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99篇“ 上气道结构“的相关文章
- 骨性Ⅲ类患者在正颌手术前后的上气道结构的变化分析
- 目的:正颌手术被广泛应用于矫正各种颌骨发育异常引起的牙颌面畸形,纠正颌骨与牙齿的位置不协调、达到美学以及功能的和谐。本研究按照正颌的不同术式对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畸形患者进行分组。选取患者初诊以及术后3个月的C...
- 龚依玲
- 关键词:上气道正颌手术舌骨
- 口呼吸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上气道结构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研究在经口或经鼻呼吸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和正常人的咽壁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探索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9例成人OSAHS患者及20例无鼾对照,分别于受试者清醒时及佩戴鼻夹经口呼吸时行MRI获取上气道结构测量指标。分析:(1)无鼾对照/OSAHS患者口呼吸与鼻呼吸上气道结构的变化;(2)OSAHS患者与对照口呼吸时上气道结构变化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男15例,女5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均<5次/h。OSAHS患者男26例,女3例,平均AHI(40.4±23.1)次/h,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平均79.5%±10.0%。对照组及OSAHS口呼吸时均观察到下颌骨与咽后壁的垂直距离变小(P<0.05);舌体长轴减小(P<0.05),舌体与软、硬腭接触区域减小。对照组软腭后及舌后气道总容积无显著改变(P>0.05)。而OSAHS患者软腭后气道最小截面积、气道体积明显减小(P<0.001)。OSAHS患者口呼吸时悬雍垂平面左右径减小,与对照组趋势相反(P=0.017)。患者的AHI与口呼吸时软腭后气道容积的减小量正相关(P=0.001);而下颌骨与咽后壁间距的减小量与气道长度呈正相关(P<0.001)。结论:口呼吸导致舌体长轴缩短、软腭与舌体接触面积减小,下颌骨与咽后壁的垂直距离减小、会厌平面截面积降低。OSAHS患者与对照的变化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口呼吸时患者软腭后气道的多个径线、面积及体积减小,且在重度患者更显著。
- 李彦如费南希曹莉莉施云瀚鲜军舫
- 关键词:口呼吸上气道
- 扩弓疗法联合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上气道结构异常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3年
- 目的 探究扩弓疗法联合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上气道结构异常的影响。方法 选择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120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扩弓疗法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扩弓疗法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扩弓疗法,观察2组手术前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OA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_(2))、AI、LMI表达、浅呼吸、正常呼吸、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效果。结果 2组手术后扩弓疗法组AHI、OAI、AI、LMI、浅呼气、正常呼气低于对照组,LSaO_(2)高于对照组(P<0.05)。扩弓疗法组的手术时间、白膜脱落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扩弓疗法组治疗有效率(93.33%,56/60)高于对照组(76.67%,46/60)(P<0.05)。结论 扩弓疗法联合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可以改善患儿的呼吸、多导睡眠监测(PSG)各项主要指标,缩短手术效果,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上气道结构。
- 伊里夏提·卡米力古丽尼格尔·吾布力张晓莉陈晓涛
- 关键词: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上气道结构
- 简化版口面肌功能训练对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行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儿上气道结构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简化版口面肌功能训练(OMT)对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行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儿上气道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06例AHI≥5行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OS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接受舒适护理模式,研究组接受舒适护理模式+简化版OMT,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上气道结构变化与生活质量。结果术前1 d、术后3个月,两组患儿蝶鞍中心-鼻根点-上齿槽座点(SNA)角、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ANB)角和蝶鞍中心-鼻根点-下齿槽座点(SN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ANB角小于对照组,SNB角大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1 d,两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儿童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OSA-18)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OSA-18身体症状、睡眠障碍和对照顾者影响程度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OSA-18白天功能和情绪不佳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OSA-18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简化版OMT应用于AHI≥5行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后OSA患儿,有助于改善其上气道结构,提高生活质量。
- 高洁周琦唐冰娜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 关节功能(牙合)板联合正颌-正畸治疗对特发性髁突吸收患者上气道结构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关节功能(牙合)板联合正颌-正畸治疗对特发性髁突吸收(idiopathic condylar resorption,ICR)患者上气道结构特征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2月—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ICR患者1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功能(牙合)板联合正颌-正畸治疗,平均治疗时间(55.2±8.4)个月。在关节功能(牙合)板联合正颌-正畸治疗前(T0)、功能(牙合)板治疗后(T1)和关节功能(牙合)板联合正颌-正畸治疗后6个月(T2),分别进行CT检查。对上气道矢状向距离、上气道容积和最小横截面积以及下颌骨和舌骨矢状向和垂直向的位置变化进行测量。采用SPSS 26.0软件包中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治疗阶段各测量指标的差异。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关节功能(牙合)板联合正颌-正畸治疗后,ICR患者下颌骨显著前移,上气道矢状向距离、上气道容积和最小横截面积显著增加(P<0.05);但功能(牙合)板治疗后表现为下颌骨后退,上气道各指标显著降低(P<0.05)。舌骨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位置变化。结论:ICR患者关节功能(牙合)板联合正颌-正畸治疗后,下颌骨显著前移、侧貌明显改善,上气道容积显著提高;但经过第一阶段功能(牙合)板治疗后上气道有一定程度缩窄,伴下颌骨后退。
- 朱柏恺刘旌毅吕政展郑美里汪席均河奈玲江凌勇
- 关键词:上气道
- Twin-Block和Activator矫治器对骨性Ⅱ类青少年上气道结构影响的研究
- 2021年
- 目的通过双垫矫治装置(Twin-Block)和肌激动器(Activator)的矫正,观察治疗前后及两种矫治装置的差异探讨其对患者上气道结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经过纳排标准筛选的骨性Ⅱ类青少年患者30例,其中15例戴用Twin-Block矫治器,15例戴用Activator矫治器,分析比较两组矫治前后上气道矢状径及舌骨位置的变化量及比较两组上气道矢状径和舌骨位置矫治改变量的组间比较。结果Twin-Block和Activator矫治器在矫治后腭咽段指标(Ve1-Ve2、P1-P2)、舌咽段指标(Pas1-Pas2)、舌骨矢状向指标(AH-CVP、AH-NP、AH-RGn)、垂直向指标(AH-MP、AH-Or)均较矫治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鼻咽段指标(PNS-S、PNS-Aa、PNS-Ad1、PNS-Ad2)、喉咽段指标(Va1-Va2)、软腭长度及厚度(PNS-P1、Sp1-Sp2)、舌骨指标(AH-FH、AH-SN、AH-PNS)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矫治装置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显示,Ve1-Ve2、Pas1-Pas2、AH-M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win-Block和Activator矫治器均能使上气道矢状径及舌骨位置得到改变,提升了呼吸通气效率。双垫矫治装置相较肌激动器能更好地改善骨性Ⅱ类的腭咽段及舌咽段矢状径,为骨性Ⅱ类早期矫治的临床诊疗给予一定的帮助及指导。
- 王越俞万钧
- 关键词:TWIN-BLOCK矫治器上气道青少年
- 不同特征儿童上气道结构发育情况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不同特征儿童上气道发育情况。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行头颅MRI检查且未患睡眠呼吸障碍的425例16岁及以下儿童纳入研究。于正中矢状面MRI图像上测量软腭、舌、上气道、颏棘-斜坡长度、腺样体厚度和鼻咽腔宽度等参数,比较不同年龄组内各上气道参数间的性别差异,分析上气道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期组和青少年组分别为80、86、90、90和79例;男童219例(51.5%)。学龄前组男性腺样体厚度为(1.26±0.26)cm,高于女性[(1.15±0.20)cm](P=0.025);青少年组男性上气道长度[(5.89±0.60)cm]和上气道长度/颏棘-斜坡长度比值(0.73±0.08)高于女性[分别为(5.31±0.45)cm和0.67±0.07](均P<0.05)。各年龄组男女其他上气道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上气道长度、颏棘-斜坡长度、舌长度、软腭长度、鼻咽腔宽度和腺样体厚度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32、0.912、0.898、0.705、0.734和0.168,均P<0.05。腺样体厚度出生至5岁时与年龄呈正相关(r=0.603,P<0.001),≥6岁儿童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9,P=0.001)。结论儿童上气道结构发育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
- 仪晓立赵鹏飞姚淋尹袁新宇王振常
- 关键词:儿童发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磁共振成像
- 上颌快速扩弓治疗儿童OSAHS疗效及相关上气道结构改变的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儿童OSAHS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6例伴有上颌狭窄的OSAHS患儿,均行RME治疗,扩弓前、扩弓保持3个月后进行问卷评价、PSG监测及CT扫描及测量。结果扩弓后,患儿夜间习惯性打鼾、睡眠中呼吸暂停、睡眠不安的症状明显改善(P<0.05);AHI指数显著下降,SaO 2提高(P<0.01);鼻咽部上气道容积、腭咽部气道容积、鼻咽部最小横截面积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RME可有效治疗儿童OSAHS。
- 杜林娜于连峰李丹
- 关键词:上颌快速扩弓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上气道
- 12~14岁骨性Ⅱ类高角女性拔牙矫治前、后髁突位置与上气道结构变化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12~14岁骨性Ⅱ类高角女性患者拔牙矫治前、后髁突位置及上气道结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骨性Ⅱ类高角女性患者作为实验组(n=27),另选择同期来院体检、无错(牙合)畸形健康人作为对照组(n=30).实验组给予拔牙矫治,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锥形束CT(CBCT)图像采集,对照组于体检时进行CBCT拍摄,使用Mimics 20.0软件处理数据.观察治疗前、后实验组患者髁突位置相关指标关节前间隙(Sa)、关节上间隙(Su)、关节后间隙(Sp)与上气道结构相关指标气道总体积(V总)、鼻咽体积(V鼻)、腭咽体积(V腭)、舌咽体积(V舌)、喉咽体积(V喉)、口咽体积(V口)、口咽段气道最小截面积(SMIN)、上气道于硬腭平面处矢状直径(APHP)、上气道于软腭尖平面处矢状直径(APSP)以及上气道于会厌尖平面处矢状直径(APTE)的变化.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前Sa显著大于对照组,Sp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前Su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前关节间隙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实验组Sa大于本组治疗后(P<0.05);治疗前、后实验组Sp及Su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关节间隙指数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前V 总、V舌、V口及SMIN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前V鼻、V腭 、V喉、APTE、APHP及APSP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V鼻、V喉、APHP及APTE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V、V舌、V 腭、V日、SMIN及APSP均显著大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拔牙治疗后,随着咬合关系、下颌平面及咬合平面变化,髁突前间隙减小,髁突位置由后退位恢复至中位,气道结构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大.拔牙矫治可使骨性Ⅱ类高角女性患者髁突位置前移,上气道体积增加.
- 雷杰肖遥罗茂璇徐晓梅
- 关键词:拔牙矫治髁突上气道
- 成人骨性Ⅱ类均、高角患者的上气道结构三维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通过使用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ne-beam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成人骨性Ⅱ类患者上气道影像进行测量,分析骨性Ⅱ类患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OSAH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2018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38例成人骨性Ⅱ类(ANB角>5°)患者,按下颌角高度分为均角组(22°上气道的横截面积、高度、长度、矢状径,运用MIMICS15.0软件测量上气道容积指标,比较均、高角组两组间差异并进行组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均角组与高角组上气道各段的线距测量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角组的腭咽、舌咽及鼻咽段高度显著大于高角组。结论:患者的垂直骨面型可影响与其上气道的形态结构。
- 梁晓刘婷婷赵越康娜
- 关键词:垂直骨面型上气道形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相关作者
- 蔡晓红

- 作品数:248被引量:1,434H指数:20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儿童 慢性间歇低氧 哮喘 幼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倪丽艳

- 作品数:117被引量:34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上气道结构 儿童变应性鼻炎 上气道
- 许崇永

- 作品数:308被引量:1,372H指数:16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CT诊断 CT
- 梁冬施

- 作品数:36被引量:126H指数:6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儿童 上气道结构 间歇性低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慢性间歇性低氧
- 李婷

- 作品数:18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上气道结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间歇性低氧 慢性间歇性低氧 CT研究