组SAS及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消化道穿孔需行急诊修补术患者同步展开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助于护理效果的提升,不仅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还可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预防并发症的出现,让患者处在最佳的身心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运用。
- 张琪杨娟
- 关键词:上消化道穿孔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优质护理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5月—2023年3月收治的92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采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优质护理,两组均持续随访至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生理应激反应、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进食、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知信行理论的优质护理能降低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
- 王凤新
- 关键词:上消化道穿孔知信行理论优质护理
- 腹腔镜修补术和传统修补术对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修补术(Iaparoscopic Peritoneal Perforation Repair,LR)和传统开腹修补术(Open Ab⁃dominal Perforation Repair,OR)对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OR治疗,研究组采用LR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胃肠道功能。结果两组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4%,低于对照组的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9,P<0.05);研究组恢复肠鸣音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上消化道穿孔患者使用LR治疗可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小手术切口,提高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康复速度。
- 袁有义肖瑜盛兆嗣王清文
-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修补术上消化道穿孔胃肠功能
相关作者
- 王志福

- 作品数:10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上消化道穿孔 中西医结合治疗 胃镜检查 医源性 镜下观察
- 孙颢

- 作品数:17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圆韧带 上消化道穿孔 腹腔镜检查 肠梗阻 腹股沟
- 陈佳栋

- 作品数:15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圆韧带 上消化道穿孔 腹腔镜检查 腹股沟 荷包缝合
- 陈一奇

- 作品数:47被引量:122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 研究主题:液囊空肠导管 重症急性胰腺炎 空肠置管 重症胰腺炎 中药汤剂
- 徐烨

- 作品数:27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 研究主题:重症急性胰腺炎 空肠置管 疗效观察 胃肠动力药物 中药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